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新境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医魄》最新章节。
医疗中心顶层的特殊隔离观察室,此刻更像是一间充满未来感与东方禅意交融的静修之所。四面墙壁覆盖着能够吸收杂音并反射特定能量频率的特殊材料,地板由温润的玉石拼接而成,隐隐构成一个简化的聚灵阵法。空气净化系统低声嗡鸣,保持着空气的绝对洁净,而角落里熏燃的一缕淡淡沉香,则带来了心神上的宁定。阳光透过可调节光谱的玻璃穹顶,洒下如同晨曦般柔和而充满生机的光芒。
林澈立于房间中央,身着一套宽松的素白色麻质修行服,赤足站在玉质地板上。经过三日的精心调养和适应,他外表的虚弱已基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内敛的、深不可测的沉静。他的眼眸开阖之间,不再有逼人的锐气,却仿佛两口深潭,能映照出周遭一切能量的细微涟漪。他仅仅是站在那里,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整个空间能量场的核心与锚点,所有杂乱的气息流经他身边,都会变得温顺、有序。
沈雨霏、慧明大师、陈博士,以及两位从“守望者”总部紧急调派来的顶尖神经能量学专家,坐在房间边缘的特制观察席上。他们面前是数台超高精度的监测设备,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即将开始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所有生理与能量数据变化。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科学探究与见证奇迹的郑重气氛。
第一位验证“医心”理论的参与者,是志愿者陈婉仪护士。她年仅二十八岁,是新加坡中央医院的优秀护士,在疫情爆发初期主动请缨进入隔离区,却在两周前因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伪念”环境及极度精神压力下,自身防线出现裂隙,不幸感染。目前她被评估为B区(活跃症状控制区)早期偏中度,主要症状为:持续性心悸与莫名恐惧感、严重失眠(需依赖强效镇静剂才能短暂入睡)、出现清晰的被害性幻听(总感觉有冰冷的声音在耳边催促她“放弃”、“沉睡”),并伴有间歇性的时空感错乱。值得庆幸的是,她尚能保持部分病识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某些感觉“是不真实的”,这也是她被选为首位志愿者的关键原因。
陈护士在一位心理医师的陪同下走进房间。她穿着舒适的病号服,脸色苍白,眼下的乌青清晰可见,双手不自觉地反复绞动着衣角,眼神中充满了疲惫、不安,以及一丝孤注一掷的期盼。
“陈护士,请放轻松。”林澈的声音响起,不高,却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韵律,每一个音节都敲打在人心最需要安抚的位置,与房间内流转的能量场产生微妙的共鸣。“接下来你将经历的,并非传统的药物或物理治疗,更接近于一次深度的‘心灵引导’与‘能量梳理’。你无需刻意做什么,也无需抗拒任何感觉,只需尽可能保持自然的呼吸,将你的意识,交托给当下的感受即可。”
他引导陈护士在房间中央的一个蒲团上坐下,自己则在她对面约一米五的位置,同样盘膝坐下。这个距离经过精心测算,既能保证能量场的有效交互,又不会给患者带来压迫感。
**感知:情绪的具象化宇宙**
林澈缓缓闭上双眼。当他敛去对外界的视觉依赖,内在那经过涅盘重生的神识,如同最精密的雷达般全面启动。
刹那间,惯常的黑暗并未降临。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无比生动、立体、由无数“感觉”、“色彩”、“质地”和“韵律”构成的动态图景,在他心海中豁然展开。这不是视觉,而是超越了五感、直达本质的“心觉”。
他“看”到了陈婉仪。
在他的感知中,陈护士不再是一个具象的人形,而是一团由多层次能量构成的、正在剧烈扰动的光涡。
其最核心处,是她本我的“神气”核心,原本应是温暖、明亮、稳定如烛火的乳白色光团,此刻却显得黯淡、摇曳不定,仿佛随时可能被周围的黑暗吞没。
围绕着这核心的,是汹涌澎湃的**情绪能量海洋**:
* **焦虑与恐慌**:如同无数条尖锐、躁动不安的暗红色与亮黄色能量丝线,它们高频震颤着,发出刺耳欲聋却无声的“尖叫”,不断穿刺、刺激着那本就脆弱的乳白色核心。
* **恐惧与疲惫**:像大片粘稠、沉重、令人窒息的深灰色与墨蓝色雾气,沉甸甸地压在光涡的下半部分,极大地限制了其本应有的活力与流动性,并不断散发出一种“无法承受”的绝望低鸣。
* **职业性应激与责任感过载**:表现为一些僵硬的、棱角分明的淡褐色能量块,它们源于她作为护士救死扶伤的天职,但在“伪念”影响下,这种责任感扭曲成了苛求自我、无法原谅任何疏忽的巨大压力。
而在这些自身负面情绪的能量中,如同狡猾的水蛇般穿梭游弋的,是几缕更加深邃、更加冰冷的**“伪念”能量附着体**。它们呈现出一种不反射任何光线的纯黑色,表面光滑却带着粘性,不断尝试着钻入乳白色核心,并持续向外散发着扭曲的意念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放大她的焦虑,将正常的担忧催化成濒死般的恐慌;
* 扭曲她的幻听,将环境的杂音编织成恶毒的诅咒与诱导;
* 侵蚀她的时间感,让她在清醒与恍惚间不断切换,加剧其精神耗竭。
林澈甚至能“品尝”到这些能量各自的“味道”:焦虑的辛辣、恐惧的苦涩、疲惫的酸腐,以及“伪念”那毫无生机的、金属般的冰冷。
这就是“医心”境界的第一重——“感”之极境。不再是依赖仪器解读抽象的数据曲线,而是直接、全方位地沉浸式体验另一个生命体内部的情感能量景观,明晰其内在的冲突与痛苦的根源。
**引导:包容、梳理与锚定**
在完成了无比精细的感知诊断后,林澈开始了“承”与初步“化”的实践。他深知,陈护士自身的负面情绪是真实存在的反应,是身体与精神在巨大压力下的呐喊,绝不能粗暴地“切除”或“压制”。
他首先调整自身的状态。神识核心处,那与安魂印深度结合后愈发精纯、浩瀚的本源之力,如同平静的湖面,开始以他为中心,极其温和地向四周荡漾开来。这股力量并非霸道的入侵,而更像是一种充满理解与包容的“邀请”,缓缓地将陈护士那紊乱的能量涡流包裹进来。
他主动以自己的心念场,去“承”接那些躁动的暗红丝线、沉重的灰蓝雾气。这不是被动的承受,而是以一种“我理解你的痛苦,我愿与你共同承担”的慈悲姿态,去中和、去缓冲那些极端情绪的冲击力。
奇迹般的景象在他的心海中呈现:
* 那些尖锐的暗红色焦虑丝线,在触碰到林澈那平和如深海般稳定的能量场后,其高频的震颤仿佛被无形的阻尼器减缓,尖锐的棱角被慢慢磨圆,颜色也逐渐向更温和、更具流动感的橙色转变,那刺耳的“尖叫”也化作了渐弱的呜咽。
* 那些粘稠的深灰色恐惧雾气,在感受到这包容而强大的“依靠”后,不再是无序地弥漫扩散,而是开始缓慢地凝聚、沉降,虽然体积未变,但其带来的窒息感大为减轻,仿佛混乱的乌云开始聚拢,虽未散去,却已不再遮天蔽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