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海外风情起(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历史唯一仙!》最新章节。
大都城十里外的官道上,一辆青篷马车正辘辘南行。
圆辙碾过霜露凝结的尘土,声音单调而清晰,为这离别的清晨更添几分萧瑟。
车辕上无人驾驭,那匹看似寻常的健马却步履沉稳,自行循着官道而去。
车内,许清安盘膝而坐,青衫素净,容颜已非初至大都时的青年模样。
二十年大都生活,似一汪清泉,悄然浸润了他因漫长修行而渐趋“太上忘情”的道心,使之多了一份沉淀于红尘烟火中的柔和。
他身侧,白鹤静立,羽翼收拢如雪峰叠嶂,气息绵长深远。
马车悄无声息地远离了那座承载了他二十年光阴的蒙元帝都。
许清安的神识,如一阵温和的风,最后一次拂过那座城池。
豆娘已嫁作人妇,平安堂赠予她,算是了却尘世一桩善缘,愿她余生安稳。
巴特尔见到留书,自会明白他去意已决。
那些熟悉的街坊邻里,老的如老周含饴弄孙,也有如周诚信娘夫妇,已埋骨荒丘;
少的亦生华发,孩童长成壮年,生命在这座都城里无声地轮回。
他于此地驻足,采集地魄,修复金丹,见证了王朝鼎革后的尘埃落定,也品味了市井人间最平凡的悲欢。
内视丹田,那枚龙眼大小的金丹缓缓旋转,光华内蕴,较之二十年前稳固了许多。
然而,其上七道狰狞的裂痕,第三道彻底弥合。
余下四道依旧如故,修复进程远比初时预想的更为艰难缓慢。
“地魄沉厚,滋养金丹,稳固根基,然其性属阴,偏重于承载。近日以明显露出颓势……”
思绪及此,那段得自神农架深处,春秋炼气士青云子残破玉简中的讯息再次浮现。
“金丹裂而道不存者,需集三才之精,行补天之功……天华,其性轻灵,感应诸天,非拘于一地……”
方向已然明确。
东方,海天相接之处,气机交感,冥冥中自有牵引。
他轻轻抚过白鹤的颈羽,白鹤低唳回应,用喙蹭了蹭他的手臂,灵犀相通,无需多言。
马车不疾不徐,向南再转而东行。
许清安依旧保持着行医游历的本心,遇村则入,遇城则停。
只是,远离了大都那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深入河北、山东之地后。
元初治下那尖锐的族群分野与民生疾苦,便愈发赤裸地呈现在眼前。
官道旁,常见蒙古人或色目人商队趾高气扬,税收官吏对汉人农户颐指气使。
田间劳作的农夫刚过战乱不久,多是面有菜色,衣衫褴褛,眼神中带着几分麻木与畏惧。
路过的城镇,虽也有繁华街市,但汉人百姓多躬身为礼,不敢与异族并行争道。
这种无处不在的等级压迫,如同阴霾,笼罩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居于大都尚未有如此明显。
许清安默默行医,救治那些在阶级缝隙中艰难求生的汉家百姓。
他不再仅仅是以医术祛除病痛,偶尔,也会在无人察觉时,于夜幕下化作一缕青烟。
他曾于一夜之间,让山东行省一名以盘剥汉民为乐、恶行累累的蒙古达鲁花赤,在睡梦中经脉错乱,武功尽废。
醒来后浑浑噩噩,状若疯癫。
他也曾让一支劫掠汉人村落的色目人商队护卫,集体染上怪疾,浑身奇痒难耐,旬日不消,再不敢踏足那片地域。
他甚至曾以一道凝练的神识,隔空传入大都深宫。
在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忽必烈耳边,留下了一句淡漠却如惊雷般的警告:“天道循环,报应不爽。践民太甚,恐折国祚。好自为之。”
让其惊疑不定,昔日的惊惧复又涌上心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