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小组的传承与李主任的嘱托(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60年代》最新章节。
他深吸一口气,感觉肩上的担子仿佛轻了一些,却又承载了更多人的期望。
小组交接的事情安排妥当,廖奎心里一块大石落地,但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也需要在离开前做个了结——向李主任正式汇报,并听取这位一直关心、提携他的长辈最后的嘱咐。
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公社大院那棵老槐树繁茂的枝叶,在斑驳的地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蝉鸣聒噪,更添了几分闷热。廖奎整理了一下洗得发白的衬衫领口,深吸一口气,敲响了李主任办公室那扇漆皮剥落的木门。
“进来。”里面传来李主任熟悉的声音。
廖奎推门而入。办公室里陈设简单,一张旧办公桌,几把木头椅子,一个文件柜,墙上贴着地图和各类生产进度表。李主任正戴着老花镜,伏在桌上写着什么,听到动静抬起头,见是廖奎,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摘下眼镜。
“是廖奎啊,快坐快坐!”他热情地招呼着,起身拿起桌上的搪瓷缸,要给廖奎倒水。
“主任,我自己来,自己来。”廖奎连忙接过缸子,走到墙角放着竹壳暖水瓶的方凳边,给自己倒了杯凉白开。水温不高,正好解渴。
“都安排好了?”李主任重新坐下,目光温和地看着他,语气里带着关切。他指的是技术小组交接的事情。
“嗯,都跟陈卫红和王叔他们交代清楚了。”廖奎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双手捧着搪瓷缸,“小组的工作应该能正常开展下去。”
“那就好。”李主任欣慰地点点头,“陈卫红那女娃稳重,有文化;老王头经验足,人也热心;赵小深嘛,脑子活泛,就是得有人看着点。这个安排不错。”他对小组的情况了如指掌。
他端起自己的茶杯,吹了吹浮沫,呷了一口浓茶,然后放下杯子,身体微微前倾,神色变得郑重起来:“廖奎啊,今天叫你来,主要是想在你走之前,再跟你好好聊几句。你这次去省城学习,意义重大,不光是为你个人,也是代表咱们公社,甚至是咱们县的脸面。”
廖奎坐直了身体,认真地听着。
“首先,我代表公社党委,对你表示全力支持!”李主任语气坚定,“介绍信、相关手续,公社都会以最快速度给你办好。学习期间,该有的补贴,公社也会想办法给你争取,不能让你在外面吃苦。”
“谢谢主任,谢谢组织!”廖奎心里一暖。
“不用谢,这是你应得的。”李主任摆摆手,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但是,廖奎啊,有些话,我作为看着你成长起来的长辈,必须提醒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而深沉:“省城,不比咱们公社,也不比地区。那地方,水更深,关系更复杂。你到了那里,一言一行,都要格外注意。”
他伸出粗糙的手指,一条条数着:
“第一,不忘初心。你是从红星公社这片土地走出去的,你的根在这里。无论走到哪里,学到多高的本事,都不能忘了本,忘了是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乡亲培养了你。学成之后,要想着回来,用学到的知识回报乡土。”
廖奎重重点头:“主任,我记住了。红星公社是我的根,我永远不会忘。”
“好!”李主任满意地点点头,继续道,“第二,谨言慎行。省城机关多,干部多,知识分子多,人际关系盘根错节。你去了,是学习的,不是去搞关系的。多看,多听,多学,少议论,尤其不要掺和那些是是非非。你那家庭成分……终究是个敏感问题,要懂得保护自己,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夹紧尾巴做人’这句话,在省城同样适用,甚至更重要!”
提到“成分”二字,李主任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明显的担忧。廖奎的心也跟着一紧,他知道这是李主任最不放心的地方。
“我明白,主任。我会小心谨慎,绝不给公社和组织添麻烦。”廖奎郑重承诺。
“第三,”李主任看着他,眼神里带着期望,“要抓住机会,好好学习。省农科院是全省最高的农业科研机构,那里的老师都是顶尖的专家,机会难得!一定要拿出拼命的劲头来,把真本事学到手!技术这东西,学到自己脑子里,才是谁也拿不走的硬通货!只有你自己真正强大了,立住了,那些外在的……束缚,才有可能被打破。”
这话说得推心置腹,充满了长者的智慧和期盼。廖奎听得心潮澎湃,他知道,李主任这是在指点他一条最实在的出路——用过硬的技术实力,去对抗出身的桎梏。
“主任,您放心!我一定珍惜这次机会,拼尽全力学习,绝不辜负您的期望和公社的培养!”
“嗯,你有这个决心就好。”李主任脸上露出了放心的笑容,他靠在椅背上,语气缓和了些,“另外,生活上也要照顾好自己。听说省城消费高,公社给的补贴可能也紧巴。这些,”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推到廖奎面前,“是我个人的一点心意,你拿着,路上买点吃的,或者到了省城应应急。”
廖奎一愣,连忙推拒:“主任,这不行!公社已经给我很多支持了,我怎么能再要您的钱!”
“拿着!”李主任不由分说,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穷家富路!我好歹是个干部,比你宽裕点。你一个人在外面,身上多备点钱,心里不慌。这不仅是我的意思,你婶子(李主任爱人)也特意嘱咐了。”他提到家人,更让这份心意显得朴实而厚重。
看着李主任那不容拒绝的眼神,和那个薄薄却沉甸甸的信封,廖奎喉头有些哽咽。他默默接过信封,深深地向李主任鞠了一躬:“主任……谢谢您!”
“好了好了,别搞这些。”李主任摆摆手,重新戴上老花镜,拿起笔,“去吧,回去好好准备准备。出发前,公社应该还会有个简单的欢送仪式。到了省城,安顿好了,记得给公社来个信,报个平安。”
“哎!我一定!”廖奎用力点头。
他拿着那个装着李主任心意的信封,退出了办公室。轻轻带上门,站在公社走廊里,窗外阳光正好,蝉鸣依旧,但他的心情却久久无法平静。
李主任的嘱托,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方向,也像一块压舱石,让他躁动不安的心沉静了下来。不忘初心,谨言慎行,抓住机会……这十二个字,他将牢牢刻在心里。
他摸了摸胸口,那里有奖状,有奖金,有粮票,有李主任的嘱托,有技术小组的期望,也有来自三个女人不同质地的情感牵绊。
前路未知,挑战重重。
但他知道,自己并非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