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别卖了,别卖了!(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最新章节。

祁同伟哈哈一笑:

“那你可得准备好巴掌了,再说了,这趋势至少还得维持二三十年,你得抽多少人?”

别说未来二三十年了,就是再往后推四五十年,对阿美心生向往的人也数不胜数。

赵瑞龙问:

“你还是没说清楚,为啥非得找这些劳模?”

祁同伟回答:

“当一个单位出了问题,跟其他社会组织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真正干事的人还在干事,但该有的保障和待遇却迟迟不到位。”

“掌权的往往是一群只会耍嘴皮子的人。”

“你要是把企业换成国家,代入东大的那段历史,就明白了。”

赵瑞龙听后陷入沉思。

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国家将亡,怪事频出。

朝堂之上听不到正直的声音,尽是一帮口是心非的家伙。

祁同伟微微一笑:

“我们要撬人的单位已经病了,而农机厂反倒还健康得很。”

“他们给不了的,我们可以给,而且还能给得更多。”

“最关键的是,我们付现金!”

他问赵瑞龙:

“我们要找的第一个人是谁?”

赵公子立刻翻开刘新建提供的资料:

“第二农机厂的薛向阳!”

“小薛!小薛!”街口的大爷扯着嗓子喊,“有你电话!”

巷子尽头探出个脑袋:

“来了!”

薛向阳今年四十岁,出生在建国前,亲历了东大这段新历史的种种变迁。

他是老三届的一员,但因是家中的小儿子,再加上政策照顾,免去了上山下乡的命运。

那时候高中毕业已经算是高学历了,薛向阳毕业后被分配到第二农机厂,从此扎下根来,成为厂里的技术中坚。

他为人老实、低调、勤勉,从不放松学习,是厂里重点培养的技术骨干。

年年评先进、选红旗手,名单里总有他。

他衣着朴素,常年伏案工作,戴着一副厚镜片的眼镜,眼镜腿上还缠着胶布。

走路沉稳,一步一个脚印。

薛向阳拿起话筒,电话那头竟是他侄女的声音:

“三叔,我妈住院了,县城医生说要五百块治病。”

“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三叔,你能帮帮吗?”

薛向阳沉默片刻,问:

“你还能吃上饭吗?”

侄女哽咽着说:

“我饿两顿没关系,可我不想失去妈妈!”

薛向阳咬咬牙:

“你先吃饭,我来想办法。”

“别亏待自己。”

侄女破涕为笑:

“谢谢三叔!”

电话挂断,薛向阳站在原地发了会儿呆。

她谢我?

其实我更该谢她才对!

那年头,本来在农机厂工作的老大主动让位,让薛向阳顶了岗,自己去了农村当了农民,一去就是几十年。

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那时候,工人和农民之间的差距是天壤之别。

哪怕到现在,这种差距也没消失——要是村里没别的收入,光靠种地,农民的生活水平远远比不上工人。

薛向阳放下电话,匆匆赶回家。

一进门就问:

“家里还有多少钱?”

妻子默默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铁盒——不是银行卡,也不是存折。

“只有一百块了。”

“这是过年前留下的,顶到开春的伙食钱。”

薛向阳身子晃了一下:

“就这么点?”

妻子叹道:

“厂里从年初就没发过工资,你不是不知道……”

薛向阳站了一会儿,低声说:

“嫂子病了,住进县城医院了,小囡说要五百块才能治病。”

“我去借点。”

妻子下意识地护住铁盒,又松开手:

“嫂子要紧,你先拿去用吧。”

薛向阳叹了口气:

“还是我去借吧,家里也得吃饭。”

说完,他转身就往外走。

身后的妻子突然捂住脸,无声地落泪。

半小时后,薛向阳站在厂门口抽烟。

他刚才去找厂长借钱了。

厂长叹了口气:

“老薛啊,你是厂里的老同志了,厂里什么情况你心里不清楚?”

“年初都没发工资,好多人来找我诉苦!”

一边说着,一边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抿了一口,又放下,接着继续叹苦经。

“我也不容易啊!”

他啰啰嗦嗦说了一堆。

薛向阳没听清厂长说了什么,他被一股清新的茶香吸引住了,定睛一看,果然是上等的碧螺春。

厂长足足讲了半个多小时,随后抬手看了眼表——不是松江牌,也不是首都牌,是国外进口的机械表。

“我得进城一趟,等我回来,应该就有办法了。”

薛向阳便坐在厂门口等着,等着厂长回来。

他自己舍不得花钱买烟,这支烟是厂长给的,黄盒的,貔貅牌!

想起今天发生的一切,薛向阳心里涌上一股烦躁,感觉快要憋出病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