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帝心难测:盐政之弊(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红楼,我是天可汗》最新章节。
御书房内,龙涎香的气息沉凝厚重,却压不住那份几乎凝成实质的烦躁与怒意。
皇帝赵禛负手立于巨大的《江山社稷图》前,目光死死锁在东南沿海那一片富庶之地,眼神却冰冷得能冻裂金石。他手中紧攥着一份刚从江南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折,手背青筋隐隐凸起。
“砰!”
终究是没忍住,他将那密折狠狠摔在铺着明黄锦缎的御案上,发出沉闷的巨响。侍立在角落里的秉笔太监和随侍们吓得浑身一颤,脑袋几乎要埋进胸口,呼吸都放轻了。
“好啊,真是好得很!”皇帝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两淮盐课,去年实收不足三百万两?糊弄鬼呢!真当朕深居九重,就可以任由他们欺瞒了吗?!”
他猛地转身,锐利的目光扫过御案上另一堆账册和奏章。那是户部呈上来,关于去年全国税收的总汇,其中盐税一项,数字刺眼得让他心口发疼。
盐铁之利,半于天下。江南盐税,更是国库岁入的支柱之一。可近几年来,这项重要的收入却在逐年递减,报上来的理由无非是天灾、私盐猖獗、灶户逃亡……冠冕堂皇,背后却是巨大的黑洞和贪婪的嘴脸。
皇帝不是傻子。他深知哪里是天灾,分明是人祸!从盐运使司到地方州县,从盘根错节的盐商到无法无天的漕帮,甚至可能……牵连到朝中某些重臣,乃至……他的眼皮跳了一下,不愿再深想下去。
“朕的钱,他们拿200万,朕分100万,还要朕去感谢他们吗?”
一想到白花花的盐税银子,如同奔流的江水般,哗啦啦地淌进了那些蠹虫的私囊,而国库却日渐空虚,北方边关将士的饷银、各地水利工程的拨款、乃至皇宫内的用度都开始捉襟见肘,他就觉得一股邪火直冲顶门。
“查!必须给朕狠狠地查!”皇帝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再不整治,这大周的根基都要被这群蛀虫啃空了!”
可是,派谁去?
这是一个极其棘手的问题。江南官场盘根错节,利益网络遍布朝野上下。派去的钦差,若分量不够,根本镇不住那些地头蛇,反而可能被架空甚至同化;若派了位高权重、与各方牵扯甚深的重臣前去,又恐其官官相护,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甚至反过来欺瞒于他。
皇帝的目光在脑海中飞快地掠过几个可能的人选,又一一否决。
兵部尚书?与江南武将系统或有牵连。
户部侍郎?本身就可能不干净。
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资历够老,但……似乎太过圆滑,缺乏锐气。
他烦躁地踱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御书房内静得可怕,只剩下他沉重的脚步声和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角落一份不起眼的奏事折子,是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循例呈报的公务。看到“林如海”这个名字,皇帝的眼神微微一动。
林如海……
此人是前科的探花郎,学识渊博,为人清正,在士林中颇有清誉。更重要的是,他出身姑苏林家,虽也是钟鸣鼎食之家,却与金陵那几家牵扯不深,在朝中并无太过复杂的派系背景。让他出任巡盐御史,本就是皇帝当初看中其清流身份,希望他能有所作为。
然而,林如海在任上这几年,盐政弊端未见好转,反而愈演愈烈。是他的能力不足?还是江南的水实在太深,连他这个清流也束手无策?或者……他本身也……
皇帝的眼神锐利起来,但很快又微微摇头。根据他掌握的零星密报,林如海在任上并非毫无作为,似乎也试图整顿过,却屡屡受挫,甚至据说还遭遇过几次“意外”,其本人也因劳心劳力,身体每况愈下。奏折中的字里行间,也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疲惫和无力感。
这是一个有操守、想做事,却可能被现实困住、且相对“干净”的人。
皇帝停下脚步,手指点在那份奏折上。
或许……可以再给他一次机会?不,不是给他机会,是给他更大的压力和支持,逼他,也试他!
派他作为钦差,加大稽查力度?不,巡盐御史本就是钦差身份,但权力和威慑力仍显不足。需要给他一个更特殊的“助力”,一个能打破江南那潭死水,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甚至可能让某些人投鼠忌器的变量……
忽然,一个有些荒诞,却又带着几分恶趣味和深意的念头,猛地蹿入皇帝的脑海。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那是后宫的方向,某个刚刚醒来、力大无穷却又浑浑噩噩的痴儿所在的方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