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臣听说陛下有意兴办学堂(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最新章节。

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民族和国家的概念,军队里的官员也是如此。

特别是那些目不识丁的底层士兵,你跟他们讲大义、讲忠诚,有用吗?

他们才不会听你讲那些热血沸腾的道理。你要是能给他们点实在的好处,比如银子、粮食,他们立刻就跪下来谢恩。

这就是现实。

霍去病当年治军,靠的就是“赏罚分明”四个字。

他不跟士兵称兄道弟,而是用明确的奖惩制度调动军队的士气与执行力。他的军队因此战无不胜,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

“陛下,这样做赏罚分明,会不会让关外将士心寒?”

一些文官对朱由校的做法表示担忧,毕竟以往明军就因为欠饷、赏罚不公引发过不少兵变。

“将领带兵打仗,就算没有战败,但消极避战、贻误战机,这种行为比战败还要恶劣。你们这些做官多年、读过圣贤书的人,难道连这点都看不明白?”

朱由校早就料到会有人反对。他知道,自己的做法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但思想的转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好了,内阁尽快批文盖章,兵部准备封赏文书和将印,仔细核实这一战的军功。士兵们该得的赏银,必须如实登记,上报于朕。”

“至于这次的赏银,国库另有用途,就从朕的内帑出。”

朱由校说完最后一句,心里泛起一阵不舍。

那些银子都是自己一文一文攒下来的,虽说总共也就几十万两,可每一分都是心头肉。

一听说是皇帝自掏腰包,程国祥的脸色立马轻松了一些。他这个户部尚书压力太大,国库现在几乎见底,根本经不起大手大脚的开销。

但下一刻,皇上的那句话又让他愁眉苦脸起来。

“户部给朕写个欠条,等将来国库有钱了,再还给我。”

朱由校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舍不得那笔银子。

其实他内帑里还存着将近三千万两,这点军费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可谁又会嫌自己的钱多呢?他心里还有一堆事要花钱,每一分银子都金贵得很。

辽东将领的封赏定下来之后,朱由校干脆一并将北征羽林军的功臣名单也敲定。

原本他打算等羽林军的新编制完成后再行封赏,但既然辽东那边已经办了,这边也不能拖着,否则难免有人说闲话。

羽林军可是他亲手打造的队伍,公平还是要讲的。

君臣一番讨论,羽林军的封赏比辽军略高一筹。

内阁辅臣、兵部尚书王在晋,升柱国、太子少师,赐蟒袍玉带,赏银一千两。

兵部右侍郎杨嗣昌,加奉直大夫,赏银一千两;吏部左侍郎陈奇谕,加奉政大夫,同样一千两。

骁骑营参将李松平,升昭勇将军。

虎贲营参将周兴武,升昭毅将军。

神机营参将陈广,升信武将军。

泰山营参将秦邦屏,升武德将军。

中军官马祥麟,升骠骑将军。

以上诸将,每人赐精甲一副、绣春刀一柄、良马一匹,另赏银五百两。

其余游击、千总等军官,依战功给予银两赏赐,具体升职安排等羽林军新编制落地后再定。

留守京城的四位总理大臣也都各有封赏。他们虽未上前线,但坐镇京师、调度后勤,功劳不小。

朱由校不是不讲情理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