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请求东征(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最新章节。

天启十三年,四月初一,京师。

寅时刚过,夜色仍浓,奉天殿外却已是一片玄甲的海洋。旌旗在微明的晨曦中猎猎作响,甲叶碰撞之声如寒冰轻叩,森严之气弥漫在黎明的空气中。殿前金砖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扇即将开启的殿门,更聚焦在丹陛之下,那位风尘仆仆、玄甲未卸的将军身上。

卢象升巍然屹立,如山如岳。辽东的严寒似乎仍凝结在他玄甲之上,肩吞兽处犹存未化的霜雪,暗红的披风下摆沾染着泥泞与风尘。他刚从千里之外的辽前线驰驿而至,马蹄踏碎的不仅是关山月色,更是朝鲜半岛传来的惊天噩耗。

“百官入朝——”

王承恩悠长尖细的唱喏声划破寂静。沉重的殿门缓缓开启,百官按品秩鱼贯而入。金碧辉煌的奉天殿内,鎏金蟠龙柱下,香炉青烟袅袅,却压不住那无形弥漫的肃杀与紧绷。

天启皇帝朱啸升座。他并未戴冠,只以金簪束发,一身玄色常服,唯有一双瞳孔,在略显幽暗的大殿中,竟隐有熔金般的流光转动,不怒自威。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惯例的宣唱之后,殿内竟出现片刻凝滞。诸多臣工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向卢象升。

兵部尚书率先出班,声音沉痛:“陛下,辽东八百里加急。东虏多尔衮屠尽了朝鲜皇室挟朝鲜民众,已彻底糜烂三韩之地。平壤屠城,三日不封刀。汉江为之堵塞,浮尸断流,怨气冲天…其状之惨,闻所未闻!”言罢,双手呈上染血的文书。

王承恩将文书传至御前。朱啸并未立刻翻阅,他目光低垂,指尖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规律的轻响,每一声都敲在众臣心上。

“臣,有本奏!”

声如洪钟,震得殿内嗡嗡作响。卢象升大步出列,甲胄铿锵,直至御阶之下,单膝轰然跪地,震得金砖似乎都微微一颤。他猛地抱拳,仰头直视天子,眼中是压抑不住的怒火与决绝。

“陛下!多尔衮蛮夷豺狼,暴虐无道!朝鲜虽弱,亦我大明藩篱,百万生灵,皆为陛下子民!今奴酋肆虐横行,屠民以作乐,毁城以为嬉,汉江浮尸塞流,半岛已成炼狱!臣——”他声音再次拔高,如同出鞘利剑,“臣请率天命军3部,东征朝鲜,诛此多尔衮、范文程,雪此国耻!”

“臣附议!”

几乎是同时,阶下武臣班列中,一声暴喝炸响。荡寇伯李定国猛地踏前一步,手中那柄骇人的镶金陨铁枣阳槊!重重顿在地上,金石交击,迸出一溜刺目的火星。“陛下!给臣三万精兵!臣愿为先锋,必取多尔衮首级,悬于午门之外!”

另一侧,血镰伯高迎祥亦随之出列,他身形瘦削,腰间那柄形制诡异的长镰“鬼泣”竟自发嗡鸣,发出如同百鬼夜泣般的凄厉锐响,闻者无不心悸。“血镰营儿郎,已渴饮虏血久矣!愿随卢督师,踏平妙香山!”

紧接着,神机营指挥使王破虏甲胄铿锵,抱拳沉声道:“神机营愿拔神威炮百门,开花弹三千颗!为大军开道,管教虏贼土堡坚城,尽为齑粉!”

武臣请战之声此起彼伏,殿内杀气盈霄。文臣班列中却起了一阵骚动。礼部尚书蹙眉出班:“陛下,卢帅忠勇可嘉,然辽事刚靖,大军远征,跨海作战,战线绵长,若战事迁延,恐陷泥淖,动摇国本。不若先固辽东,观其后续…”

“斥责?”卢象升豁然转头,目光如电射向礼部尚书,“多尔衮屠城炼狱,会听几句斥责?若言语有用,要我等武人、要天命军及十几万边军何用!唯有铁与血,方能止戈!”

“卢帅稍安,老夫之意是…”

“够了。”

御座之上,淡淡一声。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了所有争论。朱啸缓缓起身,那双熔金般的瞳孔扫过群臣,最终落在那幅由宦官迅速展开的巨幅朝鲜舆图上。他的目光在标注着猩红“平壤”二字的位置略一停留。

殿内落针可闻。

他一步步走下丹陛,来到卢象升面前,俯视着这位忠诚的猛将。

“卢卿,平身。”

“谢陛下!”卢象升起身,甲叶哗啦作响。

朱啸的目光再次投向地图,手指划过鸭绿江,点过妙香山,最终落在汉城。“你要打,朕,准你打。”

卢象升及一众武将眼中瞬间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然——”朱啸话锋一转,声音沉凝,“征朝非征辽。彼地山险水恶,气候迥异。虏寇据险已一年有余,根深蒂固,非莽撞冲杀可竟全功。此战,当如烹小鲜,火候、时机、用料,缺一不可。急躁,则焦糊;迟疑,则生腥。卿,明白否?”

“臣!明白!”卢象升轰然应诺。

“好。”朱啸转身,重回御座,声音陡然变得斩钉截铁,如同金铁交鸣:

“令:”

“一、擢卢象升为总督征朝军事,总览一切军政,授‘征东大将军’印,赐尚方剑,临机专断之权!”

“二、着荡寇伯李定国,率所部军精锐一万,为大军前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三、着血镰伯高迎祥,领血镰营一万六千,专司控扼山地,清剿伏兵,破袭关寨!”

“四、着神机营指挥使王破虏,督神威炮一百门,配开花弹三千,烈性火药五千斤,组建炮队,归于卢象升节制!”

“五、传旨户部、太仓,即拨军粮:米麦一百八十万石!肉松二十万斤!咸鱼三千桶!另拨开拔银币200万,战后赏银另计!”

他一口气颁下谕令,略一停顿,目光如炬,直视卢象升:“目前总兵力四万六千!朕予你这些兵马的粮饷,但你需给朕一个完整的朝鲜!四月初八,大军开拔,先赴辽东——”

他声音加重:“替朕,问策孙师(孙承宗)!从孙督师那补齐天命军各部合计十万兵马,光复朝鲜”

“臣!领旨!谢恩!必不负陛下重托!”卢象升再次跪地,声震屋瓦。李定国、高迎祥、王破虏等亦随之跪倒,甲胄轰鸣如山倾。

朱啸微微颔首,金色瞳孔深处,无人察觉地闪过一丝复杂光芒。

------

朝会散去,百官怀着各异的心绪鱼贯而出。卢象升正与李定国、高迎祥等将领沉声商议着行军细务,一名身着绯袍的内侍悄然近前,低声道:“卢帅,陛下口谕,御书房即刻觐见。”

卢象升心中一凛,不敢怠慢,嘱托诸将先行整军,便随内侍快步穿过重重宫阙。与奉天殿的煌煌大气不同,越往深宫行走,氛围越发静谧肃穆,唯有带刀侍卫如雕像般伫立,无声地彰显着皇权的威严。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朱啸已换上一身暗绣龙纹的常服,正负手立于一幅巨大的寰宇全图前,似在沉思。听到通传,他缓缓转过身,那双熔金般的瞳孔落在卢象升身上。

“臣,卢象升,叩见陛下。”卢象升依礼参拜。

“平身。”朱啸的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召卿前来,是另有要物相授。”

他走回书案后,从一方紫檀木匣中取出一物。那并非金印兵符,而是一块约莫巴掌大小、厚不及半指的玉牌。玉质温润,却非世间常见任何一种玉石,其内仿佛有氤氲紫气流转不息,表面镌刻着极其繁复玄奥的银色纹路,那些纹路竟似活物般,在微微蠕动,散发着淡淡的光晕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能量波动。

“此乃‘千里传音符’。”朱啸将玉牌递向卢象升,语气平淡却石破天惊,“持此符者,无论相隔千山万水,只需心念专注,便可与持另一块母符者——也就是朕,心神相连,传递讯息。虽无法长篇累牍,但紧要军情、突发变故,瞬息可达,再无驿马迟延、鸽信遗失之虑。”

卢象升闻言,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他双眼猛地瞪大,死死盯着那块看似不起眼的玉符,脸上先是极度的难以置信,仿佛听到了最荒诞不经的神话,随即,巨大的震惊如同海啸般席卷了他的心神!

这…这是仙家法宝?!

陛下竟能赐下此等…此等神物?!

他征战半生,深知军情传递乃大军命脉所在,胜负往往就系于情报的快慢一刻。六百加急、飞鸽传书,皆有极限与风险。而手中此物,竟能…竟能无视距离,瞬息传音?!

这是何等的神机!何等的天恩!

巨大的震惊过后,便是难以言喻的狂喜和激动如火山般喷涌而出!他持符的双手竟微微颤抖起来,这不是恐惧,而是源于一种跨越时代的震撼和获得无上助力的兴奋!有了此物,远征朝鲜,他便等于时刻与陛下、与中枢保持着最直接的联系!任何战场变数,皆可第一时间上达天听;陛下若有妙算奇谋,亦可瞬间直达军前!这是足以改变整个战争形态的神器!

他猛地再次跪地,这一次,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将传音符紧紧捧在胸前,如同捧着举世最珍贵的瑰宝:“臣…臣…谢陛下天恩!此乃…此乃神物!陛下信重若此,臣…臣唯有肝脑涂地,万死以报!此战若不能犁庭扫穴,臣提头来见!”

朱啸看着他激动的模样,嘴角微不可查地扬起一丝弧度,淡淡道:“此符能量有限,非至关紧要,不可轻动。善用之。去吧,孙师还在辽东等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