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稚子问仇(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历史唯一仙!》最新章节。
许清安看着他困惑的小脸,继续平和地说道:“病痛加身,无论蒙古人、汉人、色目人,其苦楚皆同。”
“发热者额烫如炭,伤痛者呻吟辗转,濒死者气息奄奄,这些苦楚,并不会因为他们的身份而有丝毫不同。”
“医者持针用药,只为祛除疾厄,抚平伤痛,岂能因患者来自何处,属何族群,便心生分别,袖手旁观?”
他的话语,将“恨”这种宏大而抽象的情感,拉回到了最具体、最真实的生命层面。
在病痛与死亡面前,一切的族群、阶级、恩怨,都显得苍白无力。
医道所面对的,是生命本身最原始的诉求——生存与健康。
“你看,”
许清安的目光温和,声音如溪水流淌,“周成送来的豆浆,可曾因你是蒙古小王爷而少放一勺糖?”
“李信打造的桌椅,可曾因你是蒙古小王爷而偷减一分工?”
“老周锻打的柴刀,可曾因你是蒙古小王爷而故意留下瑕疵?”
巴特尔下意识地摇头。
周成的豆浆总是醇厚甘甜,李信的手艺扎实可靠,老周的柴刀锋利耐用,这些都是他亲身体会过的。
“这便是了。”许清安不再多言。
有些道理,无需长篇大论,只需点拨至关键处。
真正的领悟,需要时间去酝酿,需要经历去催化。
更何况,道理是讲不通的,立场不同便如同对牛弹琴。
巴特尔怔怔地站在原地,反复咀嚼着那句“于我眼中,只有病人,不分族群”。
他想起周成递来豆浆时憨厚的笑容,想起李信帮他修理木马时专注的神情,想起老周默默捡起他掉落的蹴鞠时那双粗糙的手。
这些具体而真实的温暖,与他过往在王府中被灌输的某些观念,在心中悄然碰撞、交织。
少年的目光渐渐清明。
他似乎有些明白了。
许先生并非没有立场,他的立场,在于生命本身,在于那超越族群界限的、对“生”的尊重与守护。
这种立场,比单纯的仇恨更为广阔,也更为坚韧。
它不因权势而弯腰,不因贫贱而轻视,如同大地承载万物,阳光普照众生。
只是,好不真实!
不似一个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人!
他没有再追问,只是深深地看了许清安一眼。
那目光里,原有的亲近未减,却多了一层发自内心的、更为深沉的敬意。
这敬意,不再仅仅是对一位神秘高人的好奇与依赖,而是对一个独立而巍峨的精神世界的认可。
他默默地走到一边,看着白鹤在院中优雅踱步,雪白的羽毛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
夏日的风吹过巷弄,带来草木的清新气息和远处市井的模糊嘈杂,也吹动了少年心中那刚刚被撬动的一角。
一些固有的认知正在松动,一个更为复杂也更为真实的世界,正在他眼前缓缓展开轮廓。
许清安收回目光,继续侍弄他的草药。
指尖拂过薄荷清凉的叶片,触碰着紫苏微皱的边缘。
族群间的隔阂与历史的积怨,绝非三言两语可以化解。
巴特尔今日之问,不过是这时代洪流中的一滴水珠。
但他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基于对生命本身尊重的、超越仇恨的种子。
能否发芽,能长成何样,需看日后造化,需经风雨洗礼。
然而,他秉持此心,行此医道,于这纷扰红尘中,便自有一方立身之地。
任他城外烽烟起,坊间琐事飞,我自岿然,以银针度世,以草木济生。
这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他历经数十年沧桑后选择的道,是他在修补自身金丹裂痕的同时,对这人间世的一份温和守望。
或许离道越近,人性越浅,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