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另开一扇门!不走科举也能当官?!(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最新章节。

按照朱由校的设想,皇明学院应仿照后世大学而建。他自己将亲自担任院长,往后每一位皇帝,都将是学院的真正负责人。

这并非挂名虚职,而是实打实的院长,需亲自过问学院事务,负起管理之责。

学院的设立必须分门别类,农业归农业,医学归医学,不掺杂旁类知识。

他目前最缺的,就是顶尖人才。

像宋应星这样横跨多门学科的全能型人物,是千万人中难觅一个。他根本不敢奢望,大明还会再出一个宋应星。

徐光启同样是人中龙凤,但他更偏向于军事领域,尤其在火器和大炮方面的造诣无人能及。他虽在其他方面也有涉猎,但并非主流。

学院将分为六个部分:文学、农学、医学、工学、商学和军学。

设立军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军中参谋,为参谋司输送大量通晓军事的文人。这些参谋不仅要懂得打仗,还要熟悉各地地形与气候。

“从皇明学院毕业的学生,依然可以参加科举。若家中贫困,可根据情况免除赋税,直到学业完成。”

但这还不够,朱由校接着说出了一句让众人心惊的话。

“如果不愿参加科举或者未能通过,只要通过朕和学院的考核,一样可以入仕为官。”

“尤其是那些学习工农的学子,朕知道他们大多不擅长文章,不管是科举还是常规考试,对他们来说都异常艰难。”

“所以朕给他们另开一扇门,他们无需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出路,只要真有本事,朕都会按他们的能力安排职务。”

“如果毕业后表现优异,或者做出重大贡献,朕同样可以赐予官职,甚至封妻荫子!”

皇帝话音落下,三位大臣目瞪口呆。

陛下这次,真是下了狠心。

若将这些政策昭告天下,他们简直不敢想象会引发多大的震动。

天下多少读书人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当官?尤其那些士绅家庭,毕生所求,就是能穿上官服、坐上公堂。

又有多少人被科举这道门槛拦在门外?

现在有了这样一条路,哪怕不走科举也能当官,这对天下读书人来说,无疑是一场狂风暴雨般的冲击。

一旦公布,东林书院拿什么比?

他们整天品评人物、议论朝政,说到底,不就是因为科举无望,想借名气谋个仕途?

朱由校就是要用这招,一锤打碎这些书院的根基,让它们从此一蹶不振。

“陛下,如果真这么做,朝廷压力会非常大。百官恐怕也会反对,尤其是东林书院的那些文人,说不定会借题发挥,煽动舆论。”

“阁老太谨慎了,陛下刚刚亲征得胜,声望正隆,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王在晋看得清楚,如今的皇帝虽然年纪轻,但有军功加身,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翻不起什么风浪。

皇上与神宗皇帝不同,绝不会容忍任何势力动摇根本。皇上行事步步为营,这些顾虑早就纳入了考量之中。

“大司马果然老练,一语道破关键!”

看到皇上神情从容,徐光启也稍稍安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