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放在王宫中(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最新章节。

若非尚有利用价值,他早就搜罗晋王宫罪证,找个由头废除晋藩。

察觉皇帝语气中已有怒意,朱求桂只得再次低头认错。

不低头不行,殿中站着的数十名皇帝亲信侍卫,光是看一眼便令人胆战心惊,若是再继续顶撞,谁敢保证这些人不会一拥而上,直接将他砍死当场。

虽不问政事,但这一年多来,皇帝种种雷霆手段,他也略有耳闻。

就前日,还在他面前将一名镇守太监打得半死,他可不会被那一声声“自家兄弟”哄得昏了头脑。

朱求桂不再提出反对意见后,接下来的事务便顺利了许多。

朱由校亲自监督他草拟了几道手令。

接着,他命许显纯携自己的金牌出城,前往军营调兵入城。

又派遣那位常侍奉在晋王身旁的中年太监,去向太原城内几位主政的文官宣读圣旨,要求他们尽快赶到王府觐见。

此时,他已经无意再遮掩自己的行踪。实则即便想藏,也难以掩盖住了。太原城内外接连发生变故,终究会传入他人耳中。

最紧要的是,军队若要入城,必须持有兵部颁发的调兵批文。

皇帝的旨意在地方难以通行,文官系统只认内阁与六部下发的正式文书。

无兵部许可,地方官员有权拒绝军队进城,即便是皇帝直属的羽林军也不例外。

明末时期,此类情况屡有发生。

倘若遇到作风强硬的地方官,无论明军胜负如何,只要无兵部公文,只须紧闭城门,军队便只能露宿野外,忍受风寒。

当然,这种现象也与军队自身行为密切相关。

有时,官兵比叛军更令人畏惧。

部分军阀统帅,以“合法”名义四处掠夺,强征壮丁与流民入伍,借此扩张势力,并向朝廷索取大量军饷与补给。

某些地区百姓,宁愿夹道迎接反贼,也不敢与官军照面。

朝廷与皇帝对此束手无策,连责备都不敢,只能默认其行为,顶多象征性地给予“戴罪立功”之类的处理。

朱由校即位以来虽推行不少新政,但主要集中在京师与辽东两地。至于关内其他安定区域,皇权尚未真正渗透。

越是远离京城的地区,皇权的威望与影响力就越弱。

若非此次晋王疏忽大意,他恐怕连王府大门都无法踏入,除非亲自出示身份凭证。

这正是他为何选择独自进城,而将军队留在城外的原因。一旦离开京城,皇命几乎难以推行。

皇权的强化,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