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被放弃的“种子”与深夜警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60年代》最新章节。

周主任?

廖奎和谢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周主任怎么会深夜来访?而且是以这种近乎隐秘的方式?

廖奎示意谢薇稍安勿躁,自己起身走到门后,轻轻拉开插销,将门打开一条缝隙。门外站着的,果然是穿着深色便装、戴着帽子、几乎融身于走廊阴影中的周主任。他脸上带着一丝疲惫,眼神复杂。

“周主任?您这是……”廖奎侧身将他让进房间,迅速关好门并插上插销。

周主任走进这狭小逼仄的房间,目光快速扫过屋内简单的陈设和脸色苍白的谢薇,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他摘下帽子,压低声音道:“长话短说,我待不了多久。”

他没有坐下,就站在房间中央,目光落在廖奎身上,语气沉重:“廖奎,谢薇,我今晚过来,不是以农科院培训部主任的身份,而是……作为一个看着小薇长大、和你父亲谢广安也有几分交情的长辈。”

这话让谢薇的眼圈瞬间又红了,她哽咽着喊了一声:“周叔叔……”

廖奎的心也微微一提,知道周主任此来,必然带来了至关重要的消息。

“老谢的事情,板上钉钉了,你们要有长期的心理准备。”周主任开门见山,语气带着无奈,“我今天来,是想告诉你们关于廖奎工作分配的一些内部风向。”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最终还是选择了直言不讳:“院里对于你的结业成绩是认可的,第一名毋庸置疑。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你是老谢的女婿,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按照现在的政策和风气,‘问题家属’不可能留在省城核心单位。”

廖奎沉默地听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眼神深处却是一片冰封的湖面。

“原本,以你第一名的成绩,进入省畜牧兽医工作站,或者留在农科院下属的实验场,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周主任的声音压得更低,“但现在,这些名额……已经被明确否定了。有人在会上提了你岳父的事情。”

廖奎立刻想到了张天成的影子。那个军区参谋长,其影响力显然足以渗透到农科院的人事安排上。

“那……院里现在的方案是?”廖奎平静地问道,仿佛在问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

周主任看着他这份超乎年龄的沉稳,心中惋惜更甚,叹了口气:“目前的初步方案……是将你分配到下面去。一个……比较偏远、条件也比较艰苦的基层公社兽医站。”

他没有说出具体地名,但“偏远”、“艰苦”、“基层”这几个词,已经足够说明问题。那意味着远离省城的资源和信息,意味着物质生活的匮乏,也意味着政治环境可能同样复杂,甚至因为天高皇帝远而更加直接和粗暴。这几乎是一种变相的“发配”。

“我尽力争取过,希望能安排一个稍好点的公社,但……阻力很大。”周主任的语气带着歉意和无力感,“这个决定,估计就在这一两天内就会正式公布。廖奎,你是个聪明孩子,也是个有本事的孩子,我希望你……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做好最坏的打算。”

房间内一片寂静,只有煤油灯芯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谢薇的眼泪无声地滑落,她紧紧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刚刚失去父母的消息,如今丈夫的前途也因为自己家的事情被彻底断送,发配边疆……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廖奎深吸了一口气,对着周主任,郑重地微微鞠了一躬:“周主任,谢谢您。谢谢您在这个时候,还愿意来告诉我们这些。”

这一声感谢是真诚的。在如今的风口浪尖上,周主任冒着风险前来通风报信,这份人情,弥足珍贵。

周主任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苦涩:“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到了下面,一切都要靠你们自己了。记住,少说话,多做事,谨言慎行。有什么过硬的技术,到哪里都饿不死人,但……也要懂得藏拙,明白吗?”

他这话意有所指,既是提醒廖奎依靠自己的兽医手艺安身立命,也是在暗示他不要过于显露锋芒,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明白。谢谢周叔叔。”廖奎再次道谢,这次换了个更亲近的称呼。

周主任点了点头,重新戴好帽子,拍了拍廖奎的肩膀:“好好照顾小薇,也照顾好自己。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说完,他不再停留,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拉开房门,迅速融入走廊的黑暗中,脚步声渐行渐远。

房门重新关上,狭小的房间里再次只剩下廖奎和谢薇两人,以及那令人窒息的、关于未来的、具体化的残酷预言——偏远,艰苦,基层公社兽医站。

廖奎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浓重的夜色,目光仿佛要穿透这黑暗,看清那未知的前路。被发配边缘地区……这在他的预料之中,但由周主任亲口证实,依旧让他的心沉了沉。

然而,在他的眼底深处,那冰封的湖面之下,却有一簇火苗悄然燃起。

偏远又如何?艰苦又如何?

他有系统空间,有【幸福小屋】这个终极避风港,有身边相依为命的妻子,有脑海中远超这个时代的知识和技能。

既然省城已无立锥之地,那么,就去基层!去边缘!或许在那里,反而能避开张伟父子锲而不舍的骚扰,获得一丝喘息之机,甚至……找到另一条通往北大荒的道路,或者积蓄力量,等待时移世易。

“薇妹,”他转过身,看向仍在垂泪的谢薇,声音沉稳而坚定,“看来,我们要换一个地方安家了。”

他的语气里,没有绝望,没有抱怨,只有一种接受现实并准备迎难而上的冷静与决绝。

时代的洪流将他们冲向边缘,但他们绝不会就此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