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稻香与捷报(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穿成傻柱我狂一点怎么了》最新章节。

他心中还有更多计划,更多想法,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去实现。

“哥,想什么呢?”

何雨水端着一盘水果走过来。

“在想未来。”

何雨柱接过妹妹递来的苹果,咬了一口,清甜多汁。

“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对吧?”

何雨水仰头望着星空,眼中充满希望。

“当然。”

何雨柱坚定地说,

“我们会吃饱饭,会富强起来,会不再受人欺负。

这一切,都在不远的前方。”

何雨水似懂非懂地点头,她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哥哥的话,但她相信哥哥的眼光和判断。

这些年来,何雨柱做的每一个决定,最终都被证明是正确的。

“对了哥,下次我生日,你还能下厨吗?”何雨水趁机提出要求。

何雨柱笑了:“看你馋的。好,答应你,下次你生日,我亲自做一桌好菜。”

“太好了!”何雨水欢呼起来。

夜深了,家人陆续睡下。

何雨柱却毫无睡意,他拿出纸笔,开始给陇平回信。

在信中,他首先表达了热烈的祝贺,然后详细询问了新品种水稻的特性、适应性和推广可能遇到的困难。

他承诺将继续提供资金支持,并建议陇平尽快扩大试验种植范围,同时注意保持种子的纯正性。

写到这里,何雨柱停顿了一下,思考是否要提出那个建议。

最终,他还是写下了:

“陇平同志,我认为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建议你尽快整理研究成果,形成论文报告。

必要时,我可协助联系农业部门的相关领导,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

粮食安全事关国本,应当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封信时,东方已经泛白。

何雨柱毫无倦意,反而精神焕发。

他走出房门,深吸一口清晨新鲜的空气。

街角传来卖早点的吆喝声,炊烟袅袅升起,整个城市正在苏醒。

何雨柱信步走到街上,买了几份报纸。

头条新闻果然是半岛战场胜利的消息,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他微微一笑,心中充满自豪。

回到院中,他开始晨练。

一套太极拳打得行云流水,心中却在规划着下一步的行动。

粮食问题有了突破,接下来应该在哪些领域发力?工业?科技?教育?

练完拳,何雨柱看到父亲何大清正在院中修剪花草。

“爸,起这么早?”他打招呼道。

何大清放下剪刀,看着儿子:

“柱子,你昨晚说的那个水稻的事,我思来想去,觉得这事关重大。

你得确保这个消息传到该听到的人耳朵里。”

何雨柱点头:“我已经在做了。爸您放心,这件事会得到应有的重视。”

何大清满意地点头:“你办事,我放心。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深意,我看在眼里。”

何雨柱有些惊讶,他从未意识到父亲如此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

“别那副表情。”

何大清笑了,

“我是你爹,还能不了解你?我看得出来,你不是盲目投资,你是真的相信那件事能成。”

何雨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谢谢爸的信任。”

“不过,”

何大清话锋一转,“这么大的事,你就没什么别的打算?比如.…..见见相关领导?

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功绩啊。”

何雨柱摇摇头:“功劳是陇平和科研团队的。我只不过出了点钱,提供了点思路而已。

重要的是让龙国百姓吃饱饭,而不是谁得了功劳。”

何大清凝视儿子良久,最终欣慰地点头:

“好,好!我儿有胸怀,有格局!何家以你为荣!”

这时,张小娥也起床了,听到父子对话,接话道:

“可不是嘛!柱子从小就心善,见不得人受苦。

听说那年旱灾,他宁可自己饿肚子,把吃的分给逃难来的孩子。”

何雨柱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妈,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过去的事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本性。”

张小娥坚持道,“你现在有能力了,帮助更多的人,妈支持你。”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何雨柱倍感温暖。

在这个时代,他不仅找到了奋斗的目标,还拥有了温馨的家庭作为后盾。

早饭后,何雨柱前往单位。

找到助理,让他搜集农业相关的资料。

助理一头雾水,前不久何工还在研究电子产品。

这是要研究农业机械了?

助理疑惑,也问出来。

何雨柱微微一笑:“很快你就会明白。相信我,这将是未来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他没有透露水稻增产的消息,因为这个消息尚未公开。

但他必须提前布局,为即将到来的农业革命做好准备。

会议结束后,何雨柱独自在办公室沉思。

他拿出一张纸,开始勾勒未来的蓝图:

要推动农业机械化,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秘书进来通报:“何总,有一位姓王的先生找您,说是农业部的。”

何雨柱挑眉,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

他立即起身:“快请进来。”

来的是一位五十多岁、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自我介绍是农业部科技司的王司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何同志,冒昧来访,还请见谅。”

王司长开门见山,“我通过一些渠道得知,您资助的水稻研究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

何雨柱请对方坐下,倒上茶:

“确实如此。陇平同志领导的团队很不简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

王司长激动地前倾身体:

“亩产千斤,这是真的吗?我们已经太久没有听过这样的好消息了!”

“千真万确。”

何雨柱肯定道,“我这里有详细的报告和数据,您可以看看。”

他拿出陇平的信和相关资料,递给王司长。

王司长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越看越激动,手都有些颤抖。

“太好了!这太好了!”

他连声道,“何同志,您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龙国千百年的粮食问题,有望得到根本解决!”

何雨柱点头:“我明白。正因为明白,所以才全力支持这项研究。”

王司长紧紧握住何雨柱的手:

“我代表农业部,代表全国人民感谢您!

如果没有您的资助,这项研究可能根本无法进行!”

何雨柱谦虚地摇头:“功劳属于科研工作者,我只不过是提供了些许支持而已。”

“您太谦虚了。”

王司长正色道,“我知道,不仅是资金,您还在关键方向上提供了指导。

陇平同志在初步报告中提到了这一点。”

何雨柱有些意外,没想到陇平如此坦诚。

他原以为这位科学家会更多强调自己的贡献。

“王司长,现在最重要的是推广这项成果。”

何雨柱转换话题,“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和协调。”

“当然!当然!”

王司长立即表态,

“我回去就向部长汇报,尽快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核实和评估。

一旦确认,立即启动全国推广计划!”

两人又详细讨论了后续工作的方方面面。

何雨柱提出了许多建议,包括建立种子繁育基地、培训农技人员、制定补贴政策等,每一条都切中要害,令王司长惊叹不已。

“何先生,您对农业的了解之深,令人佩服!”王司长由衷地说。

何雨柱笑笑,没有解释。

作为穿越者,他见过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自然能够提出前瞻性的建议。

送走王司长后,何雨柱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繁忙的街道。

人们行色匆匆,为生活奔波,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一个关乎每个人饭碗的重大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这时,秘书再次敲门进来:“何总,有您的电话,说是从半岛前线来的。”

何雨柱心中一紧,立即接起电话。

话筒那头是一个熟悉的声音,用的是事先约定好的暗语。

何雨柱听完,简单回复:“明白,继续按计划进行。”

挂掉电话,他长舒一口气。

又一个好消息:由于物资及时到位,我军伤员死亡率大幅下降,战士们士气高涨。

双喜临门。

何雨柱决定,今晚再次下厨,为家人做一顿更加丰盛的晚餐。

这一次,他不仅要庆祝粮食增产,还要默默庆祝前线的胜利,庆祝这个正在崛起的国家迈出的每一步坚实的步伐。

窗外,阳光正好,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何雨柱知道,艰难的日子还未完全过去,但曙光已经显现,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

不仅是田野里的丰收,更是一个民族的丰收,一个国家的丰收。

而他,很荣幸能够参与其中,为之贡献一份力量。

今晚的餐桌,将承载着不止是美味,更是一个时代的希望与梦想。

而何雨柱的厨艺,将化为一种仪式,致敬这个正在发生伟大变革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