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国际论坛:咸鱼主播英文演讲(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渡劫归来后,我带仙田回村了》最新章节。

《Nature Communications》那篇关于海绵梯田的论文,尽管经历了审稿人“数据漂亮得离谱”的善意的质疑,但在林予安补充了详实到近乎“变态”的方法学细节和严谨的统计分析后,最终还是被顺利接收,并在线发表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篇将传统水土保持技术与现代生态水文、微观调控相结合,并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取得如此显着成效的研究,迅速在国际农业、环境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青安农场和白梨、林予安的名字,第一次正式进入了全球顶尖学者的视野。

随之而来的,是雪片般的邮件、合作邀请,以及——一份镶着金边、措辞庄重的邀请函。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邀请白梨作为“山地农业与气候变化适应”领域的创新实践者,出席在其罗马总部举行的国际论坛,并做十五分钟的主题报告。

消息传回青安村,比之前拿到省级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科研项目时引起的震动还要大!那可是联合国!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舞台!

白梨捏着那份印制精美的邀请函,感觉自己像是捧着一个烫手山芋,第一反应就是想把它塞进抽屉最底层,然后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

“不去行不行?”她苦着脸,看向一旁气定神闲正在检查无人机数据的林予安,“我社恐你又不是不知道!还要用英文演讲?杀了我吧!”

她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台上,对着底下密密麻麻的、各种肤色的专家大佬,磕磕巴巴说不出话,或者一口塑料英语把人听得云里雾里的悲惨场景。那简直是公开处刑!

林予安放下手中的设备,走到她面前,拿走她手里快被捏变形的邀请函,平静地看着她:“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是为了个人荣誉,而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海绵农业,让更多像青安这样的地方,在面对气候变化时,能多一种选择,多一分希望。”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鼓励:“而且,你不需要讲得多完美。就把你在青安做的事情,把你对土地、对山的理解,用你最真实的方式讲出来。有时候,真实的力量,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说服力。”

白梨看着他沉稳的眼神,想起那些在暴雨中绝望的面孔,想起那面在田埂上迎风招展的红旗,想起“地球休息费”的承诺……肩膀上的责任感和一种莫名的冲动,终究还是压过了社恐的本能。

“那……你得陪我一起去!”她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当然。”林予安毫不犹豫地点头,“我是你的‘技术顾问’。”

接下来的日子,白梨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备战”状态。写演讲稿(中文版),然后由林予安和她一起翻译成英文,再然后,就是噩梦般的练习!

她对着镜子练,对着茶园的茶树练,甚至拉着团团当听众练。她的英文发音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亲切的“中式”味道,语法偶尔也会出现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误。林予安没有强行纠正她追求所谓的“地道”,只是帮她确保核心意思表达准确,鼓励她保持自己的语感和节奏。

用他的话说:“你的Chinglish,说不定别有一番风味。”

白梨对此表示怀疑,但事到临头,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罗马,FAO总部报告厅。庄重、肃穆,空气里仿佛都弥漫着知识与权威的气息。台下座无虚席,来自世界各地的官员、学者、实践者济济一堂,各种语言低声交谈,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白梨坐在后台,手心冰凉,心脏跳得快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她今天难得穿了一身得体的藕荷色套装,长发挽起,化了淡妆,看起来干练又清新,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腿肚子都在微微打颤。

林予安作为随行人员,不能上台,只能站在侧幕条后面。他看着她紧张的样子,没有说话,只是对她做了一个“加油”的口型,眼神一如既往地沉稳可靠。

终于,轮到白梨上场了。

主持人在台上念出她的名字和来自中国的青安农场,聚光灯打在她身上。她深吸一口气,握了握拳,迈着有些僵硬的步子,走到了演讲台后。

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高度,她抬起头,看向台下。无数双眼睛聚焦在她身上,好奇、审视、期待……她的大脑有瞬间的空白,准备好的开场白忘得一干二净。

完了……她心里哀嚎。

就在这卡壳的瞬间,她的目光无意中扫到了侧幕条那里。林予安不知何时举起了手机,摄像头正对着她。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一脸严肃,反而嘴角带着一丝极淡的、鼓励的笑意,仿佛在说:“别怕,随便讲。”

鬼使神差地,白梨放弃了那些拗口的、背诵了无数遍的复杂句式和专业术语。她想起了林予安的话——讲你最真实的感受。

她再次开口,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报告厅,带着清晰的、独特的中国口音,却异常清晰: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morning.”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I am Bai Li, from Qing‘an Farm, China. I am… a tea farmer, and a… lazy perso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