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格物疾驰(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最新章节。
子时过半,万籁俱寂。京城沉睡在深秋的寒雾中,唯有皇城东南角的格物院,此刻却亮如白昼,人声鼎沸。
院长吴大珩被人从温暖的被窝中急召入宫时,满心皆是疑惑与不安。这位年过花甲、掌管天下匠作事宜的老臣,一路上都在揣测究竟是怎样的紧急军务,需要在这深更半夜将他唤起。直至在格物院偏殿见到皇后林晚夕,接过那厚厚一叠画满奇异图形的宣纸,听她快速而清晰地说明要求后,他彻底懵了,花白的胡须因震惊而微微颤抖。
“娘娘...”吴大珩扶了扶差点滑落的玳瑁眼镜,声音发颤,几乎语无伦次,“这...这些器物,结构奇特,闻所未闻啊!一夜之间赶制,还要足量...这,这恐怕...工艺复杂,材料难寻,时间紧迫,实在是...”
“吴院长。”林晚夕打断他,她的脸色在跳动的烛光下显得异常苍白,眼底有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那双眸子却亮得惊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北境的将士和百姓正身处炼狱,每耽误一刻,就可能有成百上千人丧命,就可能让那可怕的菌潮向南推进一里。这些器物,是他们救命的屏障,是我们刺向那‘瘟母’的第一剑。格物院,必须做到。”
她的声音并不高昂,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压下了吴大珩所有的迟疑。他仿佛能看到北境硝烟弥漫、生灵涂炭的惨状。
林晚夕纤长的手指落在最上面一张绘制精细的图纸上:“吴院长,请看。此物名为‘净息面罩’。”图纸上,一个结构复杂的面罩立体图清晰可见,旁边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尺寸和材料说明。
“罩体需用细白棉布,以特制药液——药方在这里——彻底浸透,而后十二层叠压缝制,针脚必须细密均匀,不能有一丝缝隙。内衬需要填充极细的竹炭粉和硫磺粉,这两种材料需以石碾反复研磨过筛,确保其细腻如尘,方能吸附微小的毒尘。最关键的是这处——”她的指尖点向面罩眼部位置,那里有一个凸起的透明结构。
“这里要嵌入两片打磨得极其光滑的异形琉璃片,琉璃片之间要用一种特制的软胶密封,边缘同样要用软胶包裹压实,确保佩戴者视野无碍且完全隔绝毒气,同时又不能因呼吸的水汽而模糊视线。”
吴大珩倒吸一口凉气,眼镜后的眼睛瞪得老大:“琉璃?娘娘,通透无瑕、厚度均匀的琉璃本就难得,还要打磨成这般契合面部的弧度...一夜之间,如何能备齐所需之数?这...这简直是...”他硬生生把“强人所难”四个字咽了回去。
“本宫知道难处。”林晚夕似乎早有所料,从袖中取出一个仅拇指大小、触手温润的白玉瓶,轻轻放在那叠图纸上,“这里面是‘石蠹蛊’的分泌物。将此物滴于琉璃原料之上,能以蛊力加速其熔融净化,并引导其液态琉璃自然成型,省去切割、粗磨、细磨之工。只需小心控制炉温与滴入的剂量,待其自然成型后,迅速以冰泉水淬之,便能得到所需的琉璃片。这是具体的催化温度、剂量与淬火时间的参考。”她又递过一张写满密密麻麻小字的纸条,字迹清秀却透着一股力道。
吴大珩手忙脚乱地接过玉瓶和纸条,看着那看似普通的小瓶,如同捧着滚烫的烙铁。以蛊制器?这简直是闻所未闻,背离了格物院“格物致知,循理而作”的根本!匠作之道,讲究的是匠心独运,是精雕细琢,怎可借助这等诡谲莫测的力量?
“吴院长,”林晚夕的声音冷了几分,带着看透他心思的锐利,“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你是要恪守陈规,眼睁睁看着北境沦陷,将士百姓化为无知无觉的晶傀,还是要放手一搏,为前线将士争一线生机,为后方百姓筑一道屏障?”
吴大珩看着皇后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又想起北境军报中描述的可怕景象,仿佛能看到灰白色的菌丝在眼前蔓延。最终,他花白的头颅重重一点,像是下了毕生最大的决心,屈膝叩首:“老臣...愚钝!老臣遵旨!必竭尽所能,万死不辞!”
“好。”林晚夕神色稍霁,迅速翻到第二张图纸,“这是‘密封药囊’。外壳需用韧性最佳的薄锡片打造,内部分为三格,彼此完全隔绝。”她指向旁边三个早已准备好的药包,上面标注着名称:清心辟瘴散、止血生肌粉,以及第三个——一包闪烁着微弱蓝光的奇特粉末,那光芒似乎有生命般缓缓流转。
“这第三种是...”吴大珩扶了扶眼镜,疑惑地凑近,却闻到一股极其清淡、却让人精神一振的异香。
“是净雪蛊蜕磨成的极细粉末,掺入了少许本宫的心头精血。”林晚夕语气平静,却抛出一个惊雷,“危急时,可将此粉溶于无根水,泼洒于身前,或可暂时逼退菌丝,净化一小片区域。切记,制作此药囊第三格的工匠必须心志坚定、无惧无畏之辈,且全程需佩戴浸过药液的手套,完成后必须以特制药水反复净手,工具亦需彻底消毒。”
吴大珩手猛地一抖,差点把珍贵的图纸扔了出去。皇后娘娘的心头精血?蛊蜕?这...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对“器物”的认知范畴,踏入了一个神秘而危险的领域。他感到后背一阵发凉。
不等他消化这惊人的信息,林晚夕又抽出了第三张,也是最复杂精密的一张图纸。
“此物最为紧要,名为‘窥菌镜’。”图纸上画着一个类似单筒望远镜的器物,但结构要复杂精密得多,包含了多片不同曲率的透镜、光滑如镜的银箔反射面,最奇特的在于中段,有一个精心设计的、带有细微气孔的活体培养槽般的细小装置。
“瘟母的菌丝极其细微,常混于空气尘埃、水汽之中,肉眼难辨。此镜前端透镜可汇聚光线,照亮那些微不可查的浮尘。中部这个暗槽,”她的指尖点在那个核心装置上,“需放入三只‘莹光蛊’的幼虫。此蛊对瘟母菌丝极其敏感,遇之则会发出强烈绿光。光线通过后方这片特殊角度打磨的银镜反射入目,使用者便可通过观察荧光的强弱、范围、闪烁频率,判断周遭菌丝浓度、活性及大致方向,实现提前预警,规避风险。”
她看向已是满头大汗、目瞪口呆的吴大珩:“打造镜筒、研磨透镜、设置光路对格物院来说应非难事。真正的难点在于莹光蛊的活体保存和安装。本宫已令人去宫中专设的蛊室提取蛊虫,稍后便到。届时会派一名精通蛊术的侍女过来,指导你们的工匠如何安全地将其嵌入镜中,并确保其活性。记住,操作时需极度小心,任何步骤出错,温度不适、光线过强、甚至声响过大,都可能导致这些娇贵的小东西瞬间死亡或陷入休眠,致使前功尽弃。”
吴大珩只觉得手中的图纸重逾千斤,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滴在宣纸上,晕开一小团墨迹。他一生钻研机关格物之学,与金石土木打交道,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与活生生的、如此诡异的蛊虫打交道,还要将它们如同精密零件般嵌入耗费心血打造的仪器之中。
“娘娘...此事实在...老臣...老臣尽力而为!”他声音干涩,只能硬着头皮应下,内心却如同擂鼓。
“不是尽力,是必须做到。”林晚夕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转圜余地,“沈昭将军的精锐队伍天明前就要出发,他们必须带走第一批。数量不多,面罩五十,药囊一百,窥菌镜十具。但每一件都必须保证效用!这是他们深入疫区、探查情报、保住性命的最根本保障!”
“天明前?!”吴大珩失声惊呼,脸色瞬间煞白。现在已是子时过半,距离天明只有不到三个时辰!要完成这么多闻所未闻的复杂器物,这简直是 impossible mission!
“格物院所有工匠、学徒,无论职级,今夜全部听你调遣。所需一应材料,可持本宫手令,”林晚夕将一枚沉甸甸的、刻有凤纹的玄铁令箭放在桌上,“直接去内库府支取,若有阻拦,拖延怠慢者,依军法论处,先斩后奏!”她的目光锐利如刀,“本宫会坐镇在此偏殿,随时解答你们制作中的任何疑难。开始吧,吴院长,时间不多了。”
吴大珩看着皇后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绝和深藏的疲惫,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与热血忽然冲散了恐惧与犹豫,猛地涌上心头。他一把抓起令箭和那叠图纸,深深一揖到底,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臣,领旨!必不负娘娘所托!”
说完,他抱着那叠重如千钧的图纸,转身像年轻人一样快步冲出偏殿,对着外面候命的各级官吏和匠头们,用沙哑却前所未有的洪亮声音吼道:“所有人!听令!即刻敲响聚将鼓!所有工匠,无论是否当值,一炷香内全部到岗!各库房管事立刻打开库房,清点库存:棉布、细炭、硫磺、锡块、琉璃料、水晶石、银箔...有多少拿多少,全部搬到一号到三号工坊!快!快!快!动作都快起来!”
霎时间,格物院这座庞大的帝国科技引擎,被彻底点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起来!
“咚!咚!咚!”低沉的聚将鼓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传遍整个格物院。
刹那间,各处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星火燎原。睡眼惺忪的工匠们从宿舍区涌出,一边慌乱地系着衣带,一边朝着各自的工坊狂奔。库房的大门被轰然推开,沉重的车轮声、急促的脚步声、管事声嘶力竭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夜的寂静。车辆往来穿梭,搬运着各种珍贵的材料。
最大的综合工坊内,吴大珩将核心工匠聚集起来,快速分发图纸,语速极快地讲解要求。
琉璃工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匠人看着那玉瓶和纸条,眉头紧锁,连连摇头:“什么?用这来历不明的蛊液融琉璃?这...这不合规矩啊!老祖宗传下的手艺里没这招!琉璃就得千锤百炼,慢工出细活...”
“规矩?北境都要没了还要什么规矩!”吴大珩几乎是吼了出来,唾沫星子都快喷到老匠人脸上,“按皇后娘娘说的做!立刻起炉!控制好温度!要是耽误了时辰,你我都得以死谢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