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通知、对手与暗处的目光(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60年代》最新章节。

接下来几天,廖奎的生活陷入了一种奇特的节奏。

白天,他或在农科院里转悠,熟悉环境,或利用升级后的【虚拟训练空间】进行高强度学习和模拟。夜晚,则常常在期待与隐秘的欢愉中度过——谢薇总会找到机会,在夜色掩护下,如同暗夜的精灵般溜进他的招待所房间。两人贪恋着彼此身体的温暖与心灵的慰藉,在狭小的单人床上抵死缠绵,将白天的压力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暂时抛在脑后。谢薇眉宇间属于女人的妩媚越发浓郁,而廖奎在享受这温柔乡的同时,心底那份“不能辜负她”的责任感也日益沉重。

这天上午,当廖奎再次踱步到农科院大门口时,发现布告栏前围了不少人。一块新贴出的红头通知赫然在目——“关于举办全省畜牧兽医技术高级培训班的通知及报到须知”。

通知上明确了报到时间就在后天,培训地点在农科院第三教学楼,以及一些纪律要求和课程安排概要。围观的人群中,多了不少陌生的年轻面孔,提着大包小裹,风尘仆仆,眼神里却都带着和廖奎初来时类似的、混合着好奇、憧憬与一丝局促的光芒。全省各地区的尖子,开始汇聚于此。

廖奎正仔细看着通知上的细则,一个略带讶异的声音在他身旁响起:

“廖奎?你也来了?”

廖奎转头,看到一个身材高壮、皮肤黝黑、眉宇间带着一股悍勇之气的青年,正是地区比赛时认识的“野路子”高手,马向东。

“马向东同志?你好。”廖奎笑着打了个招呼,能在陌生环境遇到熟人,总是件让人放松的事。

“哈哈,真是你!我就说嘛,地区第一要是都来不了,那这培训班还有啥意思?”马向东性格直率,用力拍了拍廖奎的肩膀,显得很热情,“这下有意思了,咱们地区那几个‘名人’估计都得来。”

他话音刚落,廖奎就瞥见不远处,孙建国正和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像是农科院工作人员的人交谈着,姿态依旧带着那股学院派的矜持与自信。他似乎也看到了廖奎和马向东,目光扫过来,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但眼神深处那抹竞争之意并未消散。

那个操作精细、不善言辞的周小河也来了,独自一人安静地站在人群外围,看着通知,仿佛周遭的喧嚣与他无关。

叮!检测到宿主正式接触同期培训学员,环境评估中……

评估完毕:学员构成复杂,理论水平普遍高于宿主(尤其是正规院校毕业生)。检测到潜在竞争压力与学识差距。

发布系统强制任务:【学习的逆袭】

任务要求:在培训班期间,每日保证至少四小时有效理论学习时间(现实或虚拟训练空间均可)。系统将自动记录。

任务惩罚:若当日未达标,系统将在宿主试图休息或进行非学习类娱乐活动时,在宿主脑内循环播放《关于养猪的政治思想》朗诵音频(附带错别字纠正版本),直至次日学习任务达标。

任务奖励:根据最终培训结业考核排名及理论知识掌握度,给予相应技能点、特殊物品或系统模块奖励。

廖奎:“……”

一股凉意从尾椎骨窜上天灵盖。《关于养猪的政治思想》?还附带错别字纠正?这系统是跟那个齐科长学了什么恶毒的惩罚手段吗?光是想象一下,在他想睡觉或者放松一下的时候,脑子里有个毫无感情的声音字正腔圆地念叨“养猪事业是伟大的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我们必须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头脑,养好革命猪……”他就觉得头皮发麻。

这任务,简直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逼着他往死里学。

“怎么了,廖奎?脸色不太好啊。”马向东疑惑地问。

“没……没什么,”廖奎强行挤出一个笑容,“想到要开始正式上课了,有点……激动。”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穿过人群,径直朝廖奎走来,正是谢薇。她今天穿着合身的列宁装,显得干练又精神,看到廖奎和马向东在一起,微微愣了一下,随即对马向东礼貌地点了点头,然后对廖奎说:“廖奎同志,正找你呢。快中午了,走,我带你去单位食堂吃饭。”

她目光扫过廖奎身上那套虽然干净但依旧难掩土气的旧衣服,轻轻蹙了下眉,低声道:“不是给你买了新衣服吗?怎么不换上?食堂里人多眼杂,第一印象很重要。”

廖奎拗不过她,只好先回招待所换上了那套深蓝色中山装和崭新的确良衬衫。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么一打扮,廖奎整个人的气质果然提升了一大截,虽然眉宇间的乡土气和沉稳依旧,但那股子精气神和挺拔的身姿,让他站在人群中也不再显得逊色。

谢薇上下打量一番,满意地点点头:“这还差不多。”

两人并肩朝着农科院干部食堂走去。这个食堂的环境比学员食堂要好不少,桌椅整洁,打饭的窗口也多。正值饭点,里面坐满了农科院的职工和研究人员。

谢薇显然是这里的常客,熟门熟路地带着廖奎打好饭——一份土豆烧肉,一份炒青菜,两个白面馒头。她正寻找空位,一个略带威严却又不失温和的声音叫住了她:

“小薇。”

谢薇回头,脸上立刻露出恭敬又带着点亲近的笑容:“周伯伯!”

廖奎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年纪约莫五十多岁、气质儒雅中透着精干的中年男人站在不远处,手里也端着饭盆,正微笑着看着他们。廖奎认得他,地区比赛时,这位周主任是省农科院方面的主要评委之一,地位不低。看来,这就是谢薇之前跑关系,将他弄进这个培训班的关键人物,也是她父亲的老战友。

周主任目光温和地落在廖奎身上,带着审视,却并不让人反感,他笑着对谢薇说:“这就是你之前跟我反复提起的那位,从红星公社来的,比较厉害的廖奎同志吧?”

谢薇脸颊微红,带着点小骄傲,用力点头:“是的,周伯伯。廖奎同志在基层实践经验非常丰富,技术也很过硬。”

周主任看向廖奎,语气平和:“廖奎同志,欢迎你来参加培训。小薇可是没少在我面前夸你,说你是个难得的人才。希望你在培训班好好学习,把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好好结合起来,更上一层楼。”

廖奎连忙微微躬身,态度不卑不亢:“谢谢周主任,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组织和领导的期望。”

“好,年轻人有这股劲头就好。”周主任笑了笑,又和谢薇寒暄了两句,便端着饭盆走向了另一桌。

看着周主任离开的背影,廖奎心里明白,谢薇为了他,确实动用了不少关系和人情。这份沉甸甸的情意,和他脑子里那个刚刚发布的、不学习就循环播放政治文章的坑爹系统任务,像两股力量,一推一拉,让他对即将开始的培训班生活,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这顿饭,廖奎吃得有些心不在焉。他一边应付着谢薇的轻声细语,一边已经开始在脑子里规划,今天那四个小时的理论学习,该从哪本教材开始了。

逆袭之路,从被迫聆听《关于养猪的政治思想》的威胁下,正式开始了。

周主任的话和脑中那该死的系统任务,像两根鞭子,抽打着廖奎的神经。午饭一结束,送走谢薇,他便迫不及待地回到招待所,一头扎进了【虚拟训练空间】。他先是调出《兽医学》教材,设定好时间流速,开始疯狂啃读。然而,那些成体系的解剖学名词、复杂的病理机制、严谨的药理学原理,对于习惯了在实践中摸爬滚打、靠系统和经验直觉解决问题的廖奎来说,不啻于天书。看了一个多小时(现实中不到十分钟),他感觉脑袋像被塞进了一团浆糊,效率极低。

“不行,闭门造车不是办法。”廖奎退出空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决定寻求外援。

下午,他找到正在办公室整理资料的谢薇。

“谢薇,”他斟酌着开口,脸上带着少有的、对知识渴求的急切,“培训班快开始了,我……我底子薄,尤其是理论方面,跟孙建国他们那些科班出身的没法比。我想趁着开学前这几天,赶紧找些基础的书看看,恶补一下。你……你知道哪里书比较全吗?”

谢薇闻言,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比看到她给自己买新衣服时还要高兴。她一直希望廖奎能更重视理论学习,将他的实践能力与科学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如今见他主动提出,简直是喜出望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