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雪夜陈桥(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清朝小说集》最新章节。
“去把赫舍里留下的所有物品清单拿来。就说朕要整理一下先皇后遗物。”
“是。”小太监躬身退下。
康熙靠在龙椅上,闭目沉思。他知道,一场关于权力与真相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乾清宫,康熙睁开眼,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不管前方有什么样的危险和阴谋,他都必须揭开这个谜团。不仅为了赫舍里,也为了祖母临终前的嘱托。
朝会上,康熙如常处理政务。但在那些繁琐的奏章和请安声中,他的心思始终萦绕在昨夜的发现上。每一个细节都在他脑海里反复推敲:祖母突如其来的中风,那封神秘的密函,契丹语的遗言,还有那抹诡异的红玉粉末。
散朝后,他独自来到御花园。秋天的菊花开得正盛,金黄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康熙伸手抚摸着冰冷的汉白玉栏杆,突然想到赫舍里生前最爱的就是这种花。
"皇后娘娘当年种的菊花,今年开得特别好。"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康熙回头,是纳兰性德。"你来了。"
"奴才按您的吩咐,查了一些事情。"纳兰性德走近,声音压得很低,"赫舍里皇后去世前一个月,曾多次秘密召见科尔沁部的使者。而且......"
"而且什么?"康熙转过身,目光锐利。
"而且每次会见后,都会有红衣喇嘛出入坤宁宫。据当时值守的太监说,那些喇嘛行踪诡秘,每次都是深夜来,凌晨走。"
康熙的心猛地一沉。红衣喇嘛,这是蒙古特有的宗教人士。赫舍里身为皇后,为什么会频繁接触他们?
"继续查。还有,找到那些曾经服侍过皇后的宫女太监,一个一个审问。"康熙沉声道,"但是记住,动作要隐蔽。这件事,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朕在追查。"
"奴才明白。"纳兰性德犹豫了一下,"不过皇上,太皇太后那边......"
"祖母现在昏迷不醒,你让人密切观察她的状况。"康熙打断他的话,"尤其是要注意,有没有人趁机接近她。"
两人在菊花园中站了许久。康熙看着眼前盛开的花朵,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赫舍里会在密函中提到“红玉令牌”?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去查查内务府的典籍库,看看有没有关于红玉令牌的记载。"康熙突然说道,"另外,派人去科尔沁部,暗中打听最近几年可有什么异常之事。"
"是。"纳兰性德领命而去。
康熙独自在园中踱步。他的思绪回到了赫舍里去世那天。当时她确实是产后虚弱,但真的只是普通的病故吗?祖母临终前提到要保护的东西,会不会就藏在赫舍里的遗物中?
暮色渐沉,康熙回到乾清宫。小太监已经将赫舍里的遗物清单呈上。他仔细翻阅,目光在一个不起眼的条目上停住了:一块残缺的玉佩。
"这块玉佩现在何处?"康熙问道。
"回皇上,存放在坤宁宫的珍宝阁中。"小太监回答。
康熙沉吟片刻:"你去取来,就说朕要查看。记住,不要惊动任何人。"
等待的时间里,康熙再次翻开那份清单。他的手指在纸面上轻轻划过,突然发现纸张背面似乎有字迹透过来。他连忙将清单对着烛光细看,果然发现了几行极淡的字迹。
这些字迹显然是被人刻意擦去过的,但依稀能辨认出几个关键词:红玉、科尔沁、密约。
康熙的心跳加快了。看来,赫舍里确实发现了什么惊人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很可能关系到整个大清的安危。
小太监很快捧着一个锦盒回来。康熙屏退左右,亲自打开盒子。那是一块残缺的玉佩,通体呈现一种奇异的暗红色,在烛光下泛着幽幽的光泽。
他仔细端详,突然发现玉佩的断口处,竟然嵌着一些极细的粉末。凑近一看,那颜色和祖母指甲缝中的红玉粉末一模一样!
这一刻,康熙终于明白了什么。赫舍里的死,祖母的警告,还有这块神秘的红玉令牌,一定都指向同一个巨大的阴谋。
夜已深,康熙却毫无睡意。他将玉佩收好,决定第二天亲自前往坤宁宫。有些真相,或许就藏在那里。
第二天一早,康熙便以祭奠先皇后为由,带着几名亲信前往坤宁宫。这座昔日皇后居住的宫殿,如今显得格外冷清。
"皇上,这里已经封存多年。"掌事太监小心翼翼地说。
康熙摆摆手:"打开正殿。朕要亲自看看。"
正殿内陈设依旧保持着赫舍里生前的模样。康熙的目光在房间内扫视,突然被书案上的一方砚台吸引。那砚台的位置似乎略微偏移,与其他物件的整齐摆放格格不入。
"你们都退下。"康熙挥了挥手。
待众人退出后,他走近书案,轻轻转动砚台。伴随着细微的咔哒声,一面墙缓缓移开,露出一个暗格。
暗格里放着一个檀木盒子。康熙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叠信笺和一张地图。信笺上详细记录着科尔沁部与俄罗斯使节的秘密往来,而地图上则标注着数个特殊地点,每个地点旁都画着一个小小的红玉图案。
"原来如此......"康熙喃喃自语。这些证据表明,有人正在暗中策划分裂蒙古各部,并与俄罗斯勾结。而赫舍里发现了这个阴谋,才会招致杀身之祸。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康熙连忙将东西收好,刚走出暗室,就看见李德全慌张地跑进来。
"皇上!太皇太后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