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中原武林盟 各路纷争(7)(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江山令》最新章节。
“你看我这记性。时间太久远了,倒把蜀山派这茬给忘记了。我父亲看到过这个钢珠,吓得让我赶紧丢掉,丢的越远越好。我问为什么,父亲说,这应该是岷江蜀山派的暗器——如意珠。说我在死人堆里捡来这个东西,如果被蜀山派发现,会认为我杀了他们派里的弟子,一定惹来杀身之祸。蜀山派是蜀地最大的门派,门下弟子遍布黔蜀一带。即便知道这个钢珠会带来危险,但因为这个钢珠做工实在太精巧了,我舍不得丢掉。但为了免灾,我就偷偷把它藏了起来。再后来,就搬到了这个桃花坞。今日与公子有缘,便送与你了。”
“老人家,无功不受禄。”李凌霄赶紧将手环摘了下来,将钢珠双手递与老者。
“老头子说了,有缘送与你,别推辞了。在老头子这儿也是无用之物。公子既然是习武之人,或许有用得着的时候。”老者微笑着说道,送与的意愿十分强烈。
李凌霄也不再矫情,爽快地收了起来。他想着取飞刀之时,多给老者一些银两,权当买下这颗钢珠。没办法,银两都在阿克手里,自己眼下又拿不出来。
殊不知,接下这颗钢珠,李凌霄也结下了一段仇怨,差点命丧巴山。
回“桃源人家”的路上,李凌霄依然兴奋地把玩着这颗钢珠,感叹制造者的独具匠心。这绝非一般工匠所为,制造起来何其繁复,必是极具七窍玲珑心之能工巧匠。钢珠内部必有一定的机巧机关,否则,蚕丝线不可能如此顺滑的飞出再缩回。只是钢珠浑然一体,没办法看到里面的构造。
在天山时候,师傅曾与他讲习过天下诸多门派,而岷江蜀山派就曾提及。说他们有一项成名暗器,就是如意珠。但只是随身携带、放在布袋里的钢珠而已,从未听说过有如此设计的如意珠。
他心下寻思:这样的如意珠绝非一般武者能够拥有,必是不知哪个门派的高手使用。既然并非一般如意珠,那自己给它起个名字,就叫“袖珠”吧。
两日后,他来到铁匠铺取飞刀,坚决留给老者五十两纹银,但老者坚决推辞。最终,老者只收了十两。
又是三天大雪,才算天光放晴。整个桃花坞都是一派银装素裹,烟雪朦胧。
“百姓与官家斗,永远是斗不过的。过两日,我们先搬离此地,避避风头。”看到天光放晴,谢老板苦笑着说道。
李凌霄于心不忍,但又没有任何办法。
这时,罗延环出主意说,让谢老板他们不要搬离桃花坞。如果官家来询问,就说怀仁庆他们已经离开,或者说从未见到过。没有真凭实据,官家又能奈你何?
谢老板认为罗延环想得过于天真,官家的报复不会听你解释。所有的解释,在官家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谢老伯,距离桃花坞十里开外的北山一处山坳,那里有很多天然山洞,可以暂时避一避风头。”
这三天李凌霄没有闲着,冒雪踏勘了桃花坞的周边,发现了后山的天然山洞。
“李公子,老夫知道那里,同样想到了那里。你们放心去吧,我们会小心的。”谢老板笑着安慰李凌霄。
李凌霄已经将前往洛阳告诉了谢老板,并且没有什么隐瞒,说是到洛阳看看当下形势,想帮着李唐朝廷平定石敬瑭的叛乱,驱逐契丹铁骑。本就人老故事多,更何况像谢老板这样的酒家老板,经人见事,知多识广。但是,当他知道李凌霄前去洛阳的目的之后,先是赞许地点了点头,而后又蹙眉摇了摇头,最终只是说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但愿李公子与桃花公子和犬子不要成为敌人。”再无多余的话。
李凌霄莫名诧异,问为什么。谢老板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回答。李凌霄也并未深究,只是觉得谢老板无稽之谈罢了。那位桃花公子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怎么会成为敌人呢?
积雪难行,李凌霄也要马上动身了。一则,石敬瑭与契丹铁骑已经厉兵秣马,大战一触即发,李唐危在旦夕。二则,既然知道那位桃花公子身在洛阳,也想尽早见到她,当面表达谢意。
李凌霄问过谢老板,但谢老板也不知桃花公子在洛阳的何处落脚,他的儿子谢麒麟从未与他讲过。李凌霄无其奈何,只能到洛阳后见步行步了。
罗延环和尤俊的外伤好了七七八八。这多亏了李凌霄随身携带的“天山雪莲散”。这种药采自天山雪莲,晒干研磨成粉,再加以红花、三七、马钱子等,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熬制而成,外敷伤处,治愈效果奇佳。
蛇窟与蛇女之事,李凌霄一直如鲠在喉。但大事当前,必须抓紧时间前去洛阳。他本想托付罗延环查明蛇窟一事,但罗延环说,开封有要事处理。待处理完后,他会再来蒙山一探究竟。事已至此,他只能暂时先搁置了此事。他并没有托付谢老板留心此事,毕竟谢老板不会武功,若是进山查询,可能会遇到危险,送了性命。
罗延环与他们顺路,便一起同行了。他们一行,先是走官道。当经过繁华集镇时,就抄小路绕行。原本可以一天的路程,他们最少需要三天。行了八天,他们来到了沁州地界。离开沁州地界,就可以进入李唐的势力范围了。
沁州的雪下得比蒙山和雁门山一带要小上许多,但架不住也是连日落雪,仍然积了厚厚的一层,行走起来同样艰难。
他们一行来到一个叫懋集的镇子。此处距离官道比较偏远,猜测官家不会到来,便计划到此打尖用饭。但是,令他们奇怪的是,村口竟然有人把守。李凌霄目力极好,远看把守之人,腰间鼓鼓的,似藏有铁器。
为安全起见,李凌霄他们远远站定。他问罗延环,这是何故?为何村口还有把守之人?罗延环亦是不知,说在三晋之地,很少见到有把守村口的集镇,除非有军队驻扎的。但看把守之人不似军卒,应是普通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