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蹲守的痴汉与两点一线的铁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60年代》最新章节。
这就是他全部的活动轨迹。
白天,他忍受着课堂上各种或明或暗的目光,拼命吸收着那些晦涩的知识。【学习的逆袭】任务像个催命符,每天雷打不动地倒计时,逼得他晚上回到招待所,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就得立刻摊开书本。
台灯下,他眉头紧锁,与那些血管神经、细菌病毒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汗水顺着额角滑下,滴落在粗糙的书页上,晕开一小团湿痕。虚拟训练空间被他利用到了极致,8:1的时间流速,让他有了更多“模拟操作”和“死记硬背”的机会。【复杂社交环境模拟】他甚至都用上了,模拟在政治学习会上被刁难时该如何应对,虽然效果嘛……聊胜于无。
偶尔学得头昏脑胀,他会停下来,拿起谢薇留下的那个白色搪瓷缸子喝口水,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想象着她此刻在哪个公社,是否辛苦。这短暂的走神,成了他枯燥生活中唯一的调剂。
他并不知道窗外有两个“痴汉”正在为他熬灯费油,他所有的心神,都被系统和现实的双重压力填满了。他就像一块被投入知识熔炉的生铁,在高温和锤打下,艰难地蜕变着。
几天后的一个早上,廖奎照常出门,无意间瞥见对面街角树荫下,有两个蜷缩着、形象狼狈、目光呆滞的人影,看着有点眼熟。他也没多想,只觉得这俩人怪可怜的,大热天不在屋里待着,跑出来喂蚊子。
他哪里知道,那正是为他“守身如玉”数日、已然快要油尽灯枯的陈思远和王洋。
而此刻的谢薇,正坐在颠簸的吉普车里,奔赴在尘土飞扬的乡间土路上,心里惦记着省城的那个他,以及他是否又在挑灯夜战,与那些“之乎者也”的解剖名词搏斗。
省城的风云,在一种诡异的“你蹲你的,我学我的”平行节奏中,继续缓缓铺陈。只是那蹲守的人,日渐憔悴,形象愈发搞笑;而那苦学的人,心无旁骛,在无人关注的角落,悄然积蓄着力量。这个夏天,注定有人徒劳无功,也有人,在沉默中磨砺着锋芒。
谢薇下乡考察的这几天,对廖奎而言,时间仿佛被拉长了许多,又仿佛凝固在了某种焦灼的等待中。白天在培训班里,他尚能凭借一股狠劲,将自己埋首于书本,暂时隔绝外界的纷扰和内心的空落。可一旦傍晚回到那间只剩他一个人的招待所房间,某种难以言喻的孤寂和思念,便如同潮水般,无声无息地漫上来,将他淹没。
房间里似乎还处处残留着谢薇的痕迹——她坐过的椅子,她用过的搪瓷缸,空气里似乎还萦绕着一丝她独有的、清甜的雪花膏香气。廖奎坐在书桌前,对着摊开的《家畜解剖学》,眼神却有些发直。脑海里不受控制地浮现出谢薇巧笑嫣然的样子,她嗔怪时微蹙的眉头,她靠在他怀里时温软的触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娶媳妇……”这个念头如同野草,在他心底疯长。想要光明正大地和谢薇在一起,想要她不必再这样偷偷摸摸、承受家庭的压力,娶她过门,似乎是唯一的路。可娶媳妇需要什么?在这个年代,虽然提倡节俭,但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依旧是许多家庭衡量聘礼的硬指标,更何况还需要布置新房、置办酒席……哪一样不需要钱?
他下看向空间里的现金和粮票,那是他之前积攒和系统奖励的一部分,数额在这个年代看来已不算小,但若真要体体面面地娶谢薇这样的姑娘,尤其是要面对她那样家庭的审视,这点钱,恐怕还远远不够。
一股强烈的窘迫感和紧迫感攫住了他。他不能再这样被动地等待了,必须想办法搞到更多的钱。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系统空间里存放的那些“硬通货”。
夜深人静时,他锁好房门,拉上窗帘,开始第一次认真、系统地整理自己拥有的“财富”。
意识沉入那片虚无的空间。3立方米的空间里,物品摆放得还算整齐。
酒水区最为醒目:飞天茅台依旧矗立着29瓶(算上之前喝掉和奖励的),红星二锅头10瓶。这些可都是能换钱的硬货,尤其是茅台,在黑市上价值不菲。但他立刻想起了谢薇担忧的眼神和严厉的告诫——“不准再去黑市!”他答应过她的。
“三转一响”:上海牌全钢手表一块,自行车票一张,“标准牌”缝纫机一台,“春雷”牌收音机一台。这些都是现成的聘礼,足以让任何一个普通家庭艳羡。但廖奎知道,仅仅这些,恐怕还不足以打动谢薇那军区干部的父母。他需要更多的底气,更多的现金,或许还需要一些这个时代更稀缺、更能体现“能量”的东西。
食品区:特等粳米还有近80斤,苹果剩下40多斤(之前取出一些和谢薇分享了),还有一些零散的零食。这些更多是改善生活,变现价值相对不高。
现金和票证:系统奖励和之前变现所得,总额在1500元左右,加上各种工业券、布票等,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距离他心目中“稳妥”的目标,似乎还有差距。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两瓶新出现的飞天茅台,一斤红双喜奶糖,以及那本让他哭笑不得的《赤脚医生手册》上。这是上次……和谢薇情到浓时,系统发放的“特殊奖励”。
一想到这个奖励的触发条件,廖奎的老脸就有点发烫。【革命伴侣,互相促进】?系统说得倒是冠冕堂皇,可那“促进”的方式,实在是……难以启齿。而且,想要获得更多类似的“奖励”,岂不是意味着……他需要和谢薇有更多……嗯,那个……更好的东西的“加赛”规则……
这破系统!怎么感觉这么不正经呢!廖奎心里一阵无语。靠这种方式来获取启动资金,怎么想都觉得有点……尴尬和别扭。这要是让谢薇知道了,他该怎么解释?难道说“薇薇,为了咱们的将来,我们得多‘促进促进’”?
他甩了甩头,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驱散。当务之急,还是得想办法把手头一些用不上的东西稳妥地变现。茅台和二锅头是首选,但黑市风险太大。或许……可以找找别的渠道?或者通过谢薇的关系,找一些可靠的人私下交易?
想到谢薇,思念更甚,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他必须尽快行动起来。
……
天气似乎也感应到了他内心的焦灼。第二天下午,原本还算晴朗的天空,骤然阴沉下来,乌云如同泼墨般迅速汇聚,闷雷在云层深处滚动。还没到放学时间,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瞬间连成雨幕,天地间一片混沌。
下课铃声一响,学员们纷纷涌到教学楼门口,望着外面的瓢泼大雨发愁。有带了雨具的,庆幸地撑开伞或穿上雨衣冲入雨幕;没带的,只能望雨兴叹,等着雨小些再走。
廖奎站在人群后方,他也没带伞。看着外面白茫茫的雨势,他皱了皱眉,想着是不是干脆跑回去,反正招待所离得不远,淋湿了换身衣服就是。
就在他准备冒雨冲出去的时候,目光无意间扫过教学楼对面街角的一处屋檐下。那里缩着两个异常狼狈的身影。
虽然雨幕模糊了视线,但廖奎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正是前几天早上他看到的、那俩蹲在树荫下的“怪人”。好像是……那个总对他抱有敌意的技术员陈思远,和他的朋友?
此刻,这两人可谓是惨不忍睹。陈思远那件原本还算体面的衬衫彻底湿透,紧紧贴在身上,头发被雨水冲得耷拉在额前,不断往下淌水。他抱着胳膊,冻得嘴唇都有些发紫,哪里还有半点技术员的斯文模样?他旁边那个朋友(王洋)更惨,只穿了件跨栏背心,浑身湿透,抱着膀子瑟瑟发抖,像只被淋秃了毛的鹌鹑。两人挤在狭窄的屋檐下,尽量躲避着被风吹进来的雨水,形象滑稽又可怜。
“他们……这是在干嘛?”廖奎心里闪过一丝疑惑。连续几天看到这两人在招待所附近转悠,现在又冒雨蹲在这里,行为实在诡异。难道是在等什么人?还是在……监视他?
这个念头让他心里一凛,但随即又觉得不太可能。自己一个培训班学员,有什么值得他们如此大动干戈监视的?或许只是巧合吧。
他摇了摇头,不再多想。眼看着雨势稍小了一些,他不再犹豫,将挎包抱在怀里,深吸一口气,低头冲进了雨幕之中。
冰凉的雨水瞬间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衬衫,但他却觉得一股畅快。雨水冲刷着夏日的闷热,也似乎暂时洗去了他心头的些许烦闷。他迈开步子,在积水的路面上奔跑起来,溅起一路水花。
屋檐下,陈思远看着廖奎冒着雨跑远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湿透的、沾满泥点的裤腿和皮鞋,一股莫名的挫败感和怒火涌上心头。
“妈的!这土包子,命还挺硬!”他咬牙切齿地低声骂道,也不知道是在骂天气,还是在骂那个在雨中奔跑依旧显得挺拔的身影。
王洋在一旁打着哆嗦,带着哭腔道:“思……思远,咱回……回去吧?再蹲下去,媳……媳妇没抓到,咱……咱俩先得肺炎了!”
陈思远看着茫茫雨幕,又望了望招待所的方向,最终不甘地跺了跺脚(溅起一片水花):“走!先回去!明天……明天再说!”
两人互相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消失在雨幕中,背影狼狈至极。
而此刻,奔跑中的廖奎,脑海里却只有一个念头:等谢薇回来,得好好跟她“商量商量”未来大计,包括……如何更有效、更安全地“筹集资金”。至于系统那点“尴尬”的奖励机制……唉,走一步看一步吧。当务之急,是填饱知识的肚子,和填满未来的钱袋子。这个夏天,雨水丰沛,而他的心事,比这雨水更加绵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