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陈圆圆的担忧,招募流民的风险(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剩30天亡我靠纳妾救天下》最新章节。

###

林渊走了。

随着小六子那声亢奋的“小的这就去办”,随着院门被重新合上,那股由林渊带来的、仿佛能将一切风浪都踩在脚下的强大气场,也随之消散。

小院,再次回归了它惯有的宁静。

只是这份宁静,在陈圆圆听来,却空旷得令人心慌。

她回到自己的房间,想寻些事情来做。她看见了那张陪伴她多年的古琴,琴身上还落着一片昨日被林渊刀风卷起的枯叶。她走过去,将枯叶拈起,指尖触到冰凉的琴弦,却迟迟没有坐下。

往日里,琴声是她的慰藉,是她隔绝外界纷扰的一方净土。可今日,她却觉得那琴弦有千斤重,怎么也拨弄不响能让她心安的曲调。

她满脑子都是林渊临走前那双眼睛。

那双眼睛里,没有即将面对千军万马的紧张,没有假传圣旨的惶恐,只有一种近乎疯狂的平静,以及一种将天下都视为棋盘的掌控力。

正是这种掌控力,让她感到一丝心安的同时,也生出了更深的忧惧。

她推开窗,望向院外。虽然看不见永定门外的景象,但那股属于人间的、混杂着绝望与骚乱的气息,仿佛能顺着风,丝丝缕缕地飘进这方小小的院落。

流民……

这两个字,对她而言,并不陌生。

自苏州至京城,这一路行来,她见过的流民,比她前半生见过的达官显贵还要多。她见过饿得只剩一把骨头的老人,蜷缩在路边,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天空,直到最后一丝生气从那浑浊的眼珠里散去。她见过为了半个发霉的馒头,扭打在一起,用牙齿撕咬对方的青壮。她更见过那些抱着早已没了气息的孩童,依旧在喃喃自语,试图用自己干瘪的去喂养死婴的母亲。

那是一片由绝望和饥饿构成的灰色海洋,任何试图靠近的善意,都可能被瞬间吞噬得尸骨无存。

林渊现在做的,就是驾着一叶扁舟,载着满船的粮食,冲进了这片海洋。

她不敢想象那个画面。

当那面写着“奉旨赈灾”的旗帜竖起,当第一袋粮食被打开,那数以万计的、被饥饿逼到极限的人,会是怎样的反应?是会感恩戴德地排队等候,还是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群,一拥而上,将那些大车、粮食,连同林渊和他那几十个手下,撕成碎片?

她太了解人性的脆弱。在绝对的饥饿面前,道德、秩序、理智,都会被碾得粉碎。林渊的计划听起来天衣无缝,可他算计的是官心,是人性中那些可以被揣度的部分。但一群饿疯了的流民,他们已经不算“人”了,他们是野兽。

谁能算计一群野兽的想法?

陈圆圆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窗棂上划过,冰凉的木质触感,让她激灵灵打了个冷战。

这还只是第一重风险。

第二重,则来自于那面旗。

“奉旨赈灾”。

这四个字,何其沉重,又何其狂妄。

她在那些文人雅士、高官权贵的宴席上待得久了,深知这些人最重脸面,也最是无情。林渊此举,无疑是将自己架在了火上。

做得好了,功劳是皇帝的,是朝廷的。下面的人不会感激他林渊,只会觉得这是皇恩浩荡。而那些眼红的同僚,那些视锦衣卫为鹰犬的文官,会像苍蝇一样围上来,从他“假传圣旨”这件事上,找出一百种弹劾他的理由。

做得不好,倘若赈灾现场出了乱子,哪怕只是死了一个流民,都会被无限放大。到那时,他就是“名为赈灾,实为聚众谋乱”的奸佞小人。都不需要东厂和那些政敌动手,崇祯皇帝为了平息物议,为了维护朝廷的体面,第一个就会下令将他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这是一条走在刀刃上的路,左边是万丈深渊,右边也是万丈深渊。

她想不通,林渊为何要选这条最险的路。他明明已经从方德兴那里得到了富可敌国的财富,他完全可以带着这些钱,带着她,远走高飞,去江南,去任何一个暂时还算安稳的地方,做个富家翁。

为何非要留在这座即将倾覆的危城,去做这件九死一生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