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令出天龙山 曾经恩仇(2)(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江山令》最新章节。

“哼——,大师是看不惯白马寺住持的做派,还有那个挂名弟子罗智信,才来到天龙寺做客卿。”木婉清哼了一声,插言道。

“挂名弟子罗智信?难道就是那位罗将军?”李凌霄心下疑窦顿生,正要开口问,却听天启大师说道:“阿弥陀佛!往事已矣,木姑娘无需重提。”

听大师如此说,李凌霄便没有再纠结此事。

于是,李凌霄岔开了这一话题:“大师,天龙寺距离太原甚近,‘无影肖’是否会带人前去天龙寺滋事?”

“他不知老衲在天龙寺。”天启大师认真回道。

“大师,在下还有一问。”

“李施主,你是否问老衲,在汾河三湾为什么让你绸缪将来事项?”天启大师笑着反问。

李凌霄心说:正所谓人老成精。

“是,大师,在下百思不得其解。”

“李施主,老衲自幼出家,看书博杂,对相面之术也翻阅过两本闲书。我观施主骨骼清奇,面相主贵,颇有人中龙凤之姿,绝非凡俗之人,若机缘巧合,将来前途定不可限量。如今天下大乱,国贫民敝,各方势力自立门户,称王称帝。老衲已经年老力衰,于事不逮。你们年轻后辈当以天下为己任,担负起匡扶社稷、救生民于水火之重责。”

李凌霄被天启大师说得一阵面红,心想:“刚才在汾河三湾,大师那么说,看来是刻意为之,真是有心了!大师如此信任,自己可如何担当得起?”想到这里,不觉心里沉重了几分。

“老衲还有几言送给施主。”忽然,天启大师停下脚步,看着李凌霄郑重说道。

“大师请讲,在下洗耳恭听。”

“自古杀伐见血光,不可学做本初郎。马嵬坡前一抔土,长生殿里温柔乡。”说完这几句似诗非诗之后,天启大师便不再说话。

余途中,李凌霄亦没有说话,而是仔细回味着这几句诗。他自然知道本初是指东汉末年的袁绍,此人容貌仪态出众,常被人模仿。早期礼贤下士,发展成为当时最大军阀。后期因刚愎自用,不听善谏,最终兵败官渡。但袁绍怎又与先唐玄宗皇帝扯到了一起?马嵬坡与长生殿自然指的是先唐玄宗皇帝和杨贵妃之事。虽有疑惑,但深知这是天启大师在点化自己什么。大师之所以不说,估计就是想让李凌霄自己参悟。

佛家最为注重“悟”,又称见道,也叫“开心入无漏智,亦名明心见性”。悟又分顿悟与渐悟。既然自己一时不能顿悟,那便渐悟是了。天启大师看到李凌霄凝眉沉思的样子,欣慰地笑了。

寅卯交接时分,李凌霄与天启大师一行人来到天龙山脚下。在天龙山脚下,他们约定了去天龙观救人的时间,便分道扬镳了。

但是,李凌霄他们迷路了。

这也多怨不得他们,尤俊与尤彩均是第一次下山,根本不识归路。其实,从尤寨下山本就没有固定路线可行。尤财叔每次下山,所行路线均不同。下山之时,按照尤财叔叙述,他们绕山而行,沿途虽做了一些辨识印记,但现在天黑,根本寻不到印记。李凌霄抬头望了望北斗方向,只能凭借模糊记忆向山上爬去。李凌霄与尤彩并未受伤,只是尤俊的肩部被弯刀砍中,仅皮外伤而已,并无大碍,爬山未受多大影响。

天龙山系吕梁山脉,位于山脉的中段。吕梁山脉自北向南方向,呈北高南低走势,北端奇峰拔地,南段山势平缓。而中段则承接南北,既有奇峰嵯峨,又有山坡梯田。而关帝山与天龙山便是中段的奇峰耸峙。不但山高林密,壁如刃,岩如削,更是沟谷幽深,荆棘丛生,鸟兽懒行。故而,尤寨在高山腹地,极难行到,更极难寻到。据说,尤财叔每次下山以物易物,都要绕山行百余里路,来回需要两日光景。听说尤财叔下山来回需要两日之后,李凌霄甚是惊讶,不知那晚自己与阿克身负重伤,是如何攀到了这天龙山腹地,想来也算一个奇迹。

时已进冬,北斗勺柄指北偏西。按照北斗所指方向,李凌霄三人择宜行山路而行。山坡平缓处还好,有人踏过的径路,越是向上行去,路越是难行,时不时被荆棘刮破衣衫,尤其狼狈。李凌霄与尤俊还好些,尤彩毕竟是一个女孩子,还是在乎自己的妆容,看着被刮破的黄衫,心情尤为不佳,时不时抱怨两声路难行。

“公子,这样走下去我们必然会迷路。”尤俊不无忧虑地说。

“尤俊大哥,我们已经迷路了。”李凌霄苦笑着说。

“要不我们去武陂集住宿一晚,待天明寻到印记后再上山?尤财叔每次下山以物易物,都住在武陂集。尤财叔说,那里是山脚下最大的墟集,很是热闹繁华。”尤俊建议。

“不可,这里距离太原尚近。我们满身血污,如去投宿,自然会引起怀疑。若有人去报官,我们岂不被动。”李凌霄果断地否决了尤俊的提议。

“俊哥,我认为李大哥说得对。我们再想别的办法吧。”尤彩附和道。她虽有抱怨路难行,但心里亦有些许窃喜,觉得这样与她的李大哥深夜潜行,有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与刺激。

“公子,既然已经迷路,再向深山里走下去,怕是越发踏错行偏,走了些冤枉路。”尤俊又多了另外一重忧虑。

“朔风尤冷,寒夜难耐。我们再行一段,或许可以寻到一处石窟暂避寒夜。”李凌霄建议。

天龙山胜迹,当首推佛教石窟。从东魏到北齐,再到隋唐,历时近五百年,开凿了大小石窟二十有余,计有佛像五百余尊,浮雕、藻井、画像更是数不胜数。可惜,从先唐末年至朱温大梁,战火不断,民不聊生,石窟造像无人打理,日益衰落。下山之时,李凌霄他们途径了几处石窟,发现大多石窟前的楼阁棚架多有破损,已难以修葺,不免令人扼腕叹息。虽破败,但犹可避风寒。

他们向上又艰难行了一段,忽然,李凌霄发现前面有熹微亮光闪动,时明时灭。他暗自寻思:难道这里有人居住?

“尤俊大哥,你看上面,似有火光。”

尤俊与尤彩顺着李凌霄手指的方向望去。忽然,尤彩一下子抱住了李凌霄的胳膊,怯怯说道:“李大哥,那是不是鬼火?”

“或许有人居住。我们过去看看。”李凌霄随口说道。他始终关注着那明灭火光,并未意识到尤彩抱住了自己胳膊。

当迈开脚步继续前行,他这才意识到尤彩正抱着自己的胳膊。瞬间,他的脸色红透,心脏猛跳,呼吸急促,甚是尴尬。这是他第一次与一个女子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他能明显感觉到,尤彩的一双饱满挤压着自己的胳膊,柔软有形。

他第一个近距离接触的女子是莲儿,但都是止乎于礼,从未这般身体接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