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晨光议策与暮色握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与妖记》最新章节。

周日的清晨,像一幅被露水洗过的淡雅水彩。阳光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将金辉毫无保留地泼洒向垂云镇,却唯独在实验高中综合楼的轮廓上,镀上了一层更为庄重、更为沉静的暖金色调。微风带着深秋特有的、沁入骨髓的凉意,穿梭在已然寂静的校园里,拂过光秃的枝桠与空旷的广场,却丝毫未能吹散弥漫在学生会办公室内的那股凝重而严肃的氛围。

这间位于综合楼五楼的办公室,此刻门窗紧闭,将外界的清冷与喧嚣隔绝。阳光透过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玻璃窗,斜斜地照射进来,在光洁的深褐色会议桌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光柱中无数微尘如同被惊扰的银色精灵,在肃穆的空气里无声狂舞。空气中,混合着旧书卷、打印墨粉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优等生的严谨气息。

会议桌的主位上,端坐着高三的现任学生会主席,李君。他穿着熨帖的校服,脊背挺得笔直,面容沉稳,眼神里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审慎与持重。他的左手边,是纪检部部长,亦是下届主席呼声最高的候选人,苏正阳。苏正阳的坐姿同样一丝不苟,手指间夹着一支旋转的钢笔,目光锐利,仿佛随时准备记录或反驳。右手边,则是高三的学姐,学生会副主席王丽,她气质温婉,眼神却同样清明干练,面前摊开着一本精致的笔记本。

沉默如同薄纱,笼罩着室内。最终,是苏正阳率先打破了这片寂静。他停下转笔的动作,看向主位的李君,声音清晰而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主席,今天周日突然召集我和王丽学姐过来,是有什么紧急或重要的事情需要商议吗?”

一旁的王丽闻言,也将探询的目光投向李君,柔和的脸上带着同样的疑问。

李君的目光缓缓扫过两位得力干将,沉吟片刻,才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主持会议者特有的分量:“是因为元旦晚会。时间迫近,箭在弦上。我想在我们最后冲刺的阶段,再系统地听一次你们各自负责板块的筹备进展,做到心中有数。”他顿了顿,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前推进到哪个阶段了?我们学生会现有的人手,应对如此大型的活动,是否充足?有没有遇到什么我们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需要我出面,向学校领导申请额外的资源或帮助?”他的话语条理清晰,目标明确,“你们都详细说说吧,不必拘束。”

话音落下,王丽与苏正阳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彼此交换了一个了然的眼神。苏正阳微微侧身,对王丽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脸上带着谦逊的笑意:“王丽学姐,您负责的板块是核心,还是您先来吧。”

王丽对他回以一个感谢的微笑,轻轻颔首,随即转向李君,翻开了自己的笔记本,声音柔和却不失条理地开始汇报:“主席,关于晚会节目和舞台方面,目前乐老师那边已经将所有节目最终审核确定完毕,演出顺序表也已经敲定下发。相关的音响、灯光、后台道具等配套设备,清单都已核对过,确保届时能够一应到位,技术支持团队也已完成排班。”她语速平稳,显示出对情况的熟悉。

“至于舞台本身,”她稍作停顿,继续道,“因为之前联合汇演时搭建的基础架构比较稳固,乐老师的意思是主体继续沿用,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不过……”她抬起眼,看向李君,“我前天与乐老师沟通时,他提到了一个临时的调整意向。”

“哦?什么调整?”李君身体微微前倾,表示关注。

“是骆校长提出的建议。”王丽解释道,“校长希望,这次元旦晚会的舞台设计和布置,其核心元素和主体结构,能够具备一定的延续性和可改造性,以便在不久之后我们学校的百年校庆典礼上,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升级和再利用。既能体现传承,也能节约资源。所以,乐老师计划在这两天,会同总务处的老师,对现有舞台进行一些细节上的、不影响我们排练的‘微调’,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贴合‘百年传承’这个更大的主题。”

李君认真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动着,思考着这其中的关联,问道:“那么,乐老师有没有明确提出,在这些‘微调’过程中,或者后续的舞台管理上,需要我们学生会这边提供什么样的人力支持或者协助吗?比如搬运、协调或者现场秩序维护?”

王丽听到这个问题,脸上忽然露出一个有些微妙的、带着点调侃意味的笑容,她的目光转向一旁的苏正阳,笑道:“其他的具体协助,乐老师倒没有细说。但是,他特意点名表扬了一个人,并且希望后续相关的秩序维护工作,还能由他来主要负责。”

苏正阳接收到王丽那意味深长的目光,立刻明白了过来,不由得苦笑着接口道:“王丽学姐说的这个‘点名’,不会又是指向我吧?我怎么感觉乐老师就盯上我了呢?”

王丽肯定地点点头,笑容温婉:“还是我们的正阳部长聪明,一猜就中。不错,乐老师特意提到了你,说上次联合排练时的现场秩序维持得井井有条,调度有方,让他非常放心。所以这次正式演出,他希望这块工作,还能由你来牵头负责。”

李君听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点了点头,目光转向苏正阳,带着信任与肯定:“可以,这没问题。大型活动的现场秩序维护,本就是纪检部的核心职责,由正阳你来负责是再合适不过。怎么样,你这边,有没有什么问题或者困难?”

苏正阳立刻收敛了玩笑的表情,坐直身体,语气笃定地回应:“主席放心,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如果只是像往年一样,单靠我们学生会内部的人力来支撑,面对今年这种规模的晚会,确实会有些捉襟见肘,毕竟我们吸纳成员的原则向来是宁缺毋滥,重在质而非量。”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轻松了些许,“但是,今年情况不同。之前黄书记不是已经明确指示了吗?让我们学生会与文学社协同合作,充分调动文学社的人力资源。有他们加入,别说是维持秩序,就是再复杂的调度,我相信也是人手充足,绰绰有余的。”

然而,听到“文学社”三个字,李君原本舒展的眉头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起,形成了一个浅浅的“川”字。他沉吟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语气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这一点……恰恰也是我目前最为担心的问题所在。”

王丽心思细腻,立刻捕捉到了主席的顾虑,轻声接话道:“主席是担心……两个不同体系、不同风格的社团成员突然混合在一起工作,可能会因为行事风格、沟通方式不同,产生摩擦,配合不够默契,甚至……出现指挥不动或者相互推诿的情况?”

“没错。”李君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苏正阳和王丽,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忧虑,“我们学生会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筛选,成员的平均执行力、纪律性和责任感,是经过反复验证的。我并非质疑文学社同学们的热情和能力,但两个组织的运作模式和成员构成毕竟存在差异。我担心这种仓促的‘联合’,非但不能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反而会因为磨合不足,产生一些不可预见的‘化学作用’,影响整体工作的顺畅,那可就与书记要求协同合作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苏正阳认真地听着,等李君说完,他才开口,语气相对乐观,带着一种客观分析的态度:“主席的担心,我完全理解。不过,就上次联合排练时,文学社派过来协助的那批社员的表现来看,我个人觉得,情况或许比我们预想的要乐观一些。”他回忆着当时的场景,“他们工作效率很高,也很服从我们现场负责同学的调度安排,并没有出现以往可能存在的散漫或者自行其是的情况。而且,”他顿了顿,补充了一个重要的观察,“我觉得,今年文学社新招入的这一批高一社员,整体素质相当不错,无论是精神面貌还是办事能力,都很有潜力。单就上次来帮忙的那几位而言,我觉得……并不会比我们学生会的骨干成员差到哪里去。”

他似乎觉得这个评价可能有些惊人,又认真地修正了一下措辞:“嗯,应该说,至少在态度和能力上,是不分伯仲的。”

“不分伯仲?”李君和王丽几乎同时露出了惊讶的神情,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苏正阳脸上。这个评价从一向要求严格、眼光挑剔的苏正阳口中说出,其分量可想而知。

李君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追问道:“你确定?用的是‘不分伯仲’这个词?”他需要确认这不是苏正阳一时兴起的夸张。

苏正阳迎着两位学长学姐探究的目光,肯定地点了点头,表情认真:“是的,主席,我确定。至少在联合排练那次的合作中,我所接触到的那部分文学社成员,无论是沟通协调、执行效率还是责任心,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完全担得起这个评价。”他也很严谨地补充了一句,“当然,这只是我基于有限接触的判断,文学社其他未参与那次活动的社员情况,我不了解,不能一概而论。”

王丽看着陷入短暂沉默、似乎在权衡利弊的李君,适时地提出了一个务实且具有操作性的建议:“主席,既然正阳对文学社参与人员的素质有一定信心,而您又存在合理的顾虑。那么,我们何不将这个沟通的工作前置,做得更细致一些呢?”她将目光转向苏正阳,“我的建议是,可以让正阳亲自去找一下文学社的社长夏语,开诚布公地聊一聊。一方面,可以了解一下,像上次那样能力强、配合度高的社员,在文学社内部还有多少,能否确保这次正式活动也能派出同样水准的团队;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机会,向夏语强调这次元旦晚会暨百年校庆预热活动的重要性,明确告诉他,这是学校高度重视的任务,不容有失。希望他能够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亲自筛选、安排好参与协助的人员。并且明确权责,如果到时候因为文学社派出人员的问题导致工作出现纰漏,那么不仅是我们学生会,他们文学社也同样免不了要承担来自黄书记那边的问责。”

这番建议,既考虑了合作,也明确了责任,可谓思虑周全。

李君仔细聆听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他思考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目光落在苏正阳身上,做出了决定:“嗯,王丽的这个建议很稳妥,也很有必要。那么,正阳,就辛苦你一趟,按照王丽的建议,去跟夏语认真地谈一次吧。了解一下他那边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安排,看看他对此事的态度和把握。记住,沟通时注意方式方法,既要表达合作的诚意,也要清晰地传递我们的要求和底线。”

“好的,主席,我明白了。”苏正阳迅速拿起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唰唰地记下了这项任务要点,然后抬头,语气干脆地应承下来,“我争取今天下午,或者最晚晚自习前,就去找夏语当面聊一下这个事情。”

“可以。”李君点了点头,对苏正阳的效率表示满意。

接下来,三个人又围绕着元旦晚会的其他具体细节,如各班级座位区域的划分、入场散场路线的引导、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后勤部门的对接等等,进行了更深入和细致的讨论。阳光在桌面上缓慢移动,窗外的云朵聚了又散,时间在专注的商讨中悄然流逝。

当时针接近正午,主要议题都已讨论完毕,苏正阳合上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望向李君和王丽,发出了邀请:“两位领导,这都快到午饭的点了,讨论了一上午也辛苦了。要不,中午给我个机会,一起吃个便饭?我知道学校后门新开了家不错的煲仔饭。”

然而,李君和王丽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带着些许歉意回答道:

“没空!”

“抱歉,正阳,我中午有约了。”

苏正阳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表情愕然,随即有些无奈地耸了耸肩,自嘲道:“好吧……看来是我邀请得不是时候。那只能下次了。”

王丽对他投去一个带着歉意的温柔笑容,解释道:“真不巧,我中午约了我的美术指导老师吃饭,需要跟她详细聊聊我接下来高中专业课的学习方向和备考计划,时间早就定好了。所以,改天吧,改天学姐一定请你,算是赔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