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考场风云·理论的壁垒(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60年代》最新章节。

廖奎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这是理论的壁垒,是他这个“野路子”高手与科班出身者之间最明显的鸿沟。

就在这时,一段不合时宜的、带着强烈节奏感和政治口号的旋律碎片,如同幽灵般在他脑际一闪而过:“……养猪事业就是好,肥猪满圈金光道!思想红旗举得高,科学饲养……”

是《关于养猪的政治思想》的片段!虽然因为昨天完成了任务,今天不会遭受持续不断的循环播放惩罚,但那该死的后遗症还在!在精神高度集中且遇到瓶颈时,这玩意儿居然会随机蹦出来干扰他!

廖奎猛地晃了晃脑袋,像是要把那魔性的旋律甩出去,额角的汗更多了。

“冷静……冷静……”他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必须改变策略,不能在这些题目上过分纠缠。

他跳过几道暂时没有清晰思路的简答题,直接将目光投向了最后一道,也是分值最高的大题——

“四、论述题(30分):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深入论述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中,如何体现和发扬猪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看到这个题目的瞬间,廖奎先是懵了一下。

猪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这都什么跟什么?猪就是猪,跟社会主义有半毛钱关系?这题目确定不是来搞笑的?

他几乎能听到旁边马向东那压抑不住的、低低的咒骂声,显然也被这题目给整不会了。

然而,就在这懵圈和哭笑不得的情绪中,廖奎脑海中仿佛有一道电光闪过。他想起了系统技能【群体情绪微弱感染(被动)】。这个技能他一直觉得在人际交往中有点用,但从来没想过能用在……答题上?

一个大胆的、近乎荒诞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

既然理论深度不够,既然科学阐述乏力,那能不能……另辟蹊径?用点“玄学”?

他回想起在红星公社时,偶尔听领导做报告,那些充满激情、看似逻辑严密实则空洞无物,但又能莫名调动人情绪的讲话……或许,这道题要的不是科学,而是……“正确”的方向和某种“感染力”?

赌一把!

廖奎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不再去回忆任何具体的科学知识点,而是将全部精神集中起来,试图调动起那玄之又玄的【群体情绪微弱感染】技能——尽管他并不知道这技能对着一份试卷该如何生效。他只是在脑海中极力构建一幅画面:肥猪满圈,社员欢笑,粮食丰收,国家强盛……将所有美好的、积极的、充满希望的元素,与“养猪”这件事强行关联起来,并注入一种坚定的、不容置疑的信念感。

然后,他睁开眼,拿起钢笔,蘸饱了墨水,开始在答题纸上挥毫泼墨。他不再纠结于专业术语和科学原理,而是用一种充满激情、甚至带着点诗化语言和排比句式的文体,开始了他的“论述”:

“猪,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其优越性并非仅仅体现在其肉食供给功能上,更深层次地,它是我党我军密切联系群众、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光辉典范!一头猪,从仔猪到出栏,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与智慧,体现着‘人定胜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他笔走龙蛇,将猪的生长过程与“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挂钩;将科学饲养(虽然他具体科学原理写不出多少)拔高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走又红又专道路”的高度;将猪粪肥田说成是“循环利用”、“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甚至将猪的群居习性,都引申为“集体主义精神”在动物界的完美展现……

他写得自己都有点脸红,但脑海中那股微弱的、试图“感染”阅卷老师的意念却始终没有停止。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位正在做重要报告的领导,字里行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肯定和澎湃的激情。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断言,猪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就体现在它全身心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饲养好每一头猪,就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添砖加瓦,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贡献一份力量!让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将养猪事业进行到底,让社会主义的猪圈里,永远洋溢着革命的欢声笑语!”

写完最后一个感叹号,廖奎几乎虚脱般地靠在了椅背上,感觉比劁了十头猪还累。他看了看自己写的这篇东西,通篇充满了“革命”、“主义”、“光辉”、“典范”等词汇,具体技术内容乏善可陈,但气势十足,情感饱满(他自己觉得)。

“这玩意儿……能行吗?”他心里完全没底。

就在这时,他感觉到系统空间微微一动。是谢薇传来的东西。他不动声色地用意念“看”去,是一张叠好的小纸条,和……一个还带着体温的煮鸡蛋?

他心中一动,趁监考老师不注意,迅速将纸条和鸡蛋转移到自己口袋里。指尖触及那温热的鸡蛋,仿佛也触摸到了谢薇的关心,让他因考试而紧绷的心弦稍稍松弛了一些。

交卷铃声终于响起。廖奎看着自己被收走的、写满了“玄学”答案的试卷,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

第一场理论考,总算熬过去了。是生是死,听天由命吧。

他现在只想赶紧找个地方,看看谢薇给他写了什么,然后把那个温暖的鸡蛋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