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名分落定与阳光下的牵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60年代》最新章节。
下午的课程,阳光透过玻璃窗,在课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廖奎端坐在教室里,耳边是老师讲解牲畜传染病防治的声音,但心思却有一半飘向了远方,飘向了那个即将到来的“惊喜”。
谢薇通过系统空间传递的纸条,字数不多,却在他心里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奎,今日归家,与父母言明。若顺利,明日或可予你一惊喜。静候佳音。薇。】
“惊喜”……会是什么呢?廖奎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笔记本边缘。是父母态度的进一步软化?还是……他不敢深想那个最期盼的可能。经历了这场风波,他更加珍惜与谢薇之间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也更深切地体会到名正言顺的重要性。那种被流言中伤、百口莫辩的滋味,他不想再让谢薇承受,哪怕一丝一毫。
他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课堂,但“惊喜”两个字,如同在他心湖里游弋的鱼儿,时不时就冒出来,搅动一池春水。他只能更加专注地盯着黑板,试图用繁复的知识压下内心的雀跃与期待。
军区大院,谢家。
晚饭的气氛比往常要凝重一些。餐桌上摆着简单的两菜一汤,萧雅姿没什么胃口,有一搭没一搭地拨弄着碗里的米饭。谢广安则坐得笔直,沉默地吃着,眉头习惯性地微蹙着,仿佛在思考什么重要的问题。
谢薇知道,摊牌的时刻到了。她深吸一口气,放下筷子,声音清晰而平静地开口:“爸,妈,农科院那边关于廖奎的调查,今天有最终结果了。”
萧雅姿立刻抬起头,谢广安咀嚼的动作也慢了下来,目光投向女儿。
“院里的广播已经通报了,”谢薇继续说道,语气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查清楚了,是那个叫陈思远的技术员因为个人私怨,故意污蔑廖奎。所谓的‘生活作风问题’,完全是子虚乌有,组织上已经还了廖奎清白。那个陈思远,也被开除公职,遣送回原籍监督劳动了。”
她说完,静静地看着父母,观察着他们的反应。
萧雅姿明显地松了口气,一直紧绷的肩膀松弛下来,低声念叨:“我就说嘛……看着不像那种人……查清楚了就好,查清楚了就好。”她虽然一直反对,但本质上并非不明事理的人,听到廖奎是被冤枉的,心里那块石头也落了地,同时对廖奎难免生出了一丝同情——好好的一个青年,差点就被毁了。
谢广安没有立即说话,他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沉吟了片刻,才沉声道:“嗯,组织上调查清楚了就好。这说明廖奎这个同志,在原则性问题上,还是过得硬的。”
他的肯定,虽然依旧带着领导的腔调,但相比于之前坚决反对的态度,已经是天壤之别。这场风波,无形中成了对廖奎人品的一次严峻考验,而他交出的答卷,是满分。
客厅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墙上挂钟滴答作响。
谢薇知道,时机到了。她握了握放在膝上的手,指尖微微用力,再次开口,声音比刚才更低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爸,妈,既然廖奎的清白已经证实了,之前那些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了。我想……我想跟你们商量个事。”
萧雅姿和谢广安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她身上,带着询问。
谢薇迎接着父母的目光,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自然又坚定:“我和廖奎……我们处对象也有一段时间了,彼此是认真的。以前因为……因为一些原因,还有他家庭成分的问题,没敢跟家里明说。现在,他的能力得到了认可(指模拟考试第二名),人品也经过了考验。我想……是不是可以,把我们处对象的事情,公开了?至少,在咱们家和熟悉的人面前,不用再藏着掖着了。”
她说出了酝酿已久的话,心脏在胸腔里砰砰直跳。公开,意味着获得父母的正式认可,意味着他们的关系可以从“地下”走到“阳光下”,意味着他们可以像其他正常的情侣一样,大大方方地交往,不必再担心流言蜚语的目光。
萧雅姿的脸色瞬间变得复杂起来,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目光下意识地瞟向自己的丈夫。公开处对象?这可不是小事!尤其是在他们这样的家庭,女儿和一个成分不好、出身乡下的学员处对象,传出去……
谢广安放下了茶杯,发出轻微的磕碰声。他身体微微后靠,靠在椅背上,一双锐利的眼睛深深地看着女儿。他没有立刻反对,也没有同意,只是沉默着,那沉默仿佛有千斤重,压在谢薇的心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客厅里的空气几乎凝滞。
谢广安的脑海中,思绪翻腾。他想起女儿这段时间的变化,想起她劈柴时那倔强而独立的身影,想起她和妻子那次在柴垛旁的对话,更想起他和妻子私下里那个心照不宣的判断——女儿恐怕早就和那个廖奎,发生了实质性的关系。“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
这个认知,像一根无形的绳索,捆住了他作为父亲和军人强硬的手脚。继续强硬反对?且不说女儿那执拗的性子会不会听从,万一逼急了,两个年轻人做出更出格的事情,或者女儿铁了心跟廖奎走,那谢家的脸面才真是丢尽了!之前陈思远闹出的举报风波,虽然查清了,但也给女儿的名声带来了一些影响,若是再有什么闲言碎语……
而廖奎这个人,抛开家庭成分不谈,客观来看,确实有他的闪光点。技术过硬,能在省里尖子云集的培训班拿到第二名,说明有真才实学;这次被诬陷,能沉得住气,最终等来组织还他清白,说明心性坚韧;女儿又对他如此死心塌地……
种种考量,利弊权衡,在谢广安心中激烈碰撞。
最终,他长长地、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那口气里,有无奈,有妥协,也有一丝对女儿选择的最终放手。
他抬起眼,目光再次落在谢薇脸上,那眼神依旧威严,却少了几分以往的凌厉,多了一丝复杂的疲惫和认命。
“公开处对象……”谢广安缓缓开口,每个字都像是斟酌过的,“可以。”
谢薇的心猛地一跳,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她难以置信地看着父亲。
萧雅姿也惊讶地看向丈夫。
“但是!”谢广安语气一转,恢复了以往的严肃,“有几个条件,你必须记住!”
“第一,公开,不等于张扬!要注意影响!尤其是在你们单位,要注意分寸,不能影响工作!”
“第二,他的最终结业成绩和分配,必须达到我之前说的要求!这是硬指标,没有商量余地!”
“第三,在你们结婚之前,”谢广安特别加重了“结婚”两个字,目光意味深长地扫过女儿,“行为举止必须合乎规矩!不能再惹出什么闲话!听见没有?!”
这第三条,几乎是明示了。谢薇的脸颊瞬间飞红,一直红到了耳根,她羞窘地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蝇却清晰:“听见了……爸。”
萧雅姿看着丈夫表了态,知道这事就算这么定下了。她心里五味杂陈,既有女儿终于不用再偷偷摸摸的心疼,也有对廖奎那未知前途的担忧,但事已至此,她也只能接受。她拉过女儿的手,轻轻拍了拍,语气带着无奈的叮嘱:“薇薇啊,你爸同意了,你们……就好好处吧。廖奎那孩子,经过这事,也算是个经得起考验的。以后……多带他回来吃吃饭。”
这简单的一句话,几乎让谢薇的眼泪掉下来。她知道,这已经是父母在目前情况下,能给出的最大限度的认可和祝福了。
“谢谢爸!谢谢妈!”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激动和幸福的泪光。
名分,终于落定了。
虽然前面还有父亲设定的条件,还有家庭成分的隐忧,还有未知的分配去向,但至少此刻,她和廖奎的关系,获得了来自她最重要家人的、迟来的、勉强的,却真实无比的认可。
她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个“惊喜”告诉廖奎。她知道,这对于他而言,意义同样重大。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来自她家庭的、对他这个人的初步接纳。
夜色渐深,谢薇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她望着窗外朦胧的月色,嘴角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明天,她要将这个好消息,亲口告诉他。她几乎能想象出,他听到这个消息时,那双总是沉静的眼睛里,会迸发出怎样明亮的光彩。
而对于依旧在招待所房间里,对着系统空间里那张写着“静候佳音”的纸条心潮起伏的廖奎来说,他期盼的惊喜,正在跨越夜色,悄然降临。一个属于他们的、更加明朗的未来,正在缓缓拉开序幕。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省农科院气派的大门口,给灰扑扑的水泥门柱镀上了一层淡金。经历了昨日的喧嚣与正名,农科院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与平静,上班的职工们三三两两,或推着自行车,或步行,说笑着步入大院。
廖奎起得很早,在招待所逼仄的水房里仔细洗漱完毕,换上了那件谢薇给他买的、也是他最好的一件藏蓝色青年装。衣服有些旧了,但洗得干干净净,熨烫得笔挺,穿在他高大挺拔的身上,显得格外精神。他对着模糊的玻璃窗整理了一下衣领,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压下心中因那个未知“惊喜”而翻腾的期待与一丝忐忑,这才迈步朝着农科院大门走去。
他的步伐沉稳有力,近一米八五的身高在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半个月的禁足和风波并未磨去他的锐气,反而因为沉冤得雪,眉宇间更多了几分经历过淬炼后的沉静与自信。这种混合着乡野的质朴与内在坚韧的独特气质,与周围大多带着书卷气或干部范儿的城市青年截然不同,引得一些路过的职工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
刚走到大门口,还没等他四下张望,一个熟悉的身影便如同翩跹的蝴蝶,带着一阵清新的香风,从侧面轻盈地跑了过来,不由分说地、极其自然地伸出手,挽住了他的胳膊!
是谢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