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重甲兵(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最新章节。

朱由校笑了笑:

“去吧,难道还要朕下道旨?”

王朝辅一听,连忙应道:

“奴婢不敢,那奴婢就先告退了。”

朱由校坐下来,翻开了几本奏疏,都是辽东那边送来的。熊廷弼接连上书,不是要粮饷,就是说明辽东形势艰难,只能守城,请求朝廷理解。

他轻轻叹了口气,心里明白,自己远在京城,想帮他也无能为力。若不先把朝中局势理顺,拨下去的银子还没出城,怕是就被人贪掉一半。

眼下也只能以皇帝的名义给予支持,希望熊廷弼能撑住这三面压力,等到自己腾出手来的那一天。

小太监站在后边,见朱由校正低头沉思,忍不住抬头打了个哈欠。一抬头,却看见帘子后头露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屁股。他吓得大喊:

“有刺客!快护驾!”

另外三个小太监一听,立刻围到朱由校身前,把他挡得严严实实。

外头值守的锦衣卫隐约听到动静,又听到皇帝喊“锦衣卫”,立刻冲进殿,掀开帘子,将躲在后面的客八八和李进忠一把揪了出来。

客八八惊慌失措地喊道:

“陛下,是奴婢啊!”

朱由校听到声音,眯眼一瞧,认出果然是她,无奈地说:

“放开客奶妈。”

“奶妈大半夜来乾清宫做什么?这个又是谁?”

他打量着客八八身旁的小太监,这人面生得很,显然不是自己身边的人。

“陛下,他是奴婢的对食,求陛下饶他一命。”

客八八跪在地上,声音都在发抖。

对食?那就是魏忠贤了。朱由校走近两步,细细打量这位日后权倾朝野的大太监。这人与王振、刘瑾齐名,被后人称作“明朝三大宦官”。

正因为有皇帝的默许,他们才能翻云覆雨、一手遮天。朱由校正需要这样一个人替自己办事,也替自己挡事。

“你叫什么名字?”

他淡淡地问。

“回皇爷,奴婢叫李进忠,属御马监的。”

此时的魏忠贤还未改名,原姓魏,入宫后改姓李,名进忠。

“你可知道擅闯乾清宫是什么罪?”

朱由校盯着他问。

“奴婢知罪,求皇爷开恩!”

李进忠立刻跪地叩头,额头都快磕出血了。

客八八也跟着跪下求情:

“陛下,是奴婢带他来的,要罚就罚奴婢。”

朱由校假装沉吟片刻。他当然不想这么早就处置魏忠贤,这种人,是极好用的一把刀。

“既然奶妈开口了,朕也不能不给面子。死罪免了,活罪难逃。拖出去,杖责二十。”

说完,他朝王朝辅使了个眼色。王朝辅立刻会意……这顿打,别真把人打残了。

“奶妈起来吧,给朕按按肩膀。”

朱由校靠在龙椅上,心里盘算着,这把刀该怎么用才顺手。

……

“咻……”

箭矢破空而出,正中靶心。

“皇爷这箭法真是神了!”

王朝辅在一旁夸道。

只见朱由校左手执弓,目光坚定,嘴角挂着笑意。他登基之后,不光练马术,也苦练弓箭与剑术。站姿必须稳,出手必须准。十箭里至少要中八箭,臂力也得练上来。这些都是为将来马上骑射做准备。

他每天抽出两到三个时辰练箭,之后便回宫批阅奏章。夜深人静时,还会研读兵法,并翻阅从战国到万历年间所有赫赫有名的将领资料。最近,他正专注研究卫青与霍去病的骑兵战术。

要想亲自领兵打仗,至少得下两年苦功。当年武宗皇帝能在应州一战击败达延汗,正是因为他从小就把达延汗当作劲敌来研究。多年的准备没有白费,那一战直接让鞑靼部十年不敢南侵。

“今日就到此为止,回宫。”

朱由校说完,便朝乾清宫走去。

回到宫中,客氏早已备好一碗姜汤。练完箭后喝一碗,早已成了他的习惯。

“奶妈熬的汤,越发有滋味了。”

他笑着说道。

客氏听后很高兴,皇帝喜欢她熬的汤,自然是件好事。

“那个李进忠,现在如何了?”

朱由校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陛下,他已经没事了,多亏陛下手下留情。”

客氏自然明白,那一顿板子虽是二十下,但若下手重些,足以让人卧床半月。如今能正常行走,已是天大的恩典。

“宣他进宫见朕。”

“奶妈,给朕按按肩膀。”

练箭实在太累,手臂与肩膀酸痛难忍。他现在不过才拉开四十斤的弓,离理想状态还差得远。真正能在马上拉开六十斤弓、在地面拉开八十斤弓,才算达标。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五十步内射穿建奴重甲兵的铠甲。那些精锐士兵通常穿着三层甲:最内层是皮甲,中间是锁子甲,外层则是铁甲,真正做到了全副武装。

后世有人总说大清靠骑射打天下,这话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建奴是渔猎民族,不是游牧民族,若真比骑射,怎能胜过蒙古人?那个时代的骑射之王,非蒙古莫属。

建奴真正厉害的地方,是他们的重甲骑兵。这些士兵都配有战马,平时由骡马驮运盔甲,作战时穿上重甲冲锋陷阵。虽然骑射不如蒙古人,但比起腐朽的明军,已是绰绰有余。

等到皇太极收服蒙古各部,孔有德带着火炮投诚,满清的军队才真正成为当时最强的部队。他们既有蒙古八旗的骑兵,又有汉军旗的火器部队,加上自身无敌的重甲兵,可谓一时无两。

在那个年代,除了火炮,其他火铳、火枪几乎无法穿透建奴重甲兵的护具,除非在二十步之内。弓箭就更不用说了,这也是为何蒙古各部被建奴压制,纷纷归附的原因。

“李进忠,传闻你原是姓魏?”

朱由校一边享受着客氏的按摩,一边随意问道。

“回皇爷,奴婢的确原姓魏。”

李进忠低头恭敬回应。

“那你从今日起便恢复原姓,朕赐你新名,今后你便叫魏忠贤。”

李进忠听后大喜,连忙叩首谢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