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话 我的模型预测:他会为我挡下危险(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深海缉恋》最新章节。
技术科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把林小满的影子拉得老长,贴在满是数据表格的电脑屏幕上。凌晨三点,整个警局只剩这里还亮着灯,咖啡杯里的残渣结了层褐色的壳,鼠标垫边缘被反复摩挲得发毛——她已经对着屏幕熬了整整八个小时。
屏幕上,大数据模型正以每秒百次的频率迭代运算,绿色的风险概率曲线像条不安分的蛇,在“沈严”这个名字对应的坐标上反复跳动。林小满咬着笔头,指尖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组参数:“行动类型:潜入军供站G区仓库;目标:核实沈建国领料单真实性;风险变量:未知守卫数量、监控盲区、沈严肩伤恢复度……”
按下回车键的瞬间,曲线骤然稳定,在“沈严为保护林小满受伤概率”那栏,跳出个刺眼的数字——92%。
林小满的心脏猛地一沉,像被浸了冰水的铅块砸中。她盯着那个数字,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键盘上的“Delete”键,却迟迟没按下去。数据不会骗人,这是她一直坚信的准则,可此刻,这个由她亲手算出的概率,却让她宁愿相信是模型出了错。
她点开模型的底层代码,一行行核对。屏幕右下角弹出个小窗口,是过往行动的关联数据:红泥港码头,沈严为护她挡钢管,肩伤初次撕裂,风险概率89%;槟城水族馆,他替她挡子弹,左肩缝了七针,风险概率91%;造船厂通风管道,他用后背替她抵住坍塌的管道碎片,旧伤复发,风险概率90%……
几乎每次行动,只要她在,沈严受伤的概率都会飙升到90%左右。这个规律像道无形的枷锁,缠得林小满喘不过气。她想起沈严左肩那道蜿蜒的疤痕,从肩胛骨一直延伸到锁骨,像条狰狞的蜈蚣,每次换药时,纱布揭开的瞬间,那片泛着粉红的新肉都刺得她眼睛生疼。
“又在跟数据较劲?”
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带着点刚睡醒的沙哑。林小满猛地回头,撞进沈严带着血丝的眼睛里。他穿着件黑色的连帽衫,帽子歪在一边,左手还提着个白色的纸袋,上面印着“甜莓坊”的logo——是她上次说“加班时吃点甜的能提神”的那家店。
“你怎么来了?”林小满慌忙最小化模型窗口,指尖因为紧张而发颤,“这个点你不是该在宿舍休息吗?”
沈严没回答,只是把纸袋往桌上一放,掏出杯草莓奶盖,杯壁上还凝着水珠。“小李说你在技术科待了一天,”他把吸管戳进奶盖,推到她面前,“队长特批的‘加班福利’。”
林小满看着那杯奶盖,粉色的泡沫顶撒着细碎的草莓干,和她第一次在奶茶店喝到的一模一样。那天沈严坐在对面,用吸管戳着泡沫说“像粉色泡沫”,眼神里藏着她当时没看懂的温柔。
“谢谢。”她拿起奶盖,指尖碰到冰凉的杯壁,却没喝,只是低头盯着杯底的漩涡,“你……肩伤怎么样了?上次造船厂那下,没恶化吧?”
“死不了。”沈严的语气很随意,却下意识地用右手按住左肩,那里还贴着块活血化瘀的膏药,“医生说再养半个月就能拆绷带,不影响抓毒贩。”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没关掉的Excel表格上,“在做什么模型?看你表情,不像好事。”
林小满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知道沈严的脾气,要是让他知道模型预测他有92%的概率为自己受伤,他肯定会笑着说“数据都是瞎扯”,然后下次行动该挡还是会挡。可她不敢说,怕自己的担忧会变成某种诅咒,更怕看到他满不在乎的样子——那种把危险当家常便饭的态度,比模型上的数字更让她心慌。
“没什么,”她赶紧岔开话题,点开另一个文件夹,里面是军供站G区仓库的平面图,“在分析下次行动的路线。技术科还原了沈建国的领料单,发现他领取的‘特殊制冷剂’,其实是制作冰毒的关键原料,而且领取量是正常需求的十倍。”
沈严的表情瞬间凝重起来,凑到屏幕前。仓库平面图上,G区被标成了红色,周围布满了监控点位,只有西北角有个极小的盲区,标注着“通风管道入口,直径50cm”——和造船厂实验室的管道型号一模一样。
“这里是唯一能潜入的地方,”林小满的指尖划过那个盲区,“但管道年久失修,可能存在坍塌风险。而且根据领料单日期,1998年6月17日那天,沈建国领取的原料,正好够制作五十公斤冰毒,而李国安就是第二天失踪的。”
沈严没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摸出支铅笔,在图纸上圈出个位置:“这里是仓库的中控室,只要能潜入这里,就能调取1998年的监控记录。”他顿了顿,看向林小满,“你留在外面接应,我进去。”
“不行!”林小满想也没想就拒绝,声音比预想中高了些,“中控室门口有三道门禁,都是军用级别的,你一个人进去太危险。而且你的肩伤……”
“我的伤不影响。”沈严打断她,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你懂技术,留在外面能远程破解门禁,比跟我进去安全。”
林小满看着他紧绷的侧脸,突然想起模型上的92%。如果她留在外面,这个概率会不会降低?可她又不敢赌——沈严对军供站的布局虽然熟悉,但G区仓库在他父亲沈建国离职后进行过改造,新的监控点位和陷阱,模型都无法完全预测。
“我跟你一起进去。”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种破釜沉舟的执拗,“我的数据模型能实时分析风险,比远程破解更靠谱。而且你忘了?在造船厂,是我用Excel公式打开的门禁。”
沈严盯着她,眼神复杂得像团雾。他知道林小满的脾气,一旦决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就像上次在红泥港,明明吓得手抖,却非要攥着折叠刀跟他冲进去;像在水族馆,明知有埋伏,还是要跟着他跳通风管道。
“好。”他最终还是点了头,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动作带着难得的温柔,“但你答应我,一旦发现危险,立刻撤退,别管我。”
林小满的鼻子突然一酸,赶紧低下头,假装喝奶盖。粉色的泡沫沾在嘴角,甜得发腻,却压不住心里的涩。她知道,这个约定根本没用。就像模型预测的那样,真到了危险时刻,沈严肯定会把她推开,自己挡在前面,而她,也绝不会丢下他不管。
接下来的两天,林小满把模型改了一遍又一遍,试图找到降低风险的方法。她调整参数,加入“沈严肩伤恢复系数”“林小满反应速度”“门禁破解时间”等变量,甚至把两人的步频、呼吸节奏都输了进去,可无论怎么改,“沈严受伤概率”始终在90%左右徘徊,最低也只有88%。
“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沈严在训练室教她格斗时,看着她皱着眉念叨模型,突然开口,“你再厉害的模型,也预测不到我会怎么保护你。”
林小满的动作顿了顿,拳头没忍住打偏了,正好撞在沈严的胸口。他闷哼一声,却没躲,只是抓住她的手腕,调整姿势:“出拳要快,手腕别晃。要是真遇到危险,你得先顾好自己,别让我分心。”
她看着他认真的眼神,突然问:“沈严,你为什么总护着我?模型说这是‘无逻辑保护欲’,不符合常理。”
沈严的动作僵了一下,别过脸,耳根有点发红:“哪有什么为什么,你是队里的技术核心,保护你是应该的。”
这个答案太官方,林小满根本不信。她想起在通风管道里,他后背贴过来的温度;想起在红泥港,他把她护在身后,肩伤渗血时的表情;想起在医院,他握着她的手,说“别担心”时的语气。那些瞬间里的在乎,根本不是“保护技术核心”能解释的。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沈严突然转过身,眼神里带着种她从未见过的坦诚,“1998年,我爸把你抱回沈家,说你是‘要护着的人’。那时候你才三个月大,颈后那片胎记红得像草莓,我总偷偷抱你,怕你哭。后来你被林叔接走,我爸还总跟我说,‘以后要找到小满,护好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