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尘缘如絮(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历史唯一仙!》最新章节。

作者文后有话说!

………

许清安静听良久,待到刘基言毕,他心中关于刘纯的最后一段尘缘。

仿佛一幅漫长的画卷,终于缓缓卷起,妥善珍藏,达到了真正的圆满与安宁。

他起身,青衫微拂,对依旧恭敬侍立的刘基道:“尘缘已了,吾将去矣。你身负经世之才,选择辅佐帝王,建功立业,亦是人间正道,一种修行。”

“望你始终谨记纯儿教诲,善用所学,明辨是非,匡扶社稷,不负此生所学,亦不负纯儿期望。”

他的目光似乎能穿透屋顶,看到那璀璨而神秘的星空,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超然的意味。

“这金陵城气象万千,王气鼎盛,如日中天。然,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光影相伴,暗流亦随之滋生。你身处权力中心,更当如履薄冰,明哲保身,切记,切记,好自为之。”

他取出一粒丹药,递给刘基。

“此丹予你,可做危机关头保命之用。”

言罢,不待刘基再多挽留或请教修行之惑,他的身形便已御空而起,转眼消失于暮色之中。

刘基紧紧的攥着那枚丹药,对着许清安消失的方向,深深一揖到底。

……

从应天往北,那里有一座他曾隐居二十载,收集“地魄”,体悟尘世烟火的前朝旧都。

许清安御空于云层之上。

罡风凛冽,却不能近他身周三尺。

从上俯瞰下方,锦绣江南渐次后退,运河如线,城镇如棋。

他并未全力飞遁,而是刻意放缓了速度,将化神境的神识如同最细腻的纱网,轻轻铺洒向脚下这片饱经沧桑又焕发新生的土地。

江淮平原,春耕正忙。

水田如镜,倒映着天光云影,农人赤足踩在泥泞中,弯腰插下翠绿的秧苗。

孩童在田埂上追逐嬉戏,犬吠声声,混着农夫吆喝耕牛的号子,交织成一曲充满希望的田园牧歌。

与元末那种田地荒芜、十室九空的惨状相比,眼前的景象无疑令人欣慰。

新朝轻徭薄赋,鼓励垦荒的政策,似乎已初见成效。

然而,神识扫过更偏远的山区,仍可见废弃的村落遗址,残垣断壁间生满荆棘,无声诉说着战乱的创伤未远。

一些交通要道上,新设的卫所兵堡林立,兵士操练的呼喝声隐隐传来,透着肃杀之气。

提醒着世人,北元残余未靖,天下并未真正太平。

过黄河,景象又有所不同。

河水浑浊,奔腾东去,两岸土地略显贫瘠。

许多村庄显然是近些年才重新聚集起来,屋舍简陋,百姓面容黧黑,带着劳作的艰辛。

官道上,时有押运粮草军械的队伍逶迤而行,气氛凝重。

这里是北伐的前沿,战争的阴云并未完全散去。

许清安心中无喜无悲,只是静静地观察着。

王朝鼎革,生灵涂炭,而后休养生息,周而复始。

他见证了南宋的灭亡,蒙元的崛起与暴政,如今又见汉家旌旗重扬。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个人的悲欢在其中,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水花。

他的目光越过山川河流,投向了北方地平线上那座日益清晰的宏伟轮廓——北平府。

洪武元年,明军攻占元大都,随即改称北平府。

昔日蒙元帝国的统治中心,如今已换了主人。

按下云头,于城外僻静处现身,许清安缓步走向那座熟悉的城池。

城墙依旧高大巍峨,但城头飘扬的已是明字旗号,守城兵士的服饰盔甲也全然不同。

城门洞开,车马行人络绎不绝,蒙元时期常见的色目人、蒙古贵族车驾已鲜少见闻。

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南腔北调的汉人商旅、军户移民。

走入城中,那种新旧交织的感觉更为明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