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贬得一文不值(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最新章节。

李沐的招商之策令众人叹服,这等超前的眼光与共赢之策,实非他们所能及。

"还等什么?速速召集商贾前来!"

李世民急不可耐。李沐却从容摆手:"且让水泥路的好处再传几日,待天下商贾亲眼见证,自会蜂拥而至。"

闻听此言,李世民方才冷静——如今是商贾有求于人,姿态自然要端足。

"此事便全权交予你了!朝中若有需要,直接寻杜如晦相助。"

李沐含笑应下,既得信任,自当放手施为。

"今日既然来了,且尝尝新制的佳肴。"

他转头唤道:"小翠,可备妥了?"

侍女应声而去。李世民不由好奇:"又是何等美味?"

回想起此前尝过的火锅等物,他喉头微动。杜如晦等人亦悄悄咽了咽口水。

须臾,小翠捧着大盆缓步而来......

热腾腾的香气早已飘散开来。

"猪肉粉条来喽!"

"各位贵客请慢用!"

小翠清脆的吆喝着,将一大盆菜肴端上桌。

只见那敞口大盆里汤汁翻滚,晶莹的粉条宛如丝带般缠绕其中。肥厚的肉片在水中沉浮,翠绿的葱花、洁白的蘑菇与火红的辣椒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诱人的画面。

李二望着这盆既像主粮又像菜肴的食物,不禁露出困惑的神情。

"这叫猪肉炖粉条?"

"我且尝尝!"

他毫不客气地抄起筷子,挑起一簇粉条送入口中。

"吸溜——"

粉条入口的瞬间,那弹嫩爽滑、鲜香满溢的口感令他惊叹不已。从未尝过这般美味的李二顿时胃口大开。

"妙极!"

"这粉条究竟是何物所制?实在美味!"

老李边称赞边不停地动着筷子,显然对这食物极为中意。

李沐露出神秘的笑容:

"老李,这粉条不仅味美,它的来历更有趣。"

"给你个提示:它的原料你不仅见过,还很熟悉。"

"不如猜猜看?"

李二捏着一根浸满汤汁的粉条仔细端详,却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晶莹剔透的食物究竟源自何处。

"我见过?还很熟悉?"

他苦思冥想仍不得其解。

"猜不着!"

"李小子就别卖关子了,快快道来!"

长孙无忌等人也按捺不住好奇心。

李沐这才得意地揭开谜底:

"哈哈哈!早知你们猜不到!"

"这粉条啊,是用红薯磨粉制成的!"

"不仅能当菜下饭,更能长久保存,完美解决了红薯储存的难题..."

[李二哪还顾得上矜持?

只见他筷子翻飞,不停地往自己碗里添菜。

杜如晦等人见状也按捺不住,纷纷加入争食的行列。

"小郎君,那我们也不客气了!"

"府上的吃食向来都是人间美味!"

众人举箸如飞,李二更是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猪肉。那肥瘦相间的肉块入口即化,香醇的油脂在齿间绽放,竟比他往日吃的山珍海味还要鲜美。

"这当真是猪肉?"

李二盯着筷尖的肉块难以置信。

"猪肉不是向来腥臊难咽吗?"

"李小子,你这猪肉究竟是如何烹制的?"

须知大唐虽早有养猪食肉的传统,但猪肉因异味难除始终难登大雅之堂。当年鸿门宴上,项羽赐予樊哙的"彘肩"便是一例——即便英雄豪杰,平日里也鲜少以猪肉为食。

李二过去曾在行军打仗时吃过猪肉,那时条件艰苦,只要能填饱肚子便好,哪还顾得上味道。

可如今眼前这盘猪肉却大不相同,不仅毫无腥臊之气,反而肥美鲜嫩,连羊肉都比不上!

李二放下筷子,满是惊讶:“这猪肉怎会如此美味?”

李沐笑着夹起一块肉,慢条斯理道:“去腥膻的诀窍在于烹饪手法,但最关键的还是得先骟了它。”

“一刀下去,断了是非根,便再无腥味。”他微微一顿,又补充道:“而且骟过的猪性情温顺,整日吃了睡、睡了长,自然肉嫩味美。”

李二听得一愣,下意识摸了摸下巴,只觉背后一凉。

“原来如此!”他很快回过神来,点头道:“战马去势后也会更温顺,想必是一个道理。”

李沐倒没想到现在就有骟马的习惯,不过转念一想,古人连太监都能想出来,阉猪又算得了什么?

他兴致勃勃地继续道:“老李,这阉猪的好处可不止去腥,若能推广开来,猪肉不仅能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美味,还能大规模饲养,让更多人吃上肉!”

李二闻言,立刻收起玩笑的神色:“此话当真?若真能如此,那可是民生大计!”

如今天下虽因红薯勉强不饿死人,但要让百姓顿顿有肉,仍是奢望。

李沐笑道:“猪比牛羊好养,吃杂食、长肉快,浑身是宝——鬃毛能做刷子,肉能炖能炒,连猪下水都能做成美味。”

他说得兴起,掰着手指数起来:“红烧里脊、蒜泥白肉、酱爆猪肝、卤猪蹄……就连猪头肉,都是下酒的好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二听得入神,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忽然觉得手里的羊肉索然无味。

李沐明白,至关重要的时刻来临了。

若猪这般容易饲养,照理说,寻常百姓家都该养上几头。

可现实却是,大唐境内养猪的农户寥寥无几,唯有家境宽裕的小地主才舍得养。

李沐曾特意探究过其中缘由。

"百姓不养猪,自然不是愚笨。实有几点难处无法解决。"

"首要一点,猪食量惊人,每日需割猪草,还得掺些粮食,否则难以长膘。这般精心喂养一年,方能养出三五百斤的肥猪。旧年百姓自家果腹尚难,哪有余粮饲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