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天命所归(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清朝小说集》最新章节。
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后金政权,佟佳氏被调入正黄旗任职。皇太极借请教汉文典籍频繁接触佟佳氏,二人共赏《三国演义》引发思想共鸣。
春日的盛京,柳絮飞扬。努尔哈赤端坐在大殿之上,环视着跪拜的群臣,目光如炬。自去年在赫图阿拉称汗以来,八旗将士士气高涨,如今正式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大殿外,新制的黄龙旗猎猎作响,在朝阳下泛着耀眼的金光。
"佟佳氏听令。"努尔哈赤浑厚的声音在大殿回荡。
身着正黄旗铠甲的佟佳云舒立即出列,单膝跪地:"臣在。"
"即日起调任正黄旗参领,协助本汗处理汉文典籍。"努尔哈赤抚须道,"听闻你精通汉学,正好为朕分忧。"
佟佳云舒心头一震。自从阿玛战死后,她女扮男装承袭父职已有三年,没想到今日竟得大汗亲自提拔。她余光瞥见站在一旁的皇太极,对方正若有所思地望着她,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似有星辰闪烁。
"臣必当竭尽全力。"她郑重叩首。
退朝后,佟佳云舒缓步走出大殿。春风拂过她的面颊,带着泥土的芬芳。忽然,身后传来脚步声。
"佟佳参领留步。"
她转身,见皇太极负手而立,一袭靛蓝色锦袍衬得他愈发挺拔。阳光透过云层,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四贝勒有何吩咐?"她恭敬行礼。
皇太极唇角微扬:"听闻参领精通《三国》,本贝勒近日研读时有些疑惑,不知可否请教?"
佟佳云舒心头微动。这部流传于辽东的奇书,她确实反复研读过多次。父亲生前常说,用兵之道,尽在其中。
"微臣不敢当'精通'二字,但愿为贝勒解惑。"
"那便说定了。"皇太极笑意更深,"明日午时,我在书房恭候。"
次日,佟佳云舒如约而至。皇太极的书房陈设简朴,却处处透着雅致。西窗下摆着一张黄花梨案几,上面摊开着几册书籍。她注意到案角放着一盏青瓷茶壶,壶嘴还冒着袅袅热气。
"参领请看这段。"皇太极指向《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一节,"曹操百万大军,为何败于孙刘联军?"
佟佳云舒略一思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曹军北来不习水战,又逢疫病,此乃天时不利;长江天堑,此乃地利不占;更兼将士离心,此乃人和不聚。"
皇太极眼中闪过赞许:"参领高见。依你看,我后金若要南下,当如何避免重蹈曹操覆辙?"
这个问题让佟佳云舒心头一凛。她谨慎答道:"用兵之道,贵在知己知彼。汉人城池坚固,若强攻必损兵折将。不如先巩固辽东,待时机成熟..."
"时机?"皇太极忽然打断,"何为时机?"
窗外一阵风吹来,书页哗哗作响。佟佳云舒看见皇太极在书页空白处密密麻麻的批注,其中"速战速决"四字格外醒目。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她分明看到他眼中燃烧的野心。这一刻,佟佳云舒忽然明白,这位年轻贝勒的抱负,恐怕远比表面看到的更为宏大。
"时机..."她轻声道,"或许是等明朝内乱之时?"
皇太极大笑:"参领果然聪慧!"他起身踱到窗前,背影挺拔如松,"大金若要入主中原,光靠武力是不够的。汉人的典籍、制度、匠艺,都值得我们学习。"
佟佳云舒望着他的侧脸,阳光为他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一个不同于努尔哈赤的未来图景。
此后数月,两人时常共读典籍。从《孙子兵法》到《资治通鉴》,从诗词歌赋到农桑技艺。每次讨论,佟佳云舒都能感受到皇太极思想的深邃。他不仅熟读经典,更能取其精华,思索如何用于治国理政。
一个夏夜,佟佳云舒在灯下批阅文书。忽然,侍卫通报皇太极到访。她匆忙整理衣冠,却见皇太极已大步走入,手中捧着一个木匣。
"这么晚打扰参领了。"皇太极将木匣放在案上,"这是新得的《永乐大典》残卷,想着参领必定喜欢。"
佟佳云舒又惊又喜。这部旷世巨着在辽东极为罕见,她只在父亲口中听过传说。打开木匣,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
"这...太珍贵了。"她指尖轻触发黄的纸页,声音微微发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