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人道洛阳好 风雨飘摇(17)(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江山令》最新章节。

“公子是磊落之人,不失君子之风,在下佩服。既然你们想涉冰过河,此处最适宜。上行三里,下行五里,只有此处河面最窄,且结冰甚厚。马匹过河不敢确保,人当无碍。昨夜,在下涉冰过去两次。”

李凌霄听完,大为感动。这是苗光义刻意为之,为自己一行提前筹谋。说心里话,他真想与他结交。但是,道不同啊。

“有劳先生了!”李凌霄由衷感谢。

“公子客气了!在下可是不客气,那就牵马先行一步了。”苗光义倒是洒脱。

说完,他随手牵了一匹马,扬长而去,甚至都没有回头。看着苗光义的背影,李凌霄顿生空落落的感觉,久久没有说话。他的内心深处是纠结的。正所谓孤树不成林。欲成大事者,当有左膀右臂。而这个苗光义委实是个人才。只是可惜,他心存不贰之念,不臣之心。

这一段河面确实不宽,也就六、七十米的样子。虽然上面还有一些积雪,但只是薄薄一层。上面有着一些杂乱的脚印,应该是昨晚苗光义与“彪子”留下的。

他们一行小心翼翼地从冰上渡过了黄河,急急向西南方行去。那是洛阳的方向。

洛阳,因地处洛水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之地,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洛河与大运河,滋养了这一方水土和苍生,其繁华自不必多说。汉魏以来,能成为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就是明证。那时,洛阳驿路如矢,无远不达;水路更是帆影连翩,首尾相衔。东行可到海,西至可关陇,南下可苏杭,北朔可幽燕。

洛阳,更是历朝历代定都首选之地。从夏商周,到汉魏晋,还有隋唐梁,不是国都,就是陪都,政治地位一时无两。鼎盛时,百国来朝,八方纳贡,盛极一时。经济同样发达,丝绸京瓷等物经此可辗转欧罗巴,西驼宛马,络绎不绝。再加之水陆交通,贸易更是四通八达。

洛阳,人杰地灵,是文人墨客每每向往之地。“河图洛书”就是成就于此,《汉书》、《资治通鉴》都是于此成书。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曹子建一篇《洛神赋》,令世人对“洛神”产生无限遐想,更添洛水邂逅之心思。

“我定当到洛水一行,追随曹子建之神思。”行走在洛阳街头,李凌霄如是想道。

隆冬时节,夕阳落山早,归鸟栖枝急。但是,洛阳街头却人头攒动,人来人往。行者步履或急或缓,形色各异。令李凌霄惊奇的是,更多洛阳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愉悦的表情,似甚是享受这样的生活。他暗自寻思:“大战将至,烽烟将起,人们怎得无半点紧张神色?是没有觉悟?是司空见惯?还是李唐有什么底气不成?”

大都市确有大都市的样子,路是青石板铺就,平平坦坦;街是纵横笔直,四通八达;巷子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派喜气。 车有车道,人有人流,井然有序。

天色将晚,纱灯高燃,照耀在青石板上,流光溢彩涟涟。沿街店铺有的已经上板歇业,有的却是门庭若市。门庭若市者,像仙人居这样的酒楼、醉牡丹这样的烟花之地,人们各取所需,生意兴隆。

此时,李凌霄才明白:洛阳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是真实的。因为,他们不是去酒楼赴宴,便是去烟花之地寻欢。

酒楼酒肆,烟花柳巷,门庭若市,生意兴隆,是可以理解。但是,像君好来这样的柜坊(钱庄的雏形),夕照尽没时分,仍然是人头攒动,这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公子,我们的盘缠不多了。徐霜公子的劵契就是这家君好来的,我们是否兑现一些银两?”阿克看到这家君好来柜坊,提醒李凌霄。

徐霜家居楚地,祖上以贩茶叶为生,产业做得很大,大江南北都有生意往来。长安、洛阳这些大都市,自然少不得生意。既是生意往来,自然更少不得银钱往来。而大宗生意,随身不可能携带过多的铜钱和金银,且路途上很不安全。此时,四处烽烟滚滚,乱军比比皆是,再就是被逼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更是多如牛毛。但凡有山川、江湖之地,多有拦路抢劫之徒。这些行商为了避免被抢劫,大多随身不会携带过多金银。那生意怎么办?生意是需要金银的。人定胜天,自然便有了办法。于是,柜坊就在大江南北应运而生。商户可将金银或实物寄存在柜坊,缴纳一定的租金,取得“凭书”或“劵契”等凭证,随时凭借这些凭证,到各地柜坊支取自己所需银两或实物。这就为行脚商人打开了方便之门。徐霜家族便在各地的“君好来”柜坊寄存了大量金银。

徐霜在天山时,曾偷偷给予了李凌霄几张“君好来”柜坊的劵契,其中就包括洛阳的。为什么说偷偷呢?因为,丁志没有。

李凌霄抬头看了一眼“君好来”柜坊,随即点了点头。

在太原的时候他了解过,除了酒肆和烟花之地,朝廷对其他行业是有宵禁之规的。不单单是太原,李唐境内皆是如此。像柜坊这样的经营场所,肯定在宵禁之列。天色已晚,柜坊应该被宵禁才是。为何现在仍然门庭若市?有此疑惑,他便想去里面问询一下。正好阿克提议,便答应了。但没让彭峰、尤彩他们跟进来,而是在门口等候。

李凌霄不是一个多事之人,更非好奇之辈。但是,既然已经到了洛阳,应该更多了解一些眼下洛阳的情形,权当心里有个数。

“君好来”柜坊门脸不大,倒显低调。但内室却宽敞豁亮,给人以财大气粗之感。李凌霄知道,内室后面的空间会更大。因为,柜坊不单单寄存银两,还寄存实物,比如布匹绸缎、谷粟等。空间小了,肯定存放不下这些实物。

在内室里,最为惹眼的便是供奉的五位财神爷造像。分别是中斌财神王亥,他开创了华夏贸易的先河;文财神比干,他是福禄寿三星之一的禄星;活财神范蠡,他因为善于经营,又乐善好施,被人视为活财神;武财神关羽,他是武圣,可驱邪辟恶,诛罚叛逆;真财神赵公明,相传他是唯一一个以招财为主业的财神。柜坊是金银和货物的集散流转之地,供奉这么多财神爷,不足为怪。

“欢迎惠顾!二位请。”看到进来主顾,一个伙计模样的年轻人赶忙过来打招呼。

“小哥儿,你们快要打烊了吧?”李凌霄笑着问。

“是啊,公子,兑现银两快一些,马上就要宵禁。”伙计说道。

“可那么多等候的,我们要排到什么时候啊?”看着厅堂等候的众人,李凌霄故作凝眉问道。

“没办法,公子只能耐心等了。”伙计说。

“小哥儿儿,今日为何如此多的人?都是兑换银两的吗?”李凌霄希望小伙计给自己释惑。

“可不是嘛。这个年月,你打我,我打你,打来打去,没个安生。这不,这些人取了钱是离开洛阳外出避难的。是非之地,躲得越远越好。”

“避难?为什么要去避难?不是战事未起吗?”李凌霄更加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