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奔大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风流俏佳人》最新章节。
<特别鸣谢:tijin送出的大神认证,特此加更!>
漠南草原,暑气正浓,日头虽已西斜,那余威仍炙烤得大地蒸腾起滚滚热浪。放眼望去,无垠的草海被夕阳染作一片金黄,风过处,草浪起伏,恍如金色的波涛。
就在这片浩瀚金波之中,一支两千人的精骑正策马奔腾,马蹄声如闷雷滚动,踏碎了草原的寂静。
此正是大辽皮室军精锐,人皆铁甲,马尽龙驹,虽已奔驰了一昼夜,但队列依旧齐整如刀裁斧劈,骑兵们脸上虽带风霜之色,眼神却锐利如鹰,精神抖擞,不见半分疲态,唯有那被汗水浸透又晒出盐渍的征袍,默默诉说着征程的艰苦。
队伍最前方,杨炯勒马驻足,抬眼看了看身后不远处那杆代表着皇族身份的旌旗,目光落在旗下一名年轻贵族身上,略一咬牙,回身沉声下令:“全军停歇三个时辰!就地埋锅饮马!之后再不停歇,争取明日清晨抵达大同府!”
“是!”命令如山,皮室军果然训练有素,应诺之声整齐划一。
两千铁骑闻令即止,动作迅捷如狸猫,丝毫不乱。
斥候小队如离弦之箭般四散而出,警戒远方;余众则纷纷下马,有条不紊地择地扎营,掘灶生火,饮马喂料,一切井然有序,显是久经战阵的精锐之师。
皇族旌旗下的耶律倍见队伍停下,打马从后军疾驰而来,口中大喊:“姐夫!怎么停了?此去大同府,最快一天半就到了呀!”
杨炯回头,看了眼耶律倍,见他虽额角见汗,呼吸稍促,倒还没有什么不适应行军强度的萎靡之态,心下稍安。
复又看向他身后紧紧跟随的两个身影,那是他新婚不久的侧妃,萧湄奴与娜仁托娅。两位妃嫔皆是一身利落骑装,风尘仆仆,却并无寻常女眷的娇气。
杨炯收回目光,对耶律倍道:“你还当你是正常人呀!你先适应适应行军强度,出了大同府后,漠北贫苦之地,有你受的。”
“姐夫!你也忒小瞧人,”耶律倍说着,还用力拍了拍自己胸口,以示强壮,却引得自己一阵剧烈咳嗽,“咳……我小时候,跟着姐姐出去巡狩行军,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也是常事!”
杨炯白了他一眼,骂道:“你小子可莫逞强!你姐临行前千叮万嘱,让我好生看顾你,若是出了半点差池,我如何向她交代?”
耶律倍一听杨炯搬出姐姐耶律南仙,那股子争强好胜的劲头立刻泄了,讪讪地接过身后萧湄奴默默递来的水囊,仰头用力灌了一口,不再多言。
杨炯心中亦是无奈,不得不感慨耶律南仙这做姐姐的着实不易,弟弟耶律倍身有隐疾,寿数难永,她既要设法为耶律倍绵延子嗣,又想让弟弟这最后的时光过得恣意畅快些,不得已,才将这新婚不久的妃嫔都送了来,随军照料,也算全了姐弟之情。
好在耶律倍这两位侧妃,萧湄奴一直在安抚司就职,娜仁托娅更是塔塔尔部的别吉,皆是马背上长大的女儿,弓马娴熟,连日行军竟丝毫不落下风,与士卒同吃同住,从不寻求特殊待遇,比起耶律倍这正主儿,倒更显坚韧。
见她们能做到如此地步,杨炯心下虽觉带着女眷终究是拖累,却也无可指摘。今日停歇这几个时辰,多半也是为了照顾耶律倍及其家眷,让他们缓一口气。
如今见耶律倍尚能支撑,两位妃嫔亦是无恙,杨炯心中便有了底,对日后更艰苦的行军也可做出更细致的部署。
正思索间,只听得东面传来一声清脆的马蹄响,迅疾如风。
众人抬眼望去,但见一骑如飞而至,马上一将,身披轻甲,背负弓矢,腰间悬着一口厚背薄刃的泼风刀,虽风尘仆仆,却掩不住那一身的彪悍武勇之气,正是麟嘉卫骑兵将军贾纯刚。
贾纯刚驰至杨炯马前数步,猛地一勒缰绳,战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长嘶,随即稳稳停住。
他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将手中一封插着羽毛的飞书双手呈给杨炯,沉声禀告:“王爷!公主殿下已经得到您的飞书,正领兵疾驰大同府!预计明日傍晚便可抵达!”
杨炯接过飞书,入手微沉,展开一看,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已知息,全军开拔,于大同府汇合整军!”
那字迹飞龙走蛇,灵秀俊逸,正是李潆那独有的笔迹风格。
收起飞书,杨炯目光微凝,当即命亲兵展开随身携带的牛皮地图,铺在地上,就着夕阳的余晖仔细盘算起来。
周围耶律倍、萧湄奴、娜仁托娅以及贾纯刚等人见主帅如此,纷纷聚拢过来,目光全都落在那张绘满了山川河流、部落聚居点的地图上,尤其是杨炯早已用朱笔圈出的六个醒目的补给点。
娜仁托娅性格直爽,看着地图上那被特意标出的鄂尔浑谷地及哈拉和林区域,忍不住疑惑问道:“姐夫,我们这是要去哈拉和林?那里现在可正打得不可开交呀!”
杨炯听了这话,头也未抬,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沉声解释:“我们的路线并非直取哈拉和林。乃是先去大同府整军,待兵合一处后,要沿着阴山北麓向北,那里是乌古论部的游牧营地,可多补给一些行军物资。
之后便是直插漠北腹地,沿着克鲁伦河沿岸行军,此处……”杨炯手指点向克鲁伦河中游某处,“停驻着你们塔塔尔部支援的三千骑兵,在这里要停驻数日,补充一些战损马匹、储备军粮。
再之后,便是沿着杭爱山南麓直奔阿尔泰山,此处多是广袤草场,一路畅通无阻,我军尽量保证绕开哈拉和林主战场,随后便折转向南,直插龟兹!
整个路程,若不出意外,最快二十三日可达,比绕行河西走廊,要快上十天以上。”
耶律倍听着杨炯的思路,频频点头,接口道:“姐夫规划得极是。这条路,出了大同府,往北尚有我大辽设立的两处补给点,粮草军械绝无差池。
待入了漠北,汇合了塔塔尔部的三千精骑,我军声势更壮,此后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无遮无拦,纵马驰骋,确实是最快的捷径。”
一旁的娜仁托娅听了,却是秀眉微蹙,沉吟道:“这……这路线虽快,怕是有些问题?”
“哦?有何问题?”杨炯这才抬起头,疑惑地看向这位漠北塔塔尔部的别吉。
娜仁托娅毫不扭捏,纤指直接点在地图上哈拉和林附近的大片区域,沉声道:“如今漠北诸部,克烈、乃蛮、篾儿乞乃至更远的乞颜部,都在围绕着哈拉和林这块肥肉厮杀不休,各方援兵、粮队往来频繁。
我们万余大军行进,目标显着,沿途必然会碰见各部落的游骑探马。漠北部落向来弱肉强食,劫掠成性,视南来商队、军队为肥羊。
哈拉和林周边地域广袤,地势平缓,缺少山峦林木遮蔽,想要悄无声息地穿行南下,避开所有视线,恐怕……很难。”
杨炯听了,沉默良久,手指无意识地在地图上敲击着,突然问道:“你们塔塔尔部,如今在漠北的纷争中,支持的是乃蛮部,还是克烈部?”
娜仁托娅闻言一愣,下意识地看了眼耶律倍,见耶律倍微微颔首,这才坦然道:“我们塔塔尔部主力已逐渐向大辽边境迁徙,实则不愿再掺和进他们之间争夺草原霸主的混战。父汗常说,既已归附大辽,便当谨守臣节,漠北的浑水,不蹚也罢。”
杨炯点头表示理解。
塔塔尔部地理位置特殊,与大辽接壤,又将尊贵的别吉嫁给了辽国皇帝,确实没必要再与漠北那些尚未完全归化的部落争雄,置身事外是最明智的选择。
“姐夫!要我说,咱们在大同府聚兵后,兵力高达一万众,而且咱们还带了犀利的火器,怕他作甚?谁敢来撩虎须,直接火炮轰他娘的!惹毛了我,索性调集兵马,把他们那个破哈拉和林给一并打下!”耶律倍冷哼一声,手握刀柄,脸上满是不屑,显然对漠北诸部的战力并不放在心上。
杨炯收起地图,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倍子,你久在南京,不知漠北情势。
如今的漠北,便如同一百年前的契丹,五十年前的女真,部落纷立,逐水草而居,民风彪悍,除了几座像哈拉和林这样的大城,大部分人还处在极其落后的游牧阶段,居无定所。
我等若想彻底解决漠北边患,无非两个法子。
其一,是以雷霆万钧之势,将漠北诸部有生力量屠戮殆尽,或将他们彻底赶向西方绝域。此法……实在有伤天和,且不说漠北广袤,部落星散,追剿不易,便是细算起来,你们契丹先祖,与这漠北诸部,未始没有千丝万缕的血缘亲谊。
其二,便是如你姐现行之策,扶植亲大辽的部落,许以盟好,给予庇护,使其为藩篱。
此法短期内可见成效,然则观今日漠北局势,枭雄辈出,皆有统一草原之心,一旦一部坐大,恐亦成尾大不掉之患,将来未必不是祸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