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重探丛台寻秘洞,暗室兵书藏秦图(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寻龙纪:逆时追秦》最新章节。

鸡叫头遍的时候,邯郸城还浸在晨雾里,墨家据点的院墙上凝着一层薄霜。项尘摸着玄铁枪的枪杆,冰凉的金属触感透过粗布手套传过来,枪身隐在暗处,只偶尔闪过一点暗红的光——那是龙血在枪芯里缓慢流转的痕迹。阿木已经把担子挑在肩上,里面除了伪装用的针头线脑,还藏着三柄短匕、两壶玄气液,以及阿竹连夜赶制的机关撬——专门对付可能卡住的石阶机关。

“阿石的机关鸟刚传信回来,丛台附近没见灰衣人,只有几个扫地的老卒和赶早卖吃食的小贩。”墨渊把一件厚布披风搭在项尘肩上,自己则裹着件藏青色的棉袍,手里的折扇换成了根铜头拐杖——既是伪装,也能在关键时刻当武器用,“不过逆时盟的人未必会明着来,我们得快查快撤,最多留一个时辰。”

小墨揉着眼睛从屋里跑出来,头上的布巾歪了半边,手里攥着个油纸包,里面是阿竹蒸的肉包子:“我跟你们一起去!我能帮着拿火把,还能看风!”

墨渊刚要开口,项尘却拍了拍小墨的脑袋:“行,跟紧点,别乱跑。阿竹在据点盯着,万一有情况,她会用烟火信号传信——记住,看到青烟就往城西的破庙跑,阿木会在那儿接应。”

小墨立刻挺直腰板,把油纸包塞进怀里,伸手去够项尘腰间的墨玉:“放心!我肯定不拖后腿!上次在茶肆我还帮你盯梢了呢!”

四人踏着晨雾往丛台走,巷子里的石板路沾着霜,踩上去“咯吱”响。路过街口的胡饼摊时,阿木停下买了四张热乎的胡饼,递给每人一张:“垫垫肚子,一会儿下洞说不定顾不上吃。”项尘咬了一口,芝麻的香混着麦面的韧劲,热流顺着喉咙滑下去,驱散了晨寒。远处的丛台渐渐从雾里显出来,九层的高台青砖斑驳,台基下的石阶被岁月磨得发亮,像一排沉默的老骨头。

“从这儿分开走,阿木去东侧的老槐树下守着,看到可疑人就吹三短一长的哨声。”墨渊指着不远处的一棵老槐树,树干粗得要两人合抱,枝叶茂密,正好藏人,“我、项尘、小墨从正面上台阶,就装成游山玩水的商人父子。”

阿木点点头,挑着担子往老槐树走,走几步又回头叮嘱:“石阶滑,小心点。要是机关卡住,就用我给的撬棍,别硬推。”

项尘应了声,跟着墨渊往丛台正门走。门口的老卒正缩着脖子烤火,见他们过来,眯着眼睛打量了几眼——墨渊的棉袍料子不错,项尘的玄色深衣虽不张扬,但腰间的墨玉透着贵气,小墨蹦蹦跳跳的,确实像个娇惯的小公子。老卒没多问,只是挥了挥手:“上去吧,别乱摸台边的石兽,上个月有个小子想抠兽眼,摔下去磕破了头。”

小墨吐了吐舌头,跟着项尘踏上第一级石阶。石阶比想象中宽,能容两人并肩走,表面的青苔被晨霜冻住,踩上去有点滑。项尘放慢脚步,眼睛盯着脚下的台阶,每走一级,就用玄铁枪的枪尖轻轻敲一下——枪尖裹着布,敲下去只有闷响,不会惊动旁人。

“第一级,实心。”项尘小声说,枪尖敲在青石板上,是“笃笃”的实声,像敲在硬木上。

“第二级,也是实心。”墨渊跟着敲了敲,声音和第一级没区别。

小墨凑过来,也用手指敲了敲第三级台阶:“是不是这级?老头说从下往上数第三级。”

项尘蹲下身,假装系鞋带,手指抚过第三级台阶的表面。这级台阶确实比旁边的宽一点,边缘有个指甲盖大小的凹槽,藏在青苔下面,不仔细摸根本发现不了。他用枪尖轻轻戳了戳凹槽,没反应,又用玄气裹着指尖,按在凹槽上——指尖传来轻微的震动,像是下面有机关在呼应。

“就是这级。”项尘站起身,冲墨渊使了个眼色,然后故意提高声音,“爹,你看这台阶,比别的宽,说不定是当年赵王特意修的,好让大臣们并肩走。”

墨渊配合着点头,目光却扫过周围——台基下的老卒还在烤火,远处的巷口有个卖豆浆的小贩推着车经过,没见可疑人。“你扶着我,我也看看。”墨渊伸手搭在项尘肩上,趁着弯腰的动作,小声说,“按左、中、右的顺序?不对,阿竹说典籍里是左、右、中,别记错了,错了会弹毒针。”

项尘深吸一口气,玄气顺着手臂往下沉,指尖抵在台阶左侧的石块上——那石块比旁边的略凸一点,表面磨得光滑。他用劲一推,石块“咔”地响了一声,往里面缩了半寸。小墨赶紧凑过来,假装看地上的蚂蚁,挡住后面的视线:“爹,大哥,你们看,这里有只黑蚂蚁,好大!”

接着是右侧的石块,项尘换了只手,玄气再次注入,石块同样“咔”地缩了进去。这时,他突然感觉到台阶下面传来轻微的“簌簌”声,像是有东西在动。“小心!”墨渊立刻把小墨拉到身后,手里的铜头拐杖抵在地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项尘没停,指尖移到中间的石块上——这石块比左右两边的硬,推了一下没动。他皱了皱眉,把玄气提到三成,指尖泛着淡淡的红光,再一推,“咔哒”一声脆响,中间的石块终于缩了进去。

就在这时,第三级台阶突然往旁边滑开,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洞口有两尺宽,深不见底,一股混着尘土和霉味的凉风从里面吹出来,带着点潮湿的气息。小墨吓得往后退了一步,捂住嘴才没叫出声:“真、真有洞!”

项尘从怀里摸出火折子,“嚓”地吹亮,凑近洞口照了照。洞口下面有石阶,蜿蜒往下,石阶上积着厚厚的灰尘,偶尔能看到几片干枯的树叶——看样子很久没人来过了。“阿竹说的没错,是三阶联动机关。”项尘把火折子递给小墨,“你拿着,别靠太近,我先下去探探。”

墨渊却拉住他,从怀里摸出个小小的铜铃,系在项尘的腰带上:“这是墨家的警示铃,要是下面有危险,就晃三下,我拉你上来。火把我拿着,你用枪探路,注意台阶上的青苔,别滑下去。”

项尘点点头,把玄铁枪横在手里,枪尖朝下,一步步往洞口下走。石阶很陡,每一步都得踩实,尘土在脚下簌簌往下掉。火把的光在前面晃动,照亮了周围的石壁——石壁上有凿痕,是人工挖出来的,有些地方还残留着墨色的印记,像是当年画图纸时留下的。

走了大概二十级台阶,脚下终于碰到平地。项尘晃了晃铜铃,示意上面安全,然后接过墨渊递下来的火把,往里面走。密室比想象中宽敞,有半间屋子大,石壁上嵌着几个凹槽,应该是当年放灯盏的地方。火把的光照过去,能看到角落里堆着一堆竹简,旁边靠着手枪、长剑,还有几柄断了的戟——都是战国时期的兵器,锈迹斑斑,却还能看出当年的锋利。

“这些竹简……”墨渊走过去,拿起一卷竹简,用袖子擦去上面的灰尘。竹简是用麻绳捆着的,绳子已经朽了,一碰就断。他展开竹简,上面的字迹是战国时期的隶书,虽然有些模糊,但能看清“兵法”“布阵”之类的字,“是兵书,看字迹,应该是项少龙当年写的。”

小墨也凑过来,拿起一把短剑,剑鞘上的漆已经掉光了,他拔出来看了看,剑刃上有个缺口:“这剑好旧啊,当年项少龙用这个打仗吗?”

项尘没说话,目光落在密室最里面的石台上。石台上放着一个木盒,盒子是黑檀木做的,上面雕着简单的花纹,没锁。他走过去,轻轻打开木盒——里面没有金银珠宝,也没有长生不老的丹药,只有一张叠得整齐的地图,还有一块巴掌大的玄玉,玉上刻着个“项”字。

“地图!”墨渊赶紧走过来,接过地图展开。地图是用羊皮做的,边缘有点磨损,上面用朱砂画着山川河流,标注着“邯郸”“咸阳”“大梁”等城名——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地图!地图上有个醒目的红点,用朱砂圈了三层,位置在咸阳附近,旁边写着两个小字:“骊谷”。

“骊谷?”项尘皱起眉头,他对战国的地理不太熟,“那是什么地方?”

墨渊盯着地图,手指在红点周围划了划:“骊谷在咸阳东边,靠近骊山,当年秦国的老粮仓就在那附近。不过项少龙把红点标在这里,肯定不是因为粮仓——说不定是他藏东西的地方,或者是他当年跟人接头的地点。”

小墨凑过来,指着地图上的邯郸:“那我们要不要去骊谷?找到红点的地方,说不定能找到项少龙的线索!”

项尘没立刻回答,而是拿起木盒里的玄玉。玄玉冰凉,刻着的“项”字手感光滑,显然是经常摩挲的。他突然想起茶肆里老头说的“项少龙腰间挂着玄玉”,还有自己腰间的墨玉——两块玉的质地很像,说不定是同一块玉料雕的。

“这里有字!”墨渊突然指着地图的角落,那里有几行小字,是用墨写的,字迹和竹简上的一样,“‘秦地多诡,骊谷藏机,非玄气者莫入’——项少龙在提醒,骊谷有机关,而且需要玄气才能进去。”

项尘心里一动——玄气?自己有龙血,墨渊是墨家高手,都有玄气,这说明骊谷的线索确实是给他们这样的人留的。他刚想把地图叠起来,突然注意到石台下有个小小的脚印——脚印很小,像是女人的,而且脚印上的尘土很新,不像多年前留下的。

“有人来过这里。”项尘指着脚印,声音沉了下来,“这脚印的尘土没积灰,最多是半个月内留下的。”

墨渊立刻蹲下身,仔细看了看脚印:“是布鞋底,而且鞋底有个小缺口——逆时盟的人穿的就是这种布鞋!上次在咸阳巷战,我见过鬼面身边的女人穿的鞋,鞋底就有这样的缺口!”

小墨顿时紧张起来,抓紧了手里的短剑:“那他们是不是已经知道骊谷的事了?会不会已经去了?”

“不一定。”项尘摇了摇头,目光扫过密室的门,“洞口的机关没被动过,他们应该是从别的地方进来的——说不定这密室还有别的入口。而且地图还在,说明他们没找到这里,或者没来得及拿。”

墨渊站起身,把地图叠好,放进怀里:“不管怎么样,我们得赶紧走。逆时盟的人既然来过,说不定还会再来,留在这里太危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