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神识突破(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医魄》最新章节。
林澈感觉自己并非在下坠,而是在分解。
意识仿佛一块被投入烈焰的琉璃,先是灼热,继而软化,最终崩解成亿万颗闪烁着微弱光芒的尘屑,飘散在一片无垠的、绝对的虚无之中。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过去未来,只有永恒的“此刻”和无限的“空”。然而,这“空”并非安宁,其中充斥着无数细微、尖锐、冰冷的“刺”。
那是两千份“伪念”被强行撕裂时,残留的恶意的回响。它们不再是完整的意识体,而是化作了最本源的负面情绪碎片——绝望的嘶吼、恐惧的战栗、被扭曲的贪婪、以及一种对一切生命与秩序的纯粹憎恨。这些碎片如同宇宙背景辐射般无处不在,持续不断地侵蚀着他那已然溃散的神识,试图将这点点意识尘屑也染上它们的颜色,同化为这虚无的一部分。
痛苦?这个词已不足以形容。这是一种存在的根基被动摇、被抹除的终极体验。比凤凰山地脉回响的冲击更直接,比东京式神的精神攻击更本质。他感觉自己作为“林澈”的一切——记忆、情感、知识、执念——都在如同沙堡般瓦解。济世堂的传承、郑先生扭曲的面容、安魂印温润的触感、沈雨霏信赖的眼神……这些构成他存在的坐标正在飞速淡去。
一种深沉的疲惫和放弃的诱惑,如同温暖的沼泽,从虚无深处蔓延上来。停止挣扎,融入这片混沌,不再有责任,不再有痛苦,似乎是一种甜美的终结。
**微光与回响**
就在他意识的最后一点星火即将被黑暗吞噬的刹那——
一点光,亮了起来。
它并非来自外部,而是从他意识最深处,从那即将熄灭的本源中,倔强地迸发而出。这光芒极其微弱,却带着一种不可思议的温暖与韧性,仿佛寒冬冻土下第一株破土的嫩芽,蕴含着整个春天的力量。
光芒中,一个声音穿透了层层虚无,清晰地回荡起来,不是通过听觉,而是直接烙印在他存在的核心:
**“……我,沈雨霏,在此立誓。只要我一息尚存,必竭尽所能,守护您安然醒来,守护团队不被击垮,守护这新加坡数百万生灵免于沉沦,守护我们共同追寻的真相与希望。纵使前路荆棘遍布,深渊当前,此心不移,此志不渝。”**
这声音,带着少女的哽咽,更带着钢铁般的决绝。它像一根坚固的绳索,猛地拉住了他不断沉沦的意识。
紧接着,更多的光点,如同被引燃的星火,从四面八方的虚无中渗透出来,汇聚成一片温暖的星云,将他残存的神识碎片温柔地包裹起来——
他“感知”到慧明大师如同一棵古松,盘坐于病房之外,周身散发着祥和而坚定的佛力场。那力量并非强行注入,而是如同月光般静静流淌,在他神识溃散的边缘形成一道柔和的屏障,试图将那些逸散的“沙砾” gently 拢回。大师口中低诵的经文,化作一个个金色的微小符文,如同萤火虫,在他混乱的意识碎片间穿梭,带来片刻的安宁。
他“触摸”到陈博士和医疗团队紧绷的神经。他们彻夜不眠,紧盯着监护屏幕上每一个跳动的数字,每一次细微的波动都牵动着他们的心弦。那些专注的意念,混合着担忧与不放弃的希望,化作一股精纯的生命能量,通过维生设备,微弱却持续地滋养着他近乎枯竭的肉身与神识基础。
他“听”到指挥中心里,沈雨霏略显青涩却异常沉稳的声音,正在下达一道道清晰的指令。团队成员们从最初的震惊、疑虑,到逐渐被她的冷静和专业所说服,一股新的、凝聚的、坚韧的力量正在那里滋生、壮大。这股集体意志的转向,如同灯塔,为他迷失的意识提供了方向。
他甚至模糊地“共鸣”到隔离区内,那些被“伪念”深度侵蚀的患者。 beyond the overwhelming darkness and distorted screams, 在他们意识的最深处,依然残存着微弱的、如同风中残烛般的闪光——那是求生的本能,是对亲人的思念,是对清醒瞬间的渴望,是人性最后、也是最坚固的堡垒。这些微光,虽然被厚重的阴影笼罩,却从未彻底熄灭。
这些来自外界的“念”——担忧、祈愿、责任、坚守、渴望——与他内心那点不肯泯灭的微光相互呼应,汇聚成一股温暖而强大的洪流,开始对抗那冰冷的、旨在同化一切的虚无。
**破而后立,悟道于心**
在这极致的痛苦与濒临消亡的边界,在这由无数他人之“念”构成的温暖壁垒的护持下,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发生了。林澈那因过度透支而变得异常“稀薄”、“脆弱”甚至某种程度上“透明”的神识,反而进入了一种玄妙难言的状态。他不再试图去“控制”这片混沌,去“驱散”那些痛苦的碎片——那如同用手去抓住流水,只会让水从指缝间流走。
他放弃了对抗,转而沉浸。
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完全敞开了自己残存的感知,去真正地“体验”这混沌,去“理解”构成这混沌的每一个碎片。他不再将那些冰冷的恶意仅仅视为需要清除的“外邪”,而是去感受其中所承载的、属于那两千名患者的、最原始的恐惧、最深沉的绝望、被无限放大的偏执,以及那份对生命本身的、被扭曲的怨恨。
《灵枢·养气篇》的心法在他心间自主流转,但其真意却在生死边缘被重新诠释。它不再仅仅是引导自身元气、固本培元的法门,而是开始与周遭万物之“气”,与感知到的众生之“念”产生深层次的共鸣与循环。
**“医者,上合于天,下应于地,中通于人事。非仅治其身疾,砭石针艾而已,更需抚其神伤,感其苦痛,明其因果,承其业障,于无边烦恼中,引其向一线光明……”**
一段模糊而古老的意念,仿佛来自济世堂开创祖师,跨越了悠远的时空长河,在此刻与他濒临破灭又孕育新生的心境完美契合,如同钥匙插入了锁孔。
他“看”清了——那冰冷蚀骨的“伪念”,并非纯粹的外来入侵者。它更像是一种极其高效的“催化剂”和“放大器”,它寻找并依附于人类内心固有的阴影——恐惧、焦虑、贪婪、嫉妒、绝望——并将它们扭曲、膨胀,直至吞噬光明的部分。它是一面哈哈镜,映照出的是人性中那些不愿被直视的角落,是集体潜意识的黑暗面。过去那种“识别-锁定-净化”的思路,如同园丁修剪疯长的枝叶,固然必要,却未能触及土壤中导致疯长的根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