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憋屈,没有意义(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悟性逆天,云爆白象》最新章节。

这些考量固然重要,但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否也应该容纳一些‘不计成本’的梦想?一些能够激发整个民族想象力、凝聚全体人民意志的宏伟目标?”

文章的结尾,严教授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写道:“星空,是悬在我们头顶的永恒考卷。

它考验的,不仅是我们的智慧和能力,更是我们的格局与梦想。

是满足于在地球这个摇篮里安稳度日,还是勇敢地迈出探索宇宙的第一步,这将决定我们文明在未来历史坐标系中的位置。”

这篇文章,就像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它太“正确”了。

站在了科学精神、人类文明、民族梦想的制高点上,用一种宏大叙事,巧妙地解构了林舟路线的合理性。

没有说“小灵通”不好,没有说“核电站”不对,它只是用一种更“高级”的价值标准,暗示这些东西“格局不够大”、“雄心不够远”。

首都大学的图书馆里,阅览室的角落,几名物理系的年轻教师和博士生围坐在一起,面前就摊着那本《科学与前沿》。

“严老这篇文章,写得太有水平了!”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激动地挥舞着手臂,“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我们是搞物理的,我们的目标本就应该是星辰大海,是宇宙的终极奥秘!现在呢?天天在实验室里研究什么半导体材料的掺杂浓度,为了提高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光电转换效率,耗费无数心血。

不是说这没意义,但总觉得……憋屈!”

“是啊,”旁边一人附和道,“我弟弟在林总师的那个太阳能项目组,听他说,他们现在的核心任务,就是怎么把电池板的成本再降低百分之五。

百分之五!这听起来像不像一个会计在做报表?科学的浪漫和激情在哪里?”

“你们不能这么说,”一位稍微年长些的教师试图反驳,“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林总师的路线,是最符合我们国家当前实际情况的。

先把基础打好,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这有什么错?”

“没错,但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最开始说话的年轻人立刻反驳道,“我们是在‘走路’,可人家已经在‘飞’了!等我们终于能让每个哨所都用上电灯的时候,人家的旗帜可能已经插遍了太阳系!到时候,历史会怎么评价我们这一代科研工作者?是评价我们精打细算,还是评价我们错失了整个大航天时代?”

这番话,让那位年长的教师也陷入了沉默。

他无法反驳,因为这种对“错过时代”的恐惧,同样也存在于他的内心深处。

类似的争论,在龙国几乎所有的顶尖学府和科研院所里同时上演。

“登月热潮”和严教授的文章,像一种催化剂,让许多原本深藏于心的、对现实科研工作的枯燥与不满,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尤其是那些年轻的科研人员,他们精力充沛,富于幻想,对荣誉和伟大事业有着天然的渴望。

在他们看来,在戈壁滩上顶着风沙调试太阳能板,或者在城市的地下管道里铺设光缆,无论其现实意义多么重大,在“浪漫”程度上,都远远无法与设计一枚飞向月球的火箭相提并论。

“搞登月”,迅速成为了一个时髦、尖端、富有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代名词。

而相比之下,那些“接地气”的民生科技项目,则被一些浮躁的声音,贴上了“平庸”、“琐碎”、“缺乏想象力”的标签。

这股暗流,终于不可避免地,渗透进了林舟亲自缔造和领导的核心团队——位于首都西山脚下的“七号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