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科举纳贤暗流汹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清朝小说集》最新章节。
紫禁城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斑驳地洒在乾清宫的地砖上。孝庄太后端坐在暖阁内,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黄花梨木的扶手,目光落在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折。
"太后,您在想什么?"稚嫩的声音从身侧传来。八岁的顺治皇帝正襟危坐,一双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光芒。
太后收回思绪,慈爱地摸了摸儿子的小手:"哀家在想着,这江山该如何坐得更稳。"
窗外风声掠过,卷起几片落叶。顺治望向窗外,若有所思:"昨儿师傅教儿臣读书,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祖母,前朝那些人,是不是就是那不安分的水?"
太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皇上小小年纪,竟能悟出这般道理。不错,前朝余孽就如暗流,表面平静,实则汹涌。"她顿了顿,压低声音,"所以我们要疏,而非堵。"
"疏?"
"开科举,纳贤才。"太后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汉人读书人,最重功名。我们给他们前程,他们自然归心。"
顺治接过奏折,小手翻动着纸页:"这上面说要多设汉官职位?"
"正是。"太后点头,"多尔衮提议增设六部汉员,哀家以为可行。"
殿外传来脚步声,苏麻喇姑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太后,摄政王求见。"
太后眼中闪过一丝警觉,随即恢复平静:"宣。"
多尔衮大步走入,蟒袍玉带,气度不凡。他先向顺治行礼,而后转向太后:"臣有要事禀奏。"
"摄政王请讲。"太后神色淡然。
多尔衮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这是臣拟定的科举新制,请太后过目。"
顺治好奇地探头望去。多尔衮见状,竟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皇上也感兴趣?"
"朕想看看,如何能让百姓过得更好。"顺治天真却坚定地说。
多尔衮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躬身:"皇上圣明。臣以为,开科举不仅能笼络汉人士子,更能选拔真才实学之人,为国效力。"
太后接过文书,细细阅读。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蹙。殿内一时寂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增设明经、进士两科,广纳贤才..."太后轻声念道,突然抬眼,"摄政王,这明经科只考经义,不考策论,是何用意?"
多尔衮不慌不忙:"回太后,明经科取士,重在学问根基。策论虽能考校时务,但也容易让投机者钻空子。"太后若有所思地点头:"此事关系重大,需召集群臣共议。"
"太后英明。"多尔衮拱手,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深意。
当夜,慈宁宫灯火通明。太后独自站在窗前,望着满天繁星。苏麻喇姑轻轻走近:"太后,夜深了,该歇息了。"
"多尔衮今日之举,你怎么看?"太后突然问道。
苏麻喇姑迟疑片刻:"奴婢不敢妄言朝政。"
"但说无妨。"
"摄政王此举...看似为国选才,实则..."
太后冷笑一声:"实则是在为自己培植势力。明经科只考经义,不考时务,选出来的都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容易控制。"
苏麻喇姑低头不语。
太后长叹一声:"可眼下,我们也只能将计就计。明日朝会,你且看哀家如何应对。"
次日清晨,太和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多尔衮立于首位,神色肃穆。太后携顺治皇帝升殿,百官高呼万岁。
"众卿平身。"顺治稚嫩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礼部尚书出列:"启禀皇上,太后,摄政王所拟科举新制,臣等已详加研议,以为可行。"
话音刚落,一名满族大臣愤然出列:"臣有异议!增设汉官职位,恐削弱我满人根基!"
殿内顿时议论纷纷。多尔衮冷眼旁观,并不言语。
太后轻轻抬手,殿中立刻安静下来。"哀家明白各位的顾虑。"她声音平和却不失威严,"但天下初定,需以怀柔之道安抚汉人。科举取士,择优录用,不分满汉,方能长治久安。"
那满族大臣还要争辩,太后却已转向多尔衮:"摄政王以为如何?"
多尔衮躬身:"太后圣明。臣以为,可先在直隶试行,观其成效,再推广全国。"
太后满意地点头:"准奏。另,哀家以为明经科也应加考策论,选拔通晓时务之才。"
多尔衮眼中闪过一丝不悦,随即掩饰般地低头:"太后圣明。"
退朝后,多尔衮回到府邸。书房内,一个黑影正在等待。
"王爷,事情办得如何?"声音低沉。
多尔衮冷笑一声:"孝庄果然老谋深算。不过,她终究还是中了我的圈套。"
"此话怎讲?"
"你以为我真的在意那些汉人学子?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多尔衮端起茶杯,"只要掌握了选官之权,将来满朝文武,还不都是我的人?"
黑影沉默片刻:"王爷高明。不过,太后那边..."
"无妨。"多尔衮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她现在还动不了我。而且..."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我倒是很期待,这个年幼的皇帝,将来会如何对付他的皇祖母。"
与此同时,慈宁宫内,孝庄太后正对着铜镜梳妆。苏麻喇姑站在一旁侍候。
"你看这孩子,"太后忽然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民心的重要性。"
"是啊,"苏麻喇姑附和,"今早朝会上,皇上那番话,可真是震住了不少大臣呢。"
太后停下手上的动作,眼神变得深邃:"可是,这孩子太过聪明,未必是件好事。"
"太后担心..."
"担心什么?"太后打断她的话,"担心他将来会成为第二个崇祯?还是担心他会像他父亲一样,被亲王架空?"
苏麻喇姑噤声不语。
"所以我必须赶在多尔衮之前,教会他真正的帝王之术。"太后重新拿起梳子,"权力这东西,从来都是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安邦定国;用不好,就会引火烧身。"
深夜,乾清宫内,小皇帝还在灯下看书。太监们几次劝他休息,都被他拒绝。
"皇上,该歇息了。"一个小太监又来提醒。
顺治抬起头,眼神明亮:"朕还想再看一会儿。今日朝会上,皇祖母说的那些话,朕还想再想想。"
小太监无奈,只得退下。
顺治翻开一本书,那是他最喜欢的《资治通鉴》。他读到一段关于唐太宗的文字,不禁喃喃自语:"贞观之治,原来如此..."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顺治警觉地抬起头:"谁在那里?"
一个身影闪现,随即消失在夜色中。
顺治握紧手中的书,心跳加速。他这才意识到,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危险可能随时都在。
第二天,他特意去找太后:"皇祖母,朕昨晚好像看见有人在宫墙外窥视。"
太后正在品茶,闻言放下茶盏:"哦?你确定不是看错了?"
"朕很确定。"顺治认真地说,"那个人穿的是...是前朝的服饰!"
太后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你确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