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取道云台山 偶得奇书(11)(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江山令》最新章节。
“唉——,说起此事,老夫惭愧啊。”
随后,痛心疾首的郑天成,讲述起事情的来龙去脉:
郑天成祖上曾是长安东市富豪,黄巢攻破长安前夕,他的祖上毅然决然逃了出来,万贯家资损失甚少。举家逃到这云台山,凭借雄厚资财,打造了这个云寨。历经第三代,传到郑天成手上,成为了云寨寨主。
云台山风景秀丽,有“太行山小江南”的美称。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陶冶了郑天成的性情——痴迷山川美景,畅往大江大河,更是对游历天下,广交天下英杰,情有独钟。多年下来,可谓走遍大江南北,交游甚广,交友甚多。
三年前,他游历到江宁左近,听闻“翠微书院”群集了江南一带的少年才俊,于是慕名前去拜访。
当时,翠微书院由时任齐王徐知诰的堂弟徐知远主持。听说云台山的寨主郑天成拜访,徐知远喜不自禁,热情款待。有感于书院的热情,郑天成在书院一连盘桓了七日。临行前,徐知远将书院一个杰出弟子推荐给郑天成,此人便是元恩士。徐知远请求郑天成,带上元恩士一起游历天下,增长江湖阅历和见识。
李凌霄听到郑天成提到翠微书院,忽然想起江宁怪叟的邀请,不由对这个翠微书院越发提起了兴趣。但是,他并未急于询问翠微书院的有关情况,继续听郑天成的讲述:
元恩士,在“翠微书院”确是出类拔萃的弟子。不但人长得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而且弹得一手好琴,练得一手好剑。七日下来,徐知远都是刻意安排,令元恩士服侍郑天成左右。郑天成对这个年轻人亦是非常喜欢。
郑天成年幼时,他的父亲曾不惜重金,延请名师到云台山,教习他剑术,终小有成就。元恩士甚是虚心,时不时向郑天成讨教剑术,不耻于问,愈发讨喜。郑天成对这个年轻人,越看越顺眼,便起了爱才之心。
那时,郑天成还藏有一个私心,那就是择婿。他有一个已过及笄之年的女儿,名叫郑娥儿,生得花容玉貌,尚未出阁,待字闺中。他一直想给女儿找个好的归宿,也好了却一桩心愿。而这个元恩士,他非常中意,一时以为是不二人选。
“翠微书院”并非江湖上中严格的武林门派,没那么多的江湖规矩。培养出来的弟子,主要是推荐给朝廷和商绅,或为官为将,或行走保镖。既然郑天成如此喜爱元恩士,徐知远便顺水推舟地推荐给了郑天成。郑天成自然喜不自胜,按照规矩,交付给书院一笔费用之后,带着元恩士回了云台山。
初到云寨,元恩士谦恭有礼,待人和善,赢得了寨子上下人等的好感。郑天成并非鲁莽之人,没有急风急火地把女儿嫁给元恩士,而是刻意在观察。同时,他创造一些机会,让女儿与元恩士接触,培养感情。一年多的时间,郑天成放下心来,觉得元恩士是一个可将女儿托付终身之人。于是,他主动提出了婚嫁之事。虽然元恩士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说,需要回江南请示母命。正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郑天成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甚至非常欣赏元恩士这等做法,便应允了。随后,元恩士回了江南。一去江南,他居然三个月未归。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出行极不安全。如此长的时间未归,郑天成以为出现了变故,怕是元恩士再不会回来,心里颇觉遗憾。没想到,今年年初,元恩士又回来了,还带回来两个“翠微书院”的师弟。郑天成不疑有他,风风光光给女儿办了婚礼。随后,他乐得清闲,将寨中一应俗务交与了元恩士打理。
婚后好景不长,郑天成就发现了蹊跷之事。一则,元恩士频繁打听“江山令”事宜,并多次提出观瞻。二则,元恩士带来的两个师弟,出行鬼鬼祟祟,围着子房湖日伏夜出,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
郑天成直言不讳地曾问过元恩士,但都被他搪塞了过去。同时,郑天成发现,元恩士性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婚后,元恩士依仗云寨女婿的身份,不再谦恭礼让,而是变成了性情暴戾、心狠手辣之徒。但凡有不满、不服之人,他巧设擂台,与之比武。在擂台之上,以刀剑无眼为由,直接斩杀。既铲除了异己,又立了威风,震慑了众人。
时日渐深,郑天成与元恩士的矛盾日趋加深。就在今年八月底,两个人在茱萸峰顶爆发了冲突,互相指责,怒目相向。元恩士趁郑天成不备,封了他的百劳穴和肩井穴等几处大穴。制住郑天成之后,元恩士便将郑天成扛到这个山洞,用早已准备好的铁链,吊在了这个洞顶。
“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这个山洞却从未来过,更不知有这个山洞。可见,元恩士这个畜生早有预谋,是有心算无心,迟早都会对我下手。他自己也说,没想到这么快会得手。”郑天成恨恨说道。
“元恩士如此处心积虑,他的目的是什么?难道老寨主一直不知?”李凌霄问道。
从郑天成的叙述中,李凌霄强烈地感到,元恩士如此处心积虑,这里面定是大有文章。
“李盟主,这个畜生与‘翠微书院’的徐知远是合谋的。将我吊在此处之后,那畜生曾说起过,三年前,当我游历到翠微书院,当他们知道我寨主身份之后,便开始预谋算计我了。”郑天成愤怒地说。
“老寨主,他们算计你什么?难道是为了你的云寨?”李凌霄又问。
“不,不,不。他们见不上云寨这个弹丸之地。他们是谋取更大江山。”郑天成苦笑着说。
“更大江山?”李凌霄重复一句,有些费解。
他听闻过,徐知诰统领吴国,雄踞长江两岸,势力庞大,俨然已成为一方霸主。一方霸主,却处心积虑算计一个小小的云寨,又为了什么更大江山,这着实令人费解。
“对,就是图谋更大江山。李盟主,既然你救老夫一命,老夫就不再有所隐瞒。你知道吗?‘翠微书院’就像大唐时的翰林院,是齐王徐知诰专门设置的。目的就是笼络人才,培养人才,以备后用。但是,它又有别于大唐翰林院。‘翠微书院’只招收文武双全的青年才俊。纯文人不收,纯武夫不收。由此可见,徐知诰的图谋不小,是觊觎整个天下。元恩士这个畜生,就是他们专门培养的。”
李凌霄听后,吃惊不小。原来这翠微书院竟有如此背景,还有如此大的野心。
“老寨主,这与算计你和你的云寨又有何干系?”李凌霄更加疑惑。
“因为,云寨有江山令。”郑天成回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