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她没烧的那页(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荆棘中的常春藤》最新章节。
她没有立刻推门进去。
而是静静站着,听着屋内的寂静,像等待某种回应。
片刻后,她走向阳台。
那盆焦黑的山茶花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盆新换的土,深褐湿润,一直填到盆沿,平整得近乎刻意。
花茎底部缠着一圈细麻绳,打结的方式笨拙却牢固,仿佛怕它撑不住未来的生长。
林野蹲在阳台,指尖仍停留在那圈麻绳上。
粗粝的纤维吸饱了水汽,微微发胀,像是刚从一场沉默的仪式中苏醒。
她凝视着新土——深褐、紧实、几乎要溢出盆沿,仿佛埋藏了什么不可见之物。
那句“土要深,根才不会飘”在脑海里反复回响,像一句迟到二十年的暗语。
她忽然明白,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换盆。这是回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母亲从未说过爱,也未曾拥抱过她,可此刻这盆花、这土、这笨拙打结的麻绳,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沉重地落在她心上。
她想起孙医生说的:“你外婆说不出痛,而你母亲……学会了用行动代替言语。”原来周慧敏不是不懂如何表达,而是她的语言早已被代际的创伤扭曲成了一种近乎宗教般的仪式——每月十五去花园,是她对母亲记忆的供奉;如今为一株枯死的山茶换土,或许是她第一次,将这份祭礼转向了女儿。
林野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客厅。
门虚掩着,灯光从缝隙漏出。
她轻步走过去,没有敲门,也没有推门而入,只是静静立在门外。
周慧敏坐在书桌前,背影僵直如碑。
那本烧去一角的空白日记摊开在桌上,纸页泛黄,边缘焦黑卷曲。
她手里握着一支旧式钢笔,笔尖悬停在纸面上方半寸,迟迟未落。
没有字迹,也没有合上。
时间仿佛凝固在这一页留白之间。
林野没动。
她知道,那一行未落的墨痕,是比千言万语更艰难的跋涉。
她转身走向自己房间,轻轻关上门。
靠在墙边坐下,她闭上眼,任思绪沉入黑暗。
梦来得毫无预兆。
她站在一座坍塌的图书馆中央,穹顶碎裂,月光斜洒在倾倒的书架间。
碑林已化为尘土,唯有老秦的雕刻刀孤零零插在地面,刀柄上缠着一根褪色红绳——那曾是他妻子留下的唯一信物,也是他一生未能送出的告白。
风穿过废墟,发出低语般的呜咽。
她走近,伸手握住刀柄。
冰冷的金属竟泛起温热,刀身映出一张熟悉的脸——是母亲,年轻时的模样。
嘴唇微动,似有万千话语欲说还休。
但这一次,林野没有侧耳倾听,也没有追问“为什么”。
她只是看着她,然后,轻轻点头。
那一刻,心口的月牙形荆棘纹突然不再隐痛,反而泛起一阵温润的暖意。
她低头,仿佛能看见那纹路正悄然变化——第二层环纹缓缓闭合,如同一道长久未愈的伤口,终于结痂。
她惊醒在晨光微露时分,胸口平静得陌生。
她抬手按住那片皮肤,那里不再有刺痛,也不再有灼烧感,只余下一种近乎温柔的知觉,像心跳与呼吸达成某种久违的和解。
她起身推开阳台门。
清晨的空气清冽,新叶上凝着一滴露水,在初阳下颤巍巍滑落,坠入泥土,无声无息。
与此同时,书房内,周慧敏终于落下第二句话。笔迹颤抖,却坚定:
“今天,花……活了。”
窗外,城市渐次苏醒。
一辆快递车驶过街角,车身广告牌闪着模糊光影,隐约可见一个展览海报的轮廓:灰白色调中浮现出一行小字——“情绪留白:那些未被命名的瞬间”。
林野的目光不经意掠过那抹反光,心头忽地一动,像是有什么遥远的声音,在寂静中轻轻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