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对手初现:县食品站的老师傅(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60年代》最新章节。
报名的风波如同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初到县城那层薄薄的新奇与兴奋,将一种更为现实和沉重的压力,清晰地传递到廖奎的肩头。那张揣在怀里的参赛证,似乎也带着那张姓干事不情不愿的余温,和谢薇出手解围后留下的、需要他用成绩去偿还的人情债。
三人从拥挤的报名处出来,都有些沉默。老王头也不再抱着他那“长棍”包裹耀武扬威,而是有些蔫头耷脑,显然刚才那“成分”问题的当头一棒,让他也意识到了这县城擂台,远非公社打谷场那般可以肆意吹嘘的舞台。赵小深则皱着眉头,似乎在琢磨着如何进一步“包装”廖奎,以抵消那该死的成分带来的负面影响。
“咕噜噜——”
一阵响亮的腹鸣声打破了沉默,来源是老王头的肚子。他尴尬地揉了揉肚子,讪笑道:“这……这一紧张,饿得就快。那招待所的窝头,真是不顶饿啊!”
经他这么一提,廖奎和赵小深也感觉饥肠辘辘。看看日头,已近正午。
“走,找个地方祭祭五脏庙!”赵小深打起精神,左右张望了一下,“我记得这附近好像有个国营饭店的分店,卖包子面条啥的,咱们去瞧瞧?好歹是国营的,干净!”
一听说“国营饭店”,老王头眼睛顿时亮了,仿佛已经闻到了肉包子的香气,连忙催促:“那还等啥?快走快走!”
三人沿着县革委会大院外的街道往前走。与报名处那边的喧闹不同,这里的街道相对安静一些,两旁多是机关单位的围墙和一些看起来颇有年头的居民楼。行人也多是穿着干部服或工装,步履匆匆。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果然在一个十字路口的拐角,看到了一家门脸不大的饭店。白底红字的招牌写着“**为民饭店第三门市部**”,玻璃窗上贴着简单的菜单,主要以面条、饺子和素馅包子为主,偶尔有“今日特供:红烧肉(需肉票)”的字样,也早已被划掉。
即使是这样的饭店,门口也排着不短的队。人们手里捏着钞票和各式各样的粮票、肉票,耐心而又焦灼地等待着。
“我的天,吃个饭也这么难?”老王头看着长队,咂咂嘴。
“这就不错了!好歹有得卖!”赵小深一副司空见惯的样子,“赶紧排队!”
三人老老实实地排到队尾。等待的时间漫长而无聊。老王头又开始不安分地东张西望,忽然,他用手肘捅了捅廖奎,压低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和紧张:“奎子!快看!那边!是不是……那个‘牛大锤’?”
廖奎顺着老王头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马路斜对面,是一个看起来规模不小的院子,铁门敞开,门口挂着“**东风县食品公司生猪收购暨屠宰车间**”的白底黑字牌子。院子里隐约可见高大的厂房、水泥砌成的褪毛池以及一些运输车辆。
而就在食品站大院门口旁边的一棵大槐树下,此刻正围着一小圈人。人群中央,是一个身材异常魁梧的老者。
这老者估摸六十上下年纪,个子不高,但肩膀极宽,膀大腰圆,站在那里像半截铁塔。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但依旧难掩油渍血污的深蓝色粗布工装,袖子挽到肘部,露出两条肌肉虬结、青筋暴起、布满各种细小疤痕的古铜色手臂。他头发花白,剃得很短,几乎贴着头皮,一张国字脸,皮肤粗糙,眼神开合间精光四射,不怒自威。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手里正握着一把造型奇特、厚重无比的长柄砍刀!那刀身黝黑,唯有利刃处磨出一线雪亮寒光,刀背极厚,怕是有两三指并拢那么宽。此刻,他脚边放着小半扇猪肉,他正用那厚背砍刀,对着猪的脊椎骨,进行分解。
没有砧板,他就那么站着,单手持刀,另一只手随意地扶着肉块。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手臂肌肉瞬间绷紧,那沉重的砍刀在他手中仿佛轻若无物,划出一道干净利落的弧线!
“咔嚓!”
一声清脆利落、令人牙酸的骨裂声响起,厚重锋利的刀锋精准地劈入骨节缝隙,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力,便将那粗壮的脊椎骨一分为二!断面整齐光滑,如同刀切豆腐!
整个过程,快、准、狠!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充满了力量感与一种残酷的美感。那举重若轻的姿态,那对骨骼结构了如指掌的精准,无不彰显着一种千锤百炼、浸淫此道数十年的深厚功力。
围观的几人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叹。
“牛师傅这手‘断龙刀’,真是宝刀未老啊!”
“那是!咱东风县食品站第一把刀,可不是吹出来的!”
“瞅这利索劲儿,这半扇猪,怕是用不了一袋烟的功夫就能分完!”
那被称作牛师傅的老者,对周围的赞叹声恍若未闻,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专注地看着眼前的肉块,手腕微微一抖,刀锋顺势下滑,开始分离肋骨,动作依旧行云流水,带着一种机械般的精准和效率。
`【目标扫描:人类男性,年龄约58-62岁,肌肉密度极高,骨骼强度超越同龄人平均水平…】`
`【武器分析:特制厚背分解刀,重量约3.5-4.2公斤,重心前移,专为劈砍大型骨骼设计…】`
`【技术评估:动作模式高度固化,发力技巧已臻化境,对猪只骨骼结构理解深度:极高。威胁等级:中高(在特定领域内)…】`
`【弱点分析(理论):过于依赖力量与固定模式,应对突发灵活性不足,对非物理性因素(如牲畜情绪)感知力可能较低…】`
系统的分析数据冷冰冰地闪过廖奎的脑海,印证了赵小深之前的情报——这就是那个号称“牛大锤”的县食品站老师傅,牛永春!传统路数的顶尖代表!
廖奎的目光紧紧盯着牛师傅的动作。他能感觉到,对方那种纯粹依靠力量、经验和极致技巧的路子,与自己依靠系统辅助、细微洞察和某种“共情”能力的路子,截然不同。那是一种堂堂正正、以力破巧的王道,充满了岁月的沉淀和无数猪只性命积累下来的煞气。
自己那套,在对方这纯粹到极致的基本功面前,会不会显得……有些取巧,甚至……花哨?
就在这时,牛师傅似乎处理完了手头的那块骨头,随手将砍刀往旁边一个装满清水的铁桶里一涮,发出“嗤”的一声轻响,带起一丝血沫。他抬起眼皮,那锐利如鹰隼的目光,似乎无意地扫过了马路对面正在排队的廖奎三人。
他的目光在廖奎身上停留了大约半秒。或许是因为廖奎过于专注的凝视引起了他的注意,或许是他看到了廖奎那与周围县城人格格不入的、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打扮和气质。
那眼神里,没有任何情绪,没有好奇,没有轻蔑,甚至没有打量,就像看一块路边的石头,或者……一头待宰的猪。随即,他便收回了目光,继续处理下一块肉,仿佛刚才什么都没看见。
但这种彻底的无视,比直接的挑衅更让廖奎感到一种压力。那是一种来自于更高阶位、更深厚底蕴的、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漠然。
“嘶……”老王头倒吸一口凉气,缩了缩脖子,低声道,“这老家伙……眼神真吓人!跟刀子似的!奎子,看来你这对手,不是善茬啊!”
赵小深也面色凝重地点点头:“看来情报没错,牛大锤,名不虚传。这力量,这精准度,完全是几十年功夫喂出来的。奎哥,跟他对上,硬碰硬恐怕占不到便宜。”
廖奎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牛师傅刚才那举重若轻的一刀,以及那漠然的眼神,记在了心里。
这时,队伍排到了他们。饭店窗口里一个面无表情的服务员敲着窗口:“快点!吃啥?”
三人赶紧收敛心神,凑过去看菜单。最终,每人要了一碗阳春面(清汤挂面,飘着几粒葱花),又咬牙合买了一份不要票的、限量供应的素馅包子(白菜粉条馅),一共花了一块二毛钱,外加六两粮票。
捧着热乎乎的面碗和包子,三人也顾不上找座位,就靠在饭店外面的墙根下,唏哩呼噜地吃了起来。面条没什么味道,包子馅少皮厚,但在饥饿面前,依旧是难得的美味。
老王头一边狼吞虎咽,一边还在回味刚才看到的景象,含糊不清地说:“俺看那牛大锤,也就是力气大点,刀子重点!要论起对猪的‘了解’,肯定不如奎子你!你那手‘猪语’……呃,是那个‘科学观察’,他肯定不懂!”
赵小深比较理性,分析道:“力量和经验是他的优势,但奎哥你的优势在于更精细、更科学(或者说更玄乎)的层面。比赛项目未必全是力气活,到时候肯定有机会!”
廖奎默默地吃着面条,心里却在反复模拟着,如果此刻站在牛大锤面前,与他同台竞技,自己该如何应对?用【精准轨迹指引】去挑战他那千锤百炼的肌肉记忆?用【谛听术】去感知牲畜情绪,在他眼里会不会是歪门邪道?
这县城的第一顿午饭,吃得有些食不知味。
对手的面目,已经清晰了一角。如同一座沉默而坚固的铁壁,横亘在前方的道路上。
他知道,想要越过这座铁壁,他需要亮出的,不仅仅是祖传的刀,和系统赋予的“眼”。
在为民饭店门口就着墙根囫囵吞下的那碗清汤寡水的阳春面和干巴巴的素馅包子,并未能给身心带来多少慰藉,反而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坠在廖奎的胃里,连同牛大锤那漠然如看牲口般的眼神一起,消化得异常艰难。
下午的安排是熟悉比赛场地——县人民广场。据说那里已经搭起了临时的主席台、观摩区和操作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