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雍熙北伐(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幕:太子聊天室》最新章节。
反倒是赵大的后代重新接过了皇位,当真是命运不可以言,不过赵大的后代再支撑个100多年后,照样是孤儿寡母的情况下投降了。
当真是天理昭昭,报应循环,百试不爽。】
而此时天幕上的赵二已经被赵大用盘龙棍不知问候多少次。
不过好歹也是自己的亲弟弟,不可能真的直接打扁,再说赵大也没有那么强大的力量,直接把赵二打成二维生物。
当然这一次的北伐失败并没有让赵二彻底放弃,至少他认为并不是他不努力,实在是将士们过于疲劳,还需要好好休养一番。
当然为师之后赵二对于将士们并没有特别的调养,反倒是给他们了一副阵图,让他们按照阵图上来,征战沙场。
高端的微超大师就是这样,料事如神,当然从他布置的阵图来看确实算得上攻守兼备。
但是每一次都必须要投入至少十几万的军队,并且这些军队必须要配合得当,至少需要有一位能统领十几万名大兵团的将领来指挥。
当然那种级别的将领,宋朝不是没有只是赵光义真的敢用吗?真的能找得到吗?
当然,不论如何,至少几年后,赵光毅还真找到了进攻潦草的机会,那就是老黄历已经死了,萧燕燕已经成为了萧太后。
夺回燕云十六州,抢了萧太后,抱着这个想法,宋太宗再一次发动了雍熙北伐。
- 背景
- 辽朝方面:983年辽景宗去世,辽圣宗继位,年仅十二岁,由萧太后主政。萧太后初秉国权时,面临母寡子弱、皇族势力强大、宋军威胁等问题。
- 宋朝方面:宋太宗统治内部逐步稳定,文治上编成《太平御览》,欲以武功洗刷高梁河之战的耻辱。同时,宋太宗误判萧太后主政的辽朝局势,认为有机可乘。
- 过程
- 宋军兵分三路:986年春天,宋太宗命曹彬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骑水陆都部署,率东路军向雄州、霸州方面推进;米信为西北道都部署,率军出雄州;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出飞狐;潘美、杨业为正副统师,率西路军出雁门伐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宋军的战略是东路军牵制辽军主力,中西路军攻略山后,再合兵幽州城下与辽军决战。
- 宋军初期顺利:北伐开始后,宋军诸路皆捷。
曹彬攻克固安南城、涿州;田重进于飞狐北破辽兵;潘美在西陉痛击辽军,克寰州、朔州、应州、云州;米信在新城大败辽军。
可以说此时的战果十分丰厚,应当稳定战果,但该飘的人迟早还是要飘了。
- 辽军反击与宋军溃败:辽承天太后萧绰集中主力先攻宋东路军。曹彬部因被耶律休哥断了粮道,退师雄州,后又在诸将要求下裹五日粮再攻涿州。宋军因炎暑、缺粮、疾乏,战斗力下降,弃涿州而退。耶律休哥率辽军追击,在歧沟关大败宋军。
- 结果
- 东路军惨败:曹彬的东路主力大败,损失惨重,大量宋军被杀、溺死或被俘,辽军进封耶律休哥为宋国王。
- 中西路军受挫:中路军田重进全军而返,但西路军在护送百姓内迁时,因监军王侁不纳杨业建议,且与主帅潘美指挥失误,杨业陷入重围,负伤被俘后绝食而死。
- 影响
- 战略转变:宋朝失去了攻取幽云的良好机会,战略由进攻转为防御,宋辽之间的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后宋辽又进行了几次战争,北宋在对辽关系中逐渐处于守势。
- 军事反思:此次战役暴露了北宋军事制度的一些问题,如兵将分离、指挥不畅等,对北宋军事制度的改革和调整产生了一定影响。
- 士气与信心:宋军的失败对北宋的士气和信心造成了沉重打击,使得北宋朝廷内部对于是否继续进行北伐等军事行动产生了更多的争议和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