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灰烬里的坐标(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荆棘中的常春藤》最新章节。

不是玻璃,不是骨头,而是信任,是希望,是一个孩子对世界最后的依恋。

她睁开眼,紧紧攥着那页纸,指甲陷进掌心。

窗外,夜色浓稠如墨。

远处厂区的灯一盏盏熄灭,唯有她手中的残页,像一片不肯化为灰烬的证词,在黑暗中微微发烫。

她拿出手机,打开通讯录,指尖停在那个名字上——江予安。

屏幕映出她苍白的脸,和眼中尚未熄灭的火光。

林野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迟迟没有按下拨号键。

手机映出她疲惫的轮廓,眼底却燃着一簇不肯熄灭的火。

她想起张雨桐日记里那句“他们都说我疯了”,心口的银痕轻轻一颤,不是疼痛,而是一种奇异的共鸣——仿佛那页残纸上的绝望,正通过某种隐秘的频率,与她自身的创伤共振。

她终于点了通话。

铃声响了三下,江予安接起,声音低缓,像夜风掠过博物馆空旷的廊道:“你找到她了?”

“没。”林野靠在厂区外一棵枯树边,声音压得很轻,“但我找到了她说过的话……烧剩的。她不是疯,是被所有人逼到无处开口。”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风从听筒里渗出一点杂音,像是他在踱步。

“报警。”他说,语气平静得近乎冷酷,“是你第一反应?”

林野咬了咬唇:“可她已经逃了一次。如果警方介入,她爸有关系……会不会反而把她推回那个家?”

“所以你在犹豫。”江予安的声音沉下来,“你想救她,又怕自己成了另一个施加压力的人。”

林野闭上眼。

心口的银痕微微发热,却不再撕裂般剧痛。

她忽然明白——她曾幻想自己能写尽苦难,就能拯救同类;可文字救不了正在溺水的人,尤其当她把自己放在高处,以“见证者”自居时。

“我不是她需要的英雄。”她喃喃道。

“她需要的,是有人相信她没疯。”江予安接了下去,仿佛看穿她的心,“你现在冲进去,可能逼她逃得更远。她还在躲,说明还没准备好对抗。而你,也不能再扮演‘救世主’了。”

林野深吸一口气,指甲掐进掌心。

她知道自己曾渴望通过拯救他人来完成自我救赎,可那不过是把伤口披成披风,走一条更痛的路。

她打开扫描软件,一页页拍下日记残片。

焦黑边缘、泪痕晕染的字迹、那句“我妈的手还在拍打盖子”……她将图像处理成匿名文件,附上一段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分析:

情绪波形图显示,叙述峰值集中于夜间22:17-23:03,与家属区监控中洗衣机运行时段吻合;声纹模拟还原出多人对话轨迹,坐标定位源自墙体情绪残留强度分布。

结论:非虚构性创伤记录,受害者仍处于隐蔽状态。

最后,她加上一行字:

她需要的不是英雄,是有人相信她没疯。

发送对象:三家妇女庇护所、两个心理援助机构、一个专注家暴干预的公益组织。

全部匿名。

当晚十一点,服装厂宿舍区终于有了动静。

工人们三三两两归来,脚步拖沓。

林野裹紧外套,蹲在楼道阴影里,远远望着B区3栋入口。

终于,一个瘦小的身影出现。

张雨桐比照片上更单薄,工装裤沾着线头,脸色苍白如纸。

她低头刷卡进门,动作机械,像一具被日复一日的恐惧磨损的躯壳。

林野没有上前。

她等张雨桐进屋,确认门锁好,才悄然起身,从包里抽出一张折好的纸条,轻轻塞进门缝。

上面只写了三行:

市妇女庇护所热线:xxx-xxxx-xxxx

心理援助24小时专线:xxx-xxxx-xxxx

你说的都是真的,我听见了。

她转身离开,脚步轻得像怕惊醒什么。

走出十米,心口银痕忽然轻轻一跳——不是痛,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共鸣,像两颗伤痕之间,终于有了回应。

而在207室,张雨桐正准备睡觉,弯腰时瞥见门缝下的纸条。

她愣住,迟疑地捡起,展开。

灯光下,那行手写的画像一道裂开的光。

她手指剧烈颤抖,盯着那行字看了十分钟,呼吸越来越浅,眼眶发烫。

最终,她缓缓打开手机,新建备忘录,一字一句,把号码抄了进去。

窗外,夜色依旧浓稠。

而在城市另一端,某栋写字楼的会议室里,一盏灯悄然亮起。

门开处,李维抱着文件夹步入,神情冷峻。

角落阴影中,一个穿着后勤制服的身影默默调整着手中的设备,镜头对准了长桌中央的录音笔。

空气里,某种无声的对峙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