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金陵来信(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红楼,我是天可汗》最新章节。
扬州城的风暴,并未随着数家盐商的倒台而彻底平息,反而因其牵扯出的巨大利益网络和皇帝毫不留情的态度,变得更加引人注目。
这股风,自然不可避免地吹过了长江,惊动了金陵城里的那座赫赫扬扬的国公府。
贾家。
这一日,林如海刚与龙禁尉李校尉议完后续追查之事,回到书房,便见案头多了一封来自金陵的信函。信封是贾府特有的洒金云笺,透着世家大族的矜持与奢华,落款则是“内侄贾琏顿首再拜”。
林如海拿起信,并未立刻拆开,指尖在光滑的信笺上轻轻摩挲,眉头微蹙。
他与贾府,关系微妙。虽是姻亲,娶的又是贾母最疼爱的女儿贾敏,但自贾敏早逝,他外放为官,双方往来便渐疏。
更为重要的是,他深知贾府虽表面光鲜,内里却早已虚耗严重,子孙不肖,与京城诸多勋贵乃至江南官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己如今在扬州大刀阔斧,触动的是整个江南的利益格局,贾府此时来信,目的绝不单纯。
深吸一口气,他拆开了火漆。
信确是贾琏所写,字迹透着几分刻意模仿的风流倜傥,却又难掩其中的精明算计。
开篇照例是冗长的问候与寒暄,关切姑父大人身体,问候林表妹在府中一切安好,又盛赞姑父雷厉风行,为国除奸,实乃百官楷模云云,尽是些浮泛的客套话。
然而,字里行间,试探之意渐浓。
“……江南之地,素称繁富,然人情世故盘根错节,尤甚于他处。姑父大人独擎钦差旌节,置身风口浪尖,侄儿远在金陵,闻之亦常悬心不已。若有驱策之处,凡我贾府力之所及,金陵旧故之中,或可代为转圜一二……”
林如海心中冷笑。说得冠冕堂皇,无非是想打探案情进展,看看贾家是否有被牵连的可能,甚至想试探能否从中分一杯羹,或者“代为转圜”牟取人情。
继续往下看,果然提到了最敏感的话题。
“……前闻府中些许下人行商于扬州,愚钝不堪,竟有眼无珠,冲撞了雍王殿下虎威。闻得殿下宽仁,未予深究,反赐下恩赏,实乃万幸。”
“然贾府治家不严,致使下人失仪,惊扰凤驾,侄儿羞愧无地,惶恐万分。万望姑父大人得暇时代为陈情,贾府上下,感念姑父大人周全之德……”
看到这里,林如海眼中闪过一丝锐芒。重点来了!果然是为了香菱之事!
贾琏这话说得倒是极有“水平”,将一场皇子强抢丫鬟的事件,轻描淡写地说成是“下人冲撞”、“殿下宽仁未究”,反而成了“恩赏”,把贾府放在了卑微受害却又感恩戴德的位置上。
既保全了国公府的脸面,又巧妙地打探了雍王对此事的态度以及后续可能的影响。
毕竟,被皇子强行索要丫鬟,可大可小,若王爷只是一时兴起忘了便罢,若是惦记着,或是因此对贾府有了芥蒂,那便是隐患。
信的末尾,笔锋又是一转,抬出了贾母:“老太太年事已高,近日颇多感慨,常念及江南风光与姑父,又怜黛玉小姐思父之情。
言道扬州与金陵相距非遥,若姑父公务稍隙,不妨移驾金陵小住,一则使骨肉团圆,享天伦之乐;二则老太太亦可当面请教姑父江南风物,以慰渴念……”
亲情牌,施压牌,双双打出。既暗示黛玉在贾府为质,又借贾母之口施加压力,试图让林如海在办案时有所顾忌,甚至可能想将他引至金陵,便于掌控和影响。
林如海放下信纸,面色阴沉,心中波澜起伏。贾府这封信,看似关切,实则处处机锋,充满了世家大族那种精致的算计和步步为营的谨慎。
他沉吟片刻,吩咐道:
“去请雍王殿下过来一趟,就说……有金陵来的新奇吃食请他尝尝。”
对付这种算计,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一切算计都落空的“本源”来应对。
不一会儿,赵钰晃悠着进来了,手里还捏着半块新做的荷花酥,嘴角沾着碎屑:“林大人,什么好吃的?比这个如何?”他举了举手里的点心。
林如海将信递给他,尽量简单地说:“殿下,金陵贾府来信了,就是上回您遇到香菱的那家。他们好像很担心您因为那个丫鬟的事生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