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青衿初试(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我的好感度系统炸了》最新章节。
府外庶务的担子压在肩上,并未让贾环有丝毫松懈。
他深知,在这等级森严的世道里,钱财实权固然重要,
但一个“正途出身”的名分,才是真正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堵住悠悠众口、甚至将来更进一步的最硬腰牌。
于他而言,这并非难事。“过目不忘”的天赋让他早已将四书五经、名家注疏烂熟于心,“勤能补拙”的状态更让他在理解融汇上远超常人。
如今又多了处理实务的经验,笔下文章愈发沉稳老辣,言之有物,非寻常闭门造车的学子可比。
他白日里雷厉风行地处置田庄铺面的事务,查账、见人、定章程,将那几个被拿下的管事及其党羽的罪证梳理得清清楚楚,
该送官的送官,该发落的发落,迅速稳住了局面,追回不少亏空,手段之利落,令一众原本观望的管事庄头无不胆寒臣服。
晚间,他便闭门谢客,挑灯夜读。
不再仅仅拘泥于圣贤章句,而是将日间所遇的民生经济、吏治利弊悄然融入经义文章之中,破题承转,往往能别开生面,直指要害。偶尔有不解之处,他便记下,次日去请教贾政。
贾政见他白日辛苦操劳,夜晚仍苦读不辍,问的问题又愈发切中实务,心中更是欣慰,解答起来也格外尽心。
【叮!宿主‘实务’与‘经义’融合度提升!科举应试能力大幅增强!】
这日,贾政看了他新作的一篇《治大国若烹小鲜论》,文中以调理火候比喻施政宽严,以食材优劣比喻人才选用,甚至引用了近日整顿田庄时遇到的实例,论述精当,见解深刻。
贾政抚卷良久,叹道:“此文已得经世致用之三昧,火候到了。下场一试,必无碍矣。”
数日后,院试之期将至。贾环向贾政报备后,便收拾了考篮,只带了若烟一人,乘车前往贡院。
贡院外人头攒动,尽是各地赶来应试的学子,有白发苍苍的老童生,也有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贾环一身半旧青衫,挤在人群中,并不起眼。
偶有认得他的贾家仆役或交好之家的人,见他来了,忙上前行礼招呼,神色间却比往日多了几分真正的敬重
这位环三爷,如今可是手握实权、连琏二爷都扳倒了的厉害角色!
贾环只淡淡颔首,并不多言,验明身份后,便提着考篮,随着人流沉默地走入那森严的贡院大门。
号舍狭小逼仄,空气中弥漫着墨臭与汗味。贾环寻到自己的位置,安然坐下,铺开纸笔,静心等待。
考题发下,是《论语》中“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一章。
贾环略一思索,便了然于胸。他并未急于下笔,而是闭目凝神,将平日所读经义、所历实务在脑中过了一遍,待腹稿已成,这才提笔蘸墨,文思如泉涌,挥洒而下。
文中不仅阐发圣贤微义,更以近日整顿田庄、清除积弊为例,论证“足食”在于清吏治、苏民困,“民信”在于施仁政、恤民生,文章做得花团锦簇,却又根底扎实,毫无虚浮之气。
三场考毕,贾环走出贡院时,神色平静,并无多少疲惫之色。若烟忙迎上来,递上热茶点心。
回府后,贾政问起考得如何,贾环只谦道:“尚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贾政见他气定神闲,知是考得不错,心下大慰。
放榜那日,贾府门前一早便派了小子去候着。
贾环却依旧如常去处理外面事务,直至午后回府,刚进仪门,便见赖大满脸喜色地飞奔而来,打老远便嚷道:
“中了!中了!恭喜环三爷!高中案首!头名秀才!”
府中顿时轰动起来!案首!这可是极大的体面!
下人们纷纷涌上来道喜,个个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喜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