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评委的高度评价(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60年代》最新章节。
风浪,或许才刚刚开始。
广场上沸腾的人声如同夏日午后的雷阵雨,来得猛烈,去得也快。当廖奎走出围栏,与牛大锤那简短而分量千钧的对话结束后,所有人的注意力,便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主席台——评委席。等待着官方对这场堪称传奇的“附加展示”以及整个实操考核的最终定论。
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汇总各项分数,评委们交头接耳,气氛严肃中透着一丝激动。那位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甚至亲自离席,走到围栏边,近距离观察了一下那头被廖奎“制服”后、正被几个壮汉小心翼翼往笼子里驱赶的巨猪,尤其是它那明显不敢着力的左后腿,脸上写满了惊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廖奎走到老王头和赵小深身边,接过自己的旧军装外套披上,遮住了汗湿的脊梁,也稍稍隔绝了那些过于灼热的目光。老王头激动得还想絮叨,被赵小深用眼神制止了——此刻,需要的是冷静,等待最终的裁决。
`【生理指标逐渐恢复正常…肾上腺素消退,轻微疲劳感涌现…】`
`【综合评估:宿主在‘实操考核’及‘附加展示’中表现卓越,极大弥补了笔试劣势。】`
`【根据现场氛围及关键人物反应判断,获得高评价概率超过85%…】`
系统的分析让廖奎心中稍定,但他依旧不敢有丝毫放松。成分问题像一道无形的枷锁,谁知道会不会在最后关头又跳出来作祟?
终于,评委们的讨论似乎告一段落。主持人拿起话筒,清了清嗓子,那透过高音喇叭放大的声音,瞬间压下了广场上所有的嘈杂:
“同志们!请安静!”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
“经过评委组严谨、认真的评审和合议,现在,我宣布本次‘工农兵先进技术经验交流会’实操考核及附加展示环节的评审意见!”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翘首以盼的参赛者和黑压压的观众,最终落在了红星公社代表队的方向,尤其是在廖奎身上停留了片刻。
“首先,评委组一致认为,本次实操考核,特别是临时增加的附加展示环节,充分展现了我县工农兵群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顽强作风!牛永春同志和廖奎同志的表现,尤为突出!”
开场定调,充满了时代的烙印。
“下面,由评委组代表,省农科院的谢薇研究员,对两位同志的表现进行具体点评和技术总结。”
众人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让谢薇来点评,既体现了对科学和专业性的尊重,也避开了领导们可能不太擅长的具体技术细节,更是对廖奎这个“特殊案例”的一种慎重对待。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谢薇站起身,走到了话筒前。她今天穿着一身合体的列宁装,颈间系着一条浅灰色纱巾,显得既干练又带着知识分子的文雅。她先是对着领导和台下微微鞠躬,然后扶了扶眼镜,拿起准备好的评语稿。然而,她并没有立刻照本宣科,而是目光再次投向廖奎,眼神中带着尚未完全平复的欣赏与一种科研工作者特有的严谨。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她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清晰而冷静,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我很荣幸,能作为评委代表,对刚才两位同志精彩绝伦的表现,谈一些个人的、技术层面的看法。”
她首先看向牛大锤的方向:“食品站的牛永春老师傅,展现了一名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师傅,所具备的**扎实基本功、强大力量和对工作流程的极致熟练**。他的分解操作,效率极高,精准度无可挑剔,充分体现了传统屠宰技艺的巅峰水平,是我们宝贵的技术财富。在附加展示中,他展现出的**无畏勇气和绝对的力量压制**,令人叹为观止,是‘硬骨头精神’的生动体现!”
评价中肯,高度概括了牛大锤的特点,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牛大锤本人,依旧抱着双臂,面无表情,但微微颔首,算是接受了这份认可。
接着,谢薇的目光转向了廖奎。这一刻,全场变得更加安静,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位来自省城的专家,会如何评价廖奎那近乎“玄乎”的表现。
“而红星公社的廖奎同志……”谢薇的声音似乎微微提高了一丝,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探究热情,“他的表现,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和深刻的思考**。”
她稍微停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寻找最准确的表述:
“廖奎同志的实操分解,与我们常见的追求速度和力量的路子不同,他展现出的是一种**对生物体结构近乎完美的理解、对力道精妙入微的控制,以及一种独特的、富有韵律的操作节奏**。他的下刀,仿佛能‘看见’肌肉的纹理和骨骼的缝隙,这是一种将复杂工作‘艺术化’、‘精细化’的极高境界。尤其在对特殊部位的处理上,其精准和完整度,堪称教科书级别。”
这番评价,已经极高!直接将廖奎的技艺拔高到了“艺术”和“境界”的层面!
台下众人听得屏息凝神。
“至于刚才的附加展示……”谢薇说到这里,语气明显加重,眼神中也流露出更多的光彩,“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常规的技术考核范畴。廖奎同志在面对远超自身体型的狂暴巨兽时,所表现出的**惊人冷静、精准预判、以及对时机的完美把握**,令人印象深刻至极!”
她似乎回想起了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语气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他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运用了某种……基于对牲畜生理结构、行为习性乃至……(她犹豫了一下,似乎在选择合适的词)……某种‘状态’的深刻理解而衍生出的、极其高效的**非致命性控制技巧**。那两下精准的打击,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对神经节点、骨骼关节、肌肉发力模式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这不仅仅是‘手艺’,更是一种**将实践经验升华后的、近乎‘直觉’般的洞察与反应能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直觉般的洞察与反应能力”!这个评价,几乎是为廖奎那无法用常理解释的表现,量身定做的说辞!既肯定了其价值,又巧妙地避开了“不科学”的质疑。
谢薇最后总结道:“廖奎同志的表现,向我们生动地证明了,在广袤的农村基层,蕴藏着极其丰富而宝贵的实践智慧和民间经验。这些经验,有些或许暂时无法用我们现有的科学理论完全解释,但其**有效性和价值是不容置疑的**!这也为我们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更好地深入实践,挖掘、总结、并最终将这些宝贵的民间智慧,上升到理论高度,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
她的话音落下,全场先是片刻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持续时间最长的掌声!
这番话,不仅高度评价了廖奎,更是为他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本事,披上了一层合情合理、甚至带有前瞻性的“科学外衣”!尤其是最后那句“服务于生产实践”,更是完美契合了当前的政治正确!
廖奎站在原地,听着这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谢薇那毫不吝啬的赞誉,感觉胸口有一股热流在涌动。他看向评委席上那个身影,看到她正望向自己,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和一种……仿佛是共同完成了某项重要使命般的默契。
`【关键人物‘谢薇’好感度显着提升!信任度与认可度达到新高!】`
`【宿主声望于评委组及在场权威人士中大幅提升!】`
`【‘成分’问题负面影响在此次评价中被极大削弱!】`
系统的提示印证了他的感觉。
评委席上,其他领导也纷纷点头。那位老农技专家更是激动地补充道:“谢研究员说得太好了!廖奎同志这就是‘实践出真知’的典型代表!他的那种‘眼力’和‘手感’,是书本上学不来的宝贝!我看,这就是我们国家所需要的、**又红又专、既有扎实经验又具备创新思维**的新型技术人才!”
“又红又专”、“新型技术人才”!这顶帽子扣下来,几乎是将廖奎拔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连“成分”那点瑕疵,在这耀眼的光芒下,也显得微不足道了。
牛大锤听着这些评价,再次深深看了廖奎一眼,那眼神复杂难明,但最终,还是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他或许不完全理解廖奎的路数,但他尊重强者,认可这实打实表现出来的能力。
李文军站在人群中,脸色变幻不定。他听着评委们对廖奎那近乎“神化”的评价,再对比对自己那套“科学理论”相对平淡的肯定,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在某些领域,实践积累出的那种近乎本能的“直觉”,或许真的能超越僵化的理论和公式。
而老王头,早已乐得见牙不见眼,抱着他那麻袋包裹,恨不得冲上台去替廖奎领奖。赵小深也激动地用力拍着廖奎的肩膀,低声道:“奎哥!成了!这下彻底成了!连省里的专家都给你撑腰了!”
评委的高度评价,如同一柄重锤,彻底夯实了廖奎在此次交流会中脱颖而出的地位!他不仅赢得了比赛,更赢得了一份来自权威的、含金量极高的“认证”!
这为他这条土鱼,真正铺平了游向更广阔水域的道路!
然而,就在这满堂喝彩、形势一片大好的气氛中,廖奎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广场边缘,一个穿着普通中山装、之前并未过多引人注意的中年男子,正合上手中的笔记本,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转身,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那一眼,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性的审视意味,让廖奎心头莫名地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寒意。
荣誉的聚光灯已然打下,但灯光照不到的阴影里,似乎总有些东西,在悄然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