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喜讯传乡里与各怀心思的回信(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60年代》最新章节。

夏日的午后,红星公社沉浸在一片慵懒的蝉鸣声中。李主任刚在办公室处理完一份关于秋粮预购的文件,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正准备泡杯浓茶提提神,通信员小刘就拿着一封信走了进来。

“主任,有您的信,省城来的还有一个包裹,看信笔迹像是廖奎的。”

“廖奎的信?”李主任精神一振,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连忙接过信。信封上那熟悉又略显沉稳了许多的字迹,正是廖奎的。他迫不及待地撕开信封,抽出信纸,展开阅读。

“尊敬的李主任,并转技术小组全体同志们:你们好!见字如面。省农科院培训班的第一次摸底考试,综合成绩亦已公布。奎幸不辱命,于此次全省尖子云集的培训中,取得了综合排名第二的成绩。”

“好!好小子!!”李主任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绽放的菊花,“第二名!第二名!哈哈哈!我就知道这小子行!给咱们红星公社长脸了!太长脸了!”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也顾不上泡茶了,拿着信就风风火火地往外走:“小刘!快去!把技术小组的人都叫到会议室来!老王头,陈卫红,赵小深,有一个算一个,都叫来!快!”

不一会儿,技术小组的核心成员们都聚集在了公社那间兼作会议室的大屋子里。老王头叼着没点着的旱烟袋,眯着眼;陈卫红脸上带着好奇;赵小深则有些紧张,不知道李主任这么急召集大家有什么事;张小花和刘淑芬也在,她们虽然不是技术核心,但也算是小组的编外人员,负责一些杂务和记录。

“都来了?安静!听好了!”李主任红光满面,挥舞着手里的信纸,“廖奎从省城来信了!天大的好消息!”

他清了清嗓子,用带着激动颤音的声音,将廖奎的信大声地、一字不落地念了一遍。

当听到“综合排名第二”时,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我的老天爷!第二名?!奎哥太牛了!”赵小深第一个跳了起来,兴奋地脸都红了。

陈卫红用力拍着桌子,连声道:“好!好!太好了!这下看谁还敢说咱们公社出去的人不行!”他看向李主任,眼中满是激动。

就连一向沉稳的老王头,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真切的笑容,他拿下旱烟袋,在桌角磕了磕,喃喃道:“这小子……还真让他闯出名堂来了。”

张小花听着信,眼神有些复杂。她为廖奎感到高兴,真心实意的高兴。那个曾经有些木讷、需要她偷偷关心的青年,如今已经飞得这么高,这么远了。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辫梢,心中有一丝淡淡的、早已释然的怅惘。他现在,应该和那个省城的姑娘在一起吧……那样也好。

刘淑芬则低垂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听到廖奎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她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有骄傲,有欣慰,也有一丝难以言说的酸楚和距离感。他越飞越高,而自己,终究只是他生命里一段见不得光的地下过往。两人之间的距离,已是云泥之别。她只能将这份情感更深地埋藏。

李主任念完信,会议室里洋溢着欢腾和自豪的气氛。

“大家都听到了!”李主任环视众人,声音洪亮,“廖奎给咱们公社,给咱们技术小组,挣来了天大的面子!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红星公社这块土地,也能飞出金凤凰!说明实践出真知,咱们的路子走对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廖奎在信里也说了,让咱们不要松懈,继续把技术钻研好,把养猪场打理好。这是他对咱们的期望,也是咱们的责任!不能廖奎一个人在省城冲锋,咱们在后方掉了链子!”

“主任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赵小深带头喊道,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好!”李主任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提议道,“廖奎给咱们报了这么大的喜讯,咱们也不能没点表示。我提议,咱们大家一起给他写封回信!每个人都写几句,说说咱们的情况,也让他知道,家里一切都好,大家都在惦记着他!怎么样?”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李主任让通信员小刘拿来信纸和钢笔,就铺在会议桌上。

“来,谁先来?”李主任拿起笔。

“主任,您先写,您是我们领导。”老王头开口道。

李主任也不推辞,略一沉吟,提笔写道:

**“廖奎同志:”**

**“来信收悉,展信欢悦!得知你在省城培训班取得综合排名第二之优异成绩,公社上下,无不欢欣鼓舞,倍感自豪!此乃你个人勤学苦练之成果,亦是我红星公社集体之荣耀!充分证明了你过硬的技术本领与扎实的学习态度。望你戒骄戒躁,珍惜荣誉,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发扬我公社吃苦耐劳、勇于钻研之精神,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公社与你技术小组之各位同志,一切安好,猪场运转顺利,技术钻研未曾懈怠,勿念。你在外安心学习,家中诸事,有我与诸位同志,必当妥善处置。”**

**“另,近日确有一省农科院之技术员,名唤陈思远者,持证前来,言说考察基层畜牧工作,兼了解你的过往情况。此人年轻,然问询方式略显急切,似对你格外关注。我已嘱托老王头及小组同志谨慎应对。你于省城,若与此人相识或有何纠葛,亦需留心。总之,在外一切,以稳妥为重。”**

**“盼你学成归来,再为公社发展贡献力量!”**

**“李建国手书”**

李主任写完,将信纸挪开,示意下一个人。

老王头接过笔,他识字不多,写起来有些费力,但态度却很认真,字迹歪歪扭扭,却带着一股倔劲:

**“廖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