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营销鬼才:吃饭送后院自己种的葱(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最新章节。
“这老板脑子是不是被门夹了?”
“还‘铁柱牌’?笑死人了!”
“这是新型的行为艺术吗?”
嘲讽和议论如同潮水般涌来。连之前那几位忠实白领顾客看到后,都面露尴尬,偷偷问铁柱是不是经营压力太大,精神出了什么问题。
铁柱被打击得体无完肤,感觉自己像个彻头彻尾的小丑。他开始严重怀疑自己的决策,甚至想偷偷把那张丢人现眼的公告撕下来。
然而,就在他几乎要放弃这个“鬼才”营销时,转机再次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
这天傍晚,一个戴着鸭舌帽、挂着单反相机、看起来像是搞艺术或者搞媒体的年轻男人,被后巷独特的“气质”(主要是破败和混乱)所吸引,溜达了进来。他一眼就看到了那张奇葩的促销公告和那个更奇葩的店名。
与其他人的嘲笑不同,这个男人脸上露出了极度感兴趣的表情,他反复看着公告和店名,又探头看了看店里虽然简陋但异常干净的环境,以及后厨门口那个气定神闲擦锅的老头(高炳坤)。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男人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返璞归真?解构主义?还是对消费主义的辛辣讽刺?”
他毫不犹豫地走进店里,点了一份山菌野猪肉臊子面和一份拍黄瓜。
当那碗香气四溢、用料扎实的臊子面端上来时,男人只是尝了一口,眼睛就瞪圆了!他顾不上烫,稀里呼噜地把一整碗面连同汤汁都扫荡干净,连那碟普通的拍黄瓜都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后,他满足地打了个饱嗝,然后好奇地问铁柱:“老板,你们这送葱的活动……是真的吗?”
铁柱正为终于又有一个不被公告吓跑的客人而高兴,连忙点头:“真的真的!绝对真!”
他跑到后院,精心挑选了一把长得最水灵、最挺拔的小香葱,仔细洗干净,用一根稻草捆好,郑重其事地递到男人面前。
男人接过那把还带着泥土芬芳和晶莹水珠的小香葱,像是接过了一件艺术品。他凑近闻了闻,又拿出单反相机,从各个角度给这把葱和这家小店拍了好几张照片。
“妙!太妙了!”男人兴奋地对铁柱说,“老板,你们这家店,从名字到菜品,再到这个送葱的创意,简直绝了!这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乡土情怀!是对工业化快餐文化的无声反抗!我一定要写篇文章好好介绍一下!”
铁柱听得云里雾里,什么后现代、什么反抗,他完全不懂。他只知道,这个客人好像很喜欢他的葱,而且……好像还是个能写文章的?
第二天,一篇标题为 **《藏在城市褶皱里的魔幻现实:论“铁柱生态有机菜”及其送葱行为的社会学意义》** 的文章,配着那张红纸公告、破旧店面、气定神神的高师傅以及那把水灵灵小香葱的照片,出现在了一个本地颇有名气的文艺生活类微信公众号上。
文章用极其夸张和戏谑的笔调,将“铁柱生态有机菜”描绘成了一个对抗城市同质化、坚守乡土本真的“文化地标”,将送葱行为拔高到了“行为艺术”和“社会实验”的高度。
这篇文章迅速在文艺青年、美食猎奇者和一部分寻求“差异化”体验的城市白领中间传播开来!
于是,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从那天起,“铁柱生态有机菜”的客人,不再是稀稀拉拉的迷路者,而是多了一批批拿着手机、对着公众号文章找来的、充满好奇和探索欲的年轻人。他们不仅为了品尝那被传得神乎其神的美味,更是为了体验那种“魔幻现实”的氛围,以及——领取那把传说中的、充满“社会学意义”的“铁柱牌”有机小香葱!
后院那几箱原本只是高炳坤聊以自慰的葱,瞬间成了紧俏物资!每天都被拔得精光,后来甚至不得不实行“限送”,比如每桌消费满多少才送,或者每天只送前多少桌。
冷清的店面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虽然很多人是抱着猎奇的心态来的,但高炳坤的手艺再次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几乎百分之九十的猎奇者,最后都变成了被味道折服的回头客。
“吃饭送后院自己种的葱”——这个曾被所有人嘲笑的“蠢”点子,在机缘巧合下,竟然真的成了引爆“铁柱生态有机菜”的第一把火!
张铁柱这个“营销鬼才”(或者说是“运气鬼才”)的名头,也算是在小范围内不胫而走。而他看着店里熙熙攘攘的客人,再看着后院那几箱被精心呵护的葱苗,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看来,这葱……还得多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