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戎马归来(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历史唯一仙!》最新章节。
歪着头,用它那双灵性愈显的眸子,静静地打量着这个气息已大不相同、却又带着熟悉底色的“故人”。
“此番归来,前路可还顺遂?”许清安随口问道,语气如同询问庭前叶落几何。
巴特尔将茶盏置于石桌上,双手平放于膝,脊背挺得笔直,这是融入骨血的习惯。
他略一沉吟,神色渐渐沉静下来,开始讲述他这些年的戎马生涯。
他的话语,不再是少年时那种急于炫耀战绩的飞扬,而是变得条理清晰,冷静克制,带着一种复盘过往、审视内心的深沉。
他谈及初踏征途时的金戈铁马,势如破竹。
“……那时只觉天地广阔,男儿功业当在马上取。”
他的眼神有瞬间的遥远,随即又聚焦,“可越是往南,仗便越是难打。攻城掠地易,收服人心难。明知必死,却依旧据城坚守,那种决绝……令人心惊,也令人……不解。”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流露出一种超越了简单敌我立场的困惑,这是二十年前那个只知大汗荣耀的少年绝不会有的神情。
他描述了荆楚之地的山川险峻,巴蜀之间的瘴疠弥漫。
“……那里的仗,不似草原对决。密林、毒虫、看不见的疫病,往往比敌人的刀剑更致命。”
话题渐渐转向更广阔的层面。
他谈及如今大元疆域的辽阔,谈及西北诸王时叛时降的纷争,谈及朝廷为了维系这庞大帝国而设立的种种制度,以及其间错综复杂的权力制衡。
“……如今朝堂之上,色目人掌财赋,汉人理民政,我们蒙古人主征伐。看似各司其职,实则相互提防,暗流从未止息。太子殿下仁厚,颇得人心,然则……”
他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陛下年岁已高,龙体时有违和。诸位王爷,各有部众,心思难免活络。这大都城看似繁花似锦,只怕……未来的风波,不会太小。”
他也提到了江南。
“……表面上看,已是风平浪静。但科举未在开设,人心深处,前朝的影子,那些遗民故老,乃至江湖草莽,终究未曾真正归附。剿,是剿不尽的,如同野火,春风一吹,又生。”
他的讲述,不再仅仅是刀光剑影的拼杀,更融入了对时局、对人性、对这片被征服土地上复杂文化脉络的观察与思索。
他依旧忠于他的族裔和他的帝国,但这些年的血火洗礼与权力倾轧,显然让他看到了荣耀与征服背后,那更为幽深晦暗的复杂底色。
以及潜藏于平静水面下的、足以颠覆一切的汹涌暗流。
许清安静静地听着,如同幽潭映月,很少插言。
只是在他提及某些关键转折或微妙之处时,深邃的眼底会掠过一丝了然的光芒。
巴特尔的叙述,为他勾勒出了一幅远比困守这小院所能感知到的、更为宏大、真实也更为残酷的帝国画卷。
战争的本质,权力的游戏,文明的碰撞与韧性……
这一切,都在这位昔日少年、今日将领沉郁而克制的讲述中,缓缓铺陈开来。
夕阳渐沉,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一片绚烂的锦缎,也给庭院铺上了一层温暖的金晖。
巴特尔的讲述告一段落,他端起早已凉透的茶,仰头一饮而尽。
“先生,”
他放下茶盏,目光清亮而坚定地看向许清安,“这些年,巴特尔走过了很多地方,见过了许多人和事。外面的世界很大,也很复杂。”
“但无论走到哪里,经历何种境地,我始终不敢忘记先生当年的教诲——持凶器者,心中当有尺度。这尺度,巴特尔一直……谨记于心,未曾或忘。”
许清安看着他眼中那历经沧桑洗礼却愈发清晰的底线与坚持,终是缓缓地点了点头。
“记得便好。”
暮色四合,巴特尔起身告辞。
许清安独立于廊下,望着那融入暮色的魁梧身影,目光悠远。
故人戎马归,带来的不仅是久别重逢的慰藉,更是一股夹杂着塞外风沙与朝堂暗涌的、真实而凛冽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