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挖金鳖(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栀兰和她的儿女们》最新章节。

带家属的职工可以分到半铺火炕单住,算有了个自己的小窝了。宿舍里大人、孩子、老人,一个个南腔北调地凑合在一起,像个戏院,好不热闹。

山东大汉老张头总爱哼吕剧,调门儿破得像漏风的风箱;四川来的李婶把辣椒挂在窗台上,红彤彤的一片像过年一样喜庆。

相处得好的,跟一家人似了,你尝尝俺家的大枣,我尝尝他家的辣椒。你来我往,互相帮衬。

当然,也有极少数打得不可开交。小孩子的脸被抓破啦,肥皂叫谁给切去一角啦,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

嘉濠和哥哥也住进了职工宿舍的大火炕。每间宿舍里都是南北两铺大炕,一铺炕上有八个人的铺位,农忙的时候,最多挤过十五个人。

"新来的?" 一个操着山东口音的大汉翻了个身坐了起来,露出胸口的黑毛,"赶紧占个地方,炕稍还剩两个铺位。"

十几个挤在一起,想翻个身都不太容易。有的人起夜出去解个手,回来就躺不下了,不是左边多出一条腿,就是右边又伸出一只胳膊。气得一边骂骂咧咧,一边使劲往两边掀。

嘉濠被挤得贴在墙上,听着身边此起彼伏的鼾声,突然想起煤矿的巷道 —— 同样的拥挤,在炕上躺着总要比那里温暖得多。

屋里的气味难闻的叫人没法形容。出了一天的臭汗,哪有地方洗澡。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有些“臭脚”,他们竟然能做到每天晚上都不洗脚,简直熏得人上不来气。

嘉濠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把他的鞋拎到门外放着。渐渐地,舍友们达成了默契,谁最后上床,都会捏着鼻子把“臭脚鞋”拎到门外去。

干一天的活,嘉濠的头只要一沾上枕头,就能一动不动地一觉睡到天亮。

东北的大火炕睡起来可真舒服。尤其到了春天,人困马乏,在热热乎乎的炕头上烙一晚上,早上起来浑身轻松,精神十足。

哥哥被分到了马队喂马,嘉濠分到了农业组。嘉濠上班的第一天是往大田里送肥料。

马车到马厩装完了马粪,一辆接着一辆地排成长龙,浩浩荡荡地往大田里走,场面像大会战一样的壮观。

嘉濠坐在车尾,看老孙头把鞭子甩得噼啪响,枣红马脖子上的铜铃一颠一颠地铛叮当作响。响亮的吆喝声和清脆的甩鞭子声,嘉濠听起来是那么动听悦耳。

远处的拖拉机突突地开过来,犁铧翻开油黑的土地,"看见没?那是 ' 东方红 ' 拖拉机。" 老孙头往车辕上磕了磕烟袋,"咱队里有五台呢,这些全是它们耕出来的。"

望着远处两台通红的拖拉机,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黑土地里你追我赶,嘉濠激动不已,他的心随着拖拉机的轰鸣声早已飞到栀兰的身边。

大大在饲料厂干了两个月,一有时间就到处转,想琢磨个地方盖几间大房子。

他受老爹的影响,一辈子就喜欢高屋大院。他希望将来不管到哪里,都要找个宽敞地方多盖几间屋子,等儿女们成家了,把他们都拢在一块,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热热闹闹过日子。

场部的职工住宅是统一分配的,面积特别小,一小间一小间的。进了门除了火炕就没多大地方了。地上想站三个人,就转不开身了。

如果家庭人口确实多,想要自己建房的话,肯定没有太好地方,不是沟边就是斜坡,大大最忌讳这个了。

“房子盖不了,这个地方便不可久留哇——”大大跟唱古书一样,扬着腔调自言自语,“走啦,去挖金鳖,要盖趁早哇——。”

大大还是那个习惯,说走就走。他辞掉了饲料厂的工作,唱唱咧咧地走到了二队。

生产队的政策要比场部宽松多了,一共也没有多少个职工。地方有的是,只要符合自建条件,选好了位置找领导批一下就行了。自已盖还能缓解公家的一些压力。

七月的傍晚,嘉濠坐在河边洗脚。河水清冽,倒映着王脖山的影子。

他望着天边的晚霞,心想 “共产主义”—— 不就是这样吗?有房住,有饭吃,有活干,还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