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朱砂笔与断粮道(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宫廷之殇》最新章节。
重华宫御书房的窗棂推开半扇,初春微寒的风卷着庭院里新翻泥土的气息涌进来,冲淡了龙涎香的浓重。
南烁坐在宽大的紫檀木御案后,手里握着一份刚由兵部加急送来的北境军报,上面陆铮的字迹力透纸背,禀报着对北狄最后一支主力残部的围困部署。
他看得专注,朱笔悬在墨玉笔山上,久久未落。
允堂安静地坐在御案侧下方一张特意为他准备的小书案后,手里也拿着一份奏折——当然,是誊抄的简化版,关于京畿附近春耕农具调拨事宜。他小眉头微蹙,看着上面的字句,时不时偷偷抬眼瞄一下父皇凝重的侧脸,又赶紧低头,小手摩挲着胸前冰凉的小葫芦。
殿内只有纸张翻动的轻响和更漏滴水的声音。
“堂堂,”南烁忽然开口,目光并未从军报上移开,“你来瞧瞧这个。”他抬手,将一份薄薄的、墨迹尤新的折子推了过去。
允堂立刻放下自己手里的,起身走到御案边,双手接过。折子内容不长,是关于北境前线几处重要隘口军粮转运的呈报。
他看得大致的意思明白了。粮道畅通,但损耗比预想的大,需增调民夫。
“看出什么了?”南烁放下陆铮的军报,目光落在小儿子脸上。
允堂抿了抿唇,小脑袋思考着,试探着回答。
“运粮……路不好走,人不够,粮食就少了?”
南烁眼中掠过一丝赞许,点了点头。
“是损耗过大。那你觉得,该如何?”
允堂被问住了,他哪里懂这些?眼睛下意识地瞟向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匣子,又看向父皇腰间系着的那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青绿小葫芦。那葫芦随着父皇的动作轻轻晃动,碧色温润。
他忽然灵光一闪,脱口而出。
“让……让管粮的官再数一遍?数清楚了,就知道哪里丢的,就能补上!”他想起自己玩琉璃珠子,少了一颗,仔细找找总能找到。
南烁看着儿子那副认真又带着点孩童天真狡黠的模样,脸上紧绷的线条柔和了一瞬。他拿起朱笔,蘸饱了殷红的朱砂,并未在允堂递回来的那份粮道奏折上批注,而是另抽出一份空白的折子,手腕沉稳地落笔。
允堂好奇地踮着脚看。
只见那素白的纸面上,朱砂笔锋凌厉地划过。
> 查北境粮秣转运损耗事,着太子南承瑾总理监查,一应账册、经手官吏,严核速报。所涉关隘、仓廪,便宜行事。钦此。
写罢,南烁并未立刻合上,而是将朱批吹了吹,待墨迹稍干,便直接递给了侍立在旁的张敬贤。
“即刻发往东宫,太子亲启。另,着户部、兵部协理司,所有相关文册,悉数移送太子处。”
“是。”张敬贤躬身接过,那抹刺目的朱红映在他低垂的眼睑上。
南烁这才看向允堂,指了指他刚才看的那份粮道奏折,以及另外几份张敬贤迅速整理出来、堆放在小书案上的卷宗。
“这些,你替父皇送去东宫,交给你太子哥哥。就说,北境军务紧要,粮草乃根基,让他务必用心。”
允堂看着那一小摞突然变得沉甸甸的卷宗,又看看父皇平静无波的脸,点点头。
“嗯,堂堂知道了!这就去给太子哥哥!”
他伸出小手,努力抱起那摞卷宗,胸前的小葫芦贴在纸页上。
“去吧。”南烁的目光重新落回陆铮的军报上。
……
东宫,书房。
南承瑾独自坐在案前,面前摊开的正是那份刚从重华宫送来的、墨迹犹带朱砂特有微腥气的旨意。
他的目光死死钉在那几行鲜红的字上。“总理监查”、“严核速报”、“便宜行事”。
指尖蜷起,修剪整齐的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
这是试炼,是悬顶之剑!查粮道?北境粮道牵扯多少方的利益?二弟承洲就在那边!三弟承钰的眼线现在更是无孔不入!损耗过大?这其中的水有多深?查清了,是得罪人;查不清,是办事不力!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有人借此大做文章。
父皇……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