第134章 苍山洱水(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历史唯一仙!》最新章节。

携着哀牢山深处那缕初开的清明,许清安与白鹤离开了那片终年笼罩在混沌与神秘中的群山。

身后,瘴疠渐稀,林木渐疏,滇地特有的、带着几分明丽与慵懒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

五行宝材已得其四,唯缺那最为炽烈、行踪也最为缥缈的“灵元火”。

前路何在?犹如迷雾遮眼。

他忆及昔日游历所闻,以及《神农百草经》中关于天地奇物多生于造化钟神之处的记载。

大理,这曾经的佛国,南诏故地,地处西南边陲,山灵水秀,信仰独特,或可能存有关于奇异火种的传说或蛛丝马迹。

即便希望渺茫,亦值得一探,总好过毫无头绪地盲目寻找。

旬月之后,点苍山如黛色屏风巍然屹立,昆弥川(洱海)烟波浩渺,大理故都的轮廓终于映入眼帘。

只是,城头飘扬的已非段氏王旗,而是蒙古帝国的狼纛。

城墙之上,巡逻的兵卒身着皮袄,发式迥异,眼神警惕。

空气中,除了湖畔吹来的湿润微风与山茶花的馥郁。

更多了一丝属于征服者的铁血与肃杀,以及一种深植于故国遗民心中的、无声的沉郁。

城池依旧,风花雪月犹在,魂髓已易。

许清安并未直接入城,他先是绕着点苍山与昆弥川缓步而行,青衫磊落,白鹤相随。

他灵识微展,如春风拂过湖面,不着痕迹地感知着这片土地的气息。

曾经的梵唱钟声似乎已然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沉寂。

以及潜藏在市井喧嚣下的、若有若无的悲怆与不甘。

他行至一处曾是皇家寺院的山门外,只见朱漆剥落,石兽倾颓,门庭冷落。

只有几个老僧在洒扫庭院,眼神浑浊。

许清安上前,以礼问询,试图打听旧日宫廷是否有关乎“神异火炎”、“不灭明灯”之类的传说或记载。

然而,老僧或茫然摇头,或口中喃喃着晦涩的梵语与白族方言,沟通犹如隔着重山叠嶂,难以逾越。

无奈,他转而走向城西一片相对安静的坊市,那里据说是昔日部分贵族与旧臣聚居之地。

街道两旁,宅院依稀可见昔年白族建筑的精致轮廓,飞檐斗拱,彩绘斑驳,却大多门庭紧闭。

他寻了一处看似颇有些年头的茶肆坐下,要了一盏本地特有的感通茶。

茶香袅袅中,他向那须发花白、眼神却透着精明的店主打听:“老人家,可曾听闻,旧时宫中或民间,有何奇异火种的传说?譬如不畏风雨、性态非凡之火?”

店主一边擦拭着茶碗,一边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话含糊道:“客官是外乡人吧?那些神神怪怪的传说,年深日久,谁还记得真切哟……如今是北边来的大爷们当家,提那些老皇历做甚,莫要惹祸上身。”

言语间,警惕地瞥了瞥街角晃过的蒙古巡兵。

许清安不动声色,将一块碎银放在桌上:“只是心下好奇,听闻大理佛国,自古多奇闻异事。”

店主飞快地将银子收起,压低声音道:“火?倒是听老辈人提过一嘴半句,说什么……佛前有长明灯千年不熄,或是深山里有会跳舞的鬼火……”

“都是哄小孩的故事了,当不得真。自从城破之后,宫里的好东西,散的散,毁的毁,剩下的……唉,天知道去了哪里。”

他摇了摇头,仿佛触及了什么不愿回忆的往事,不再多言。

许清安心中微叹,线索虚无缥缈,如镜花水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