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京中来信(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红楼,我是天可汗》最新章节。
赵钰一句“盐太贵”引发的民间议论,虽然微妙地扭转了一些舆论风向,但并未能真正撼动盐商和其背后势力的根基。
相反,林如海感受到的压力,正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变得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沉重。
这日清晨,林如海正在用早膳,属官便捧来厚厚一摞信函。
“大人,京城来的急递,八百里加急。”属官的语气带着一丝紧张。
林如海放下筷子,心中微微一沉。他接过信函,最上面几封,信封上的落款就让他眼皮直跳——
一封来自东宫属官,语气倨傲,询问江南盐政“纷扰”为何,暗示钦差行事当以“稳定”为要,勿要激起民变,影响朝廷税赋。
一封来自某位掌权的内阁大学士,言辞倒是温和,却通篇都在讲“平衡之道”、“循序渐进”,提醒林如海江南官商关系错综复杂,查案需讲究证据,不可操之过急,寒了“忠勤之士”的心。
还有几封,则来自一些颇有分量的勋贵府邸,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替扬州这边的某位盐商或官员“美言”几句,说什么“世代忠良”、“经营不易”,请林大人多多“关照”云云。
这些勋贵多半是在盐商的买卖里有着干股或者收了天大的好处。
这些信,如同一块块冰冷的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每一封信的背后,都代表着一股盘踞在京城的力量,一张交织着权力和利益的大网。他们或许彼此并非铁板一块,
但在维护江南现有格局、阻止他深入查案这一点上,却有着惊人的默契。
这是在向他施压,也是在警告他:适可而止!
林如海面无表情地看完这些信,将它们放到一边。他早已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查盐税,就是动无数人的奶酪,必然会引来反扑。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最后那封火漆密封的信函。
这封信没有华丽的外封,看起来十分普通,但林如海的心脏却猛地收缩了一下——这是陛下通过秘密渠道送来的。
他小心翼翼地拆开,里面只有薄薄一页纸,是皇帝的亲笔手书。
字迹略显潦草,似乎是在匆忙或疲惫中写就。
内容很短,先是简单问了几句江南情况,以及雍王“是否安分”,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接着,笔锋一转,提到了京城近日的“议论”。
“……近日朝中于江南盐务多有议论,或言矫枉过正,或言恐生变故。朕深知汝之忠勤,然亦需审时度势,稳妥为上。钰儿鲁莽,勿使其卷入过深,徒惹非议。
另,闻盐价有所波动,民心不稳,此乃大忌,当速平息为要……”
信的末尾,盖着皇帝的私人小印。
林如海反复看了两三遍,每一个字都像是在他心上敲击。
陛下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京城压力很大,议论很多。我知道你忠心能干,但也要看看形势,做事稳妥点。我那个傻儿子你别让他搞出太大乱子,免得给人留下话柄。
另外,盐价上涨民心不稳,这是最麻烦的,你赶紧想办法把这事平息了。
支持中有保留,信任中带着顾虑。
陛下没有明确让他停止调查,但“审时度势”、“稳妥为上”、“速平息为要”这些词,无疑是在暗示他放缓节奏,甚至暂时妥协。
尤其是最后一句,“当速平息为要”,几乎是命令他优先处理盐价问题,这分明是受到了京城那些舆论的影响!
林如海放下信纸,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只觉得胸口堵得慌。
他理解陛下的难处。朝堂平衡,各方势力角逐,陛下也不能随心所欲。
但他呢?
他身处漩涡中心,面对的是铁板一块的江南官商,是猖獗的私盐贩卖,是可能牵扯到皇子的阴谋!
现在,京城的大人们轻飘飘几句话,就想让他“稳妥为上”?
那些买不起盐而哭泣的百姓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