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长此以往必将势不可挡(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最新章节。

五楼珠帘后的 猛然按住栏杆。 "高处不胜寒"五个字在他唇齿间反复研磨,每念一遍,肩头的玄色衮服就沉重一分。当他望向那个白衣胜雪的少年时,目光里已带着看祥瑞的敬畏。

凤冠下的长孙皇后却将绢帕绞得死紧。"但愿人长久"像把钝刀,正慢慢剐着她心底最柔软的那块肉。殿角更漏滴答作响,恍惚间她竟分不清,那坐在月华里的人影究竟是凡胎还是谪仙。

《灯火映人间》

月色澄澈如水,"离合聚散如浮萍,圆缺盈亏似转轮,从来世事不由人......"

"唯愿风烟俱净时,清辉同照两处心......"

长孙氏轻抚锦帕,绢面洇开层层湿痕。冰凉的泪水爬过脸颊时,她恍惚看见垂髫小儿独坐荒院,数着青石缝隙里钻出的野草。

"沐儿可是在怨娘?"

鎏金护甲掐进掌心,那串水晶珠链突然断裂, 的鲛珠滚落满地。二十年不敢触碰的旧伤被诗句揭开,竟比当年难产时更痛三分。

紫檀案几突然震颤,惊醒了恍惚的皇后。太极殿外传来戍卫换岗的铜铃声,她猛然按住自己颤抖的手腕——丹陛下那些隐在阴影里的眼睛,此刻正盯着椒房殿的每盏宫灯。

狼毫笔尖悬在澄心堂纸上方,墨团越积越大。李沐忽然掷笔长叹:"东坡居士莫怪,实在是中沐明月催人盗诗啊!"

满座青衣文士僵如陶俑,连呼吸都滞住了。李淳风道冠歪斜浑然不觉,手中罗盘指针疯狂旋转。卢姓公子面若金纸,突然推倒面前酒盏:"某......甘拜下风。"

琉璃盏碎裂声里,崔郎君突然狂笑自掴。他盯着掌心猩红指痕,终于明白何为云泥之别。

"跪——"

这个字像烧红的铁签刺进卢秀脊骨。他耳中嗡嗡作响,仿佛看见先祖牌位在宗祠里倾倒。"当年韩信......"李沐的声音似毒蛇游进他衣领,那柄羞辱的 此刻正抵在他后腰。

崔仲文捂住 辣的面颊,突然羡慕起那些醉倒在席间的同伴。至少他们不必亲眼见证,自己奉若圭臬的崔氏家训,在这个月夜碎成齑粉。

卢秀双腿发软,重重跪倒在地。

他咬紧牙关,眼中燃烧着不甘,声音几乎从齿缝中挤出——

“我认输!”

“我不如你!”

话音未落,他猛地起身,头也不回冲出醉月楼,身影转瞬消失在人群中。

楼内众人这才回过神,哄然议论。

“范阳卢氏的卢秀,竟真给李沐跪下了!”

“这下彻底颜面扫地,往后如何立足?”

“众目睽睽下认输,他这辈子都别想抬头了!”

嘲讽声此起彼伏,李沐却神色淡漠。

这便是世家——方才还同气连枝,转眼便对落魄者肆意践踏。

他未再追究,闹剧终了。

醉月楼管事上前恭敬道:“李公子,今日赛乐与诗文双魁,青绮姑娘正候您赴约。”

按规矩,赛乐魁首可同席共饮,诗文魁首得观独舞。李沐一举兼得,四周顿时投来无数嫉恨目光。

“青绮姑娘竟属意于他!”

“恨不能以身代之!若能见独舞,折寿十年也甘愿!”

李沐泰然自若,随管事登楼入雅阁。

门开刹那,青绮眸光潋滟,纤手微扬:“李公子请坐。‘明月几时有’冠绝古今,青绮仰慕已久,今夜得伴公子,实乃幸事。”

幽香袭人,李沐心驰神荡,却只含笑落座:“姑娘过誉,不过即兴之作。”

虽未失态,但佳人在侧,已是无上欢愉。

管事悄然合门退出:“良宵难得,二位尽兴。”

青绮眼波流转,轻声道:“公子可愿赏青绮一舞?若得新诗相赠,更添风雅。”

李沐朗声应允:“诗兴正浓,姑娘且舞。”

红袖翩跹,满室生辉。

小翠呆立一旁,攥紧衣角,满眼酸楚。

花好月圆之夜,终在喧嚣中散尽。

檀板声歇时,李沐于青绮盈盈眼波里题诗一首,方才缓步踏出醉月楼。鎏金门扉前,他摩挲着锦匣频频回首,衣袖沾满楼台灯火。

"温柔乡原是英雄冢!"他忽叹,"今朝方悟古人诚不我欺。"纵是坚毅如李沐,亦险些沉溺这胭脂阵中。侍立身侧的小婢女急得咬唇顿足,生怕自家郎君着了道,忙岔开话头:"这匣中莫非就是醉月楼许下的彩头?"

先前管事确曾言明,诗会夺魁者除得观青绮独舞,更赠稀世珍宝。此刻匣上缠枝纹映着月光,倒真透着几分神秘。"且看看是何物。"李沐掀开匣盖时,却蓦地怔住——金丝掐就的边框嵌着瑟瑟宝珠, 明镜清晰照出两张错愕面庞。

"琉璃镜?"小翠指尖轻触镜面,"这分明是公子用砂石炼就的玻璃..."华美装饰也掩不住熟悉纹路,李沐失笑:"倒拿我的发明来赠我。"在他眼中不过寻常的玻璃镜,在旁人看来却是价比连城的奇珍。

"既如此,送你玩赏罢。"李沐随手递过,小婢女却如获至宝,将明镜贴在心口甜甜道谢。穿过长安街巷时,她抱着锦匣蹦跳的模样,倒比匣中珠宝更显光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新唐书铺的灯笼在夜色中轻晃。这前堂列满书卷,后院数间净室的所在,已成他们在长安的落脚处。中沐虽过,余波却愈演愈烈:青绮仙子之名传遍坊间,崔卢世家的窘态被编成笑谈,而真正掀起狂澜的,是那首被争相传抄的诗文。

"明月几时有..."茶肆酒坊间,总有人击节吟咏。纸笺上的墨迹映着烛光,恍若谪仙挥袖时洒落的清辉。

众人皆被那诗词所震撼,纷纷将其视为传世之作。人们争相传抄吟诵,整个长安城的笔墨纸砚竟因此供不应求,价格飞涨。

李沐之名,亦被众人奉若神明,眼中满是崇敬之色。

更有文人雅士,将其才学推崇至极,赞叹之词愈发隆重。

“这般格律、平仄与曲调……前所未见!”

“李公子此诗,一扫两汉魏晋之风,开创新派文风,堪称一代宗师!”

《明月几时有》不同于传统乐府或五言七言诗,而是词。其本应有词牌名——水调歌头。

李沐虽未明言,但通晓诗文的文人皆察觉其中异趣。众人既惊叹此诗之绝世,亦对这种新风格深感兴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